APP下载

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2018-10-21周礼群

当代人(下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兴趣培养

周礼群

摘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呢?本文就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以下几点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兴趣;培养

在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首先,教师要给学生们提供更多亲历历史的机会,要增强学生对于历史的感知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创设更多有意思的学习活动,并且透过积极的师生交流与互动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平台。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方式,不仅非常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与构建,也能够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带来有效推动。

一、用历史教师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

老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融铸成其人格,这是一名老师吸引学生的主要力量源泉。如果一名学识渊博、能力出众、待人宽容平和、为人正直的教师,会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学生无疑会“亲其师,信其道”,学习的兴趣自然就会强烈起来。历史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应该广泛涉猎、博览群书,增长自己的专业知识,改进教学模式,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习上为学生排忧解难,生活中关心爱护学生,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这样的历史教师必将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让学生受益终生。

二、创设历史情景,构建鲜活课堂

历史课本是平白直叙的讲述历史,不能还原历史的场景,历史教师如果不创设恰当的历史情景是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创设历史情景需要教师铺设历史场景,将学生置身于历史情景中去感受体验。如在学习“王安石变法”一课时,让学生假想自己成为为北宋时期的农民、士兵、商人、读书人,體验变法措施对他们分别产生的影响,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在学习“新文化运动”一课时,笔者尝试将巴金小说中的人物觉慧、觉民等青年在经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后思想发生改变的故事情景融入课堂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热情明显提高。

三、进行新颖导入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导入,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一定要重视每节课的导入艺术,尽可能一开始就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钻研教材内容和贴近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头,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一节课的良好开始,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效果。如:我在讲“述丝绸之路”时,视频展现“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阔草原全景,吟诵“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古诗词,指出丝绸之路不只吸引古人,直到今天仍然是许多人心目中的旅游胜地。情景意境交融,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使其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良好的开头,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一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四、引入历史故事,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调动高中生学习兴趣

要想让高中生对历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历史教师就要在授课过程中善于挖掘教材中富有趣味性的知识点,必要时引用课外资料,围绕教学重点,精心设计,合理剪裁,将其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当中,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富于知识性、故事性和趣味性,这样做必然会深深吸引住高中生的注意力,使高中生对历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讲授商鞅变法时,就穿插讲述了“立木为信”的故事,并引导高中生讨论,从中明白了“要想取信于人,要言而有信”的道理。讲授“春秋五霸”时,介绍了“卧薪尝胆”的故事。讲授楚汉之争时,讲了“约法三章”、“鸿门宴”等典故,这样,教学效果就比较好,一方面深深吸引了高中生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使高中生弄活了事件因果关系,加深了理解。记得刚从事历史教学时,我向学生传授知识,往往直截了当,平铺直述,学生听课时间久了,觉得平淡乏味,教学效果并不佳。后来,通过反复摸索,才发现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能使高中生感受到艺术的美,能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知识,在适度兴奋中进行思考和探索,能给枯燥乏味的陈述增添情趣,从而调动高中生的学习兴趣。

五、创设辩论讨论的活动激起学生的兴趣

中学生处于活跃好动的年纪,普遍爱好与人交流,互相探讨问题,甚至喜欢与人辩论。历史课堂教学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通过创设一定的辩论讨论的活动来激起学生学习历史、探究历史的兴趣。

通过课堂辩论、讨论,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新型的课堂模式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与思考,增加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学生思维不断得到了碰撞,情商不断得到了开发,综合能力也切实得到了提高,历史课真正地激活起来了。

六、援引生动的文学知识调动学生的兴趣

由于历史的“过去性”特点,历史人物、事件不能再现和重演,这就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唤起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文学作品有两大要素,一是它所表现的生活,一是它用来表现这种生活的语言。用生活和语言的形象描写来衬托历史,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在学习完红军长征以后,让学生欣赏并朗读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样,学生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来重走长征路,并借助思维活动深刻记忆红军长征途中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等知识点,又可以感受到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的伟大精神。

总之,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热爱历史的灯塔。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更好地学习历史,而兴趣的背后是教师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在教学中,只要教师把握住历史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积极培养学生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则可以做到学生转变为乐学、好学、会学历史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王双卫.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 赤子(中旬),2014,(01)

[2]李爱华. 浅析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J]. 学周刊,2011(18)

[3]吴琪.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兴趣培养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