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学生学业评价的有效做法
2018-10-21谷峻岭
谷峻岭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在新课改下取得了显著的改革效果。但是小学信息技术的学业评价依然以“重知识、轻技能”为主,这就严重限制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全面发展。本文将从合理使用考试评价、全面引入过程性评价、建立“线上+线下”全面测评体系三个角度,讨论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业评价的具体做法。
学业评价是甄别、筛选和评估教学效果与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合理利用学业评价来关注小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获得的学习效果。可以说,良好的学业评价可以让小学生明确意识到自己在信息技术学习中所获得的进步与发展,对每一阶段的学习计划心中有数。但是,过于看重结果的学业评价却会给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带来“功利化”教学问题,导致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人才培养定位模糊不清,使小学生失去乐趣。为了避免不当评价带来不良后果,教师可以从下面三个方向来实施学生学业评价。
合理使用考试评价
考试评价备受诟病的原因不在于考试评价本身,而在于教师对考试评价的过度使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考试评价是检测小学生在某个时期所习得的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方式,也是让小学生了解自己现有信息技术水平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师应适当使用考试评价,发挥考试评价对小学生的激励作用。
在信息技术学业评价中,我会利用EXCEL软件定期汇总小学生的考试成绩,然后为每个小学生制定“成绩曲线图”,利用折线图来让小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这种考试评价其实是对小学生个人的学习成果进行信息判断的,能够直观反映出小学生的学习变化,便于小学生分析自己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习方法是否有效、还存在哪些知识“盲点”等问题,进而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成绩波动制定下一轮的学习计划。
另外,针对一些好胜心强、竞争意识鲜明的小学生,我会适度进行横向对比,为这些小学生树立“赶超榜样”,以竞争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以昂扬、积极的学习态度来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全面引入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对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与课堂表现进行教学评判的一种评价活动,将过程性评价引入小学信息技术学业评价体系之中,可以获得全面、客观的评价信息,有利于让小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及时调整学习进度,灵活选择学习方法。
在过程性评价中,我常常借助于学生自评、互评与“课堂观察表”来组织评价活动。比如在“POWERPOINT 基本操作”课程教学中,我鼓励小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表现。有的小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不做“颐和园”,而根据实际情况整合了幻灯片的文字输入、编辑、格式设置、版式更新等知识,制作了“美丽的校园”或者“我们的城市”,指出自己已经灵活掌握了这些技术操作;有的小学生认为与其他同学讨论和交流处理与美观幻灯片的交流活动十分有趣,认为这种互动学习方式可有效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与人际交往能力;有的小学生则指出了自己的疑问点,比如不知如何在幻灯片上编辑图片等,认为自己应在课后主动练习POWERPOINT 的各项操作。待小学生自评结束之后,我还鼓励他们相互点评彼此的学习表现,然后鼓励小学生将自己的学习表现记录在“课堂观察表”上,将其装订在“学生成长记录袋”中。长此以往,小学生便能客观认识自己与评价他人,客观认识自己应用信息技术的实际能力。
建立“线上+线下”全面测评体系
“线上+线下”测评体系是指利用信息技术软件来辅助的常规评价手段,通过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两种方式来构造一个结构更为完整、内容更为丰富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业评价体系,保证学业评价对小学生起到启示作用。
我常常會以“电子作品+考试成绩”的方式来全面测评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效果,这种方式是为了避免错误判断那些实践能力较强,但是理论知识不扎实的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电子作品可考察小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水平的能力,而考试成绩则可对小学生进行常规判断。就如在“Nero(制作光盘)”一课中,我便同时要求小学生上交纸质练习题与电子作业(电子作业是小学生利用Nero制作光盘的作品成果),然后根据纸质练习与电子作业来综合评判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情况。
另外,除了这种方式之外,我也常常会利用计算机软件来录制小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通过教学视频来观察小学生的微表情与神态举止,以此来判断信息技术教学是否真正激发出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小学生也可利用各类网络通信平台来阐述自己的学习变化,比如通过发邮件、留言等方式来表述自己的学习心得,我会定期收集学生评价信息。
结语
总而言之,学业评价关系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进程,只有科学、有效的学业评价,才能让小学生既不妄自菲薄,也不过分骄傲,以客观、平和的学习心态来面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任务,在学业评价的引导下挖掘自己的学习潜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与信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