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能力培养策略
2018-10-21王婷
王婷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语言艺术的魅力不仅使无数中国人为之叹服,更让全世界赞叹。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我国的语言文字艺术发扬光大,加强学生对汉字的敏感度,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切实提升小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与写作能力。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努力为机械的文字赋予生命力,注入新鲜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探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大声朗读法,感受文字音韵之美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中华文字的美最直观的表现方式就是诵读,而诵读的方式又可以分为大声朗读法、默读法、指读法、串读法、范读法等多种形式。小学生年龄尚小,识字能力有限,朗读能力也在提升当中,所以,教师应当以教师范读法和音频范读法为主要教学模式,逐步建立起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在抑扬顿挫的语调变换、平上去入的音调标准中加深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一步步提高对语言的灵活运用能力,最终形成对语言艺术的审美与鉴赏能力,感受其中的韵律与情怀。
例如,在讲授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这一首诗时,我首先带领全班学生齐读古诗,之后再利用幻灯片为学生展示了赵玄荒院士用楷书刻石的拓片《泊船瓜洲》的图片,这样便在第一时间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带领学生赏析了楷书娟秀严整的书法特点后,我开始讲解古诗。此课的教学重点在于提升学生对语言艺术的赏析能力,于是我提问:“‘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一句诗中,哪一个字点出了时令,体现了风景的变化?”我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在此用诵读法提示学生思考该字是一个动词还是一个表示颜色的词语,学生齐答“绿”字,我总结 “绿”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是“吹绿”的意思,诗人为此改了很多次。最后,我要求学生再次诵读全诗,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赏析能力,体会动静结合的妙用。
广泛阅读法,增加词汇语句积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小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日积月累,教师要做的首先就是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学常识与文学基础后,教师的教学任务就会更好地开展,因为大量的阅读可以提升小学生的文学素养,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在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与课外阅读活动,如 “读书角”活动或者 “读书月”的系列活动,评出“阅读之星”;还可以借助各种形式的多媒体播放学生喜欢的电影,开展读后感写作大赛,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语言组织能力,在语言组织中提高阅读速度,相互促进,相互支撑。
例如,我在讲解《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时,首先为学生讲解安徒生的生平: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他对世界儿童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后我讲解了生词——兜着、蜷着、填满、橱窗、灵魂、暖烘烘等,生词的掌握奠定了课文理解的基础,随后提出问题:“小女孩一共划了几根火柴?每次她都看见了什么?”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回答,整合了每一次小女孩的所见之物,提升了语段的整合与汇编能力。最后,我总结文章主旨:社会底层人民渴望平等与自由、爱与温暖,渴望推翻黑暗的社会制度。课后,我着重进行了延伸活动,指导学生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比如《拇指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学生通过阅读收获了很多优美语句,有效地提升了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与文学审美能力。
写作实践法,提升文字整合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能力的真正提升是需要写作来加以巩固的,所以语文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好写作课的每一个环节。我认为,小学语文课程可以从加大仿写的练习开始,众所周知,写作是一个手脑并用的整体思维过程,并非易事,但如果教师让学生从仿写开始练习,就会降低难度,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在模仿中自然而然地提高对文字的熟练运用程度。同时教师最好以标准的普通话规范日常语言,以幽默诙谐的授课方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拓学生写作思路,以身作则为学生展示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例如,我在讲解《山中访友》这一课时,首先范读课文,之后讲解了该课的生词——清爽、吟诵 、唱和、奥秘、德高望重、津津乐道等,并布置了课后作业为抄写词语两遍以加深印象。我领着学生着重看这句话“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通过阅读关键语句指导学生体会作者感情,同時提升学生的炼字能力。学生们在积极主动地发言中再一次提高了对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之后,我提议学生摘抄同样的好词好句,并写一个与朋友有关的小故事,字数300~400字,同时进行小组分享。该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文字能力,还增强了其写作能力和汉字书写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应不断创新,将枯燥机械的课堂变得灵活有趣,通过大声朗读法、广泛阅读法、写作实践法等多种渠道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性运用,提升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打造高效习作课堂,领略中华语言文字的秀美,体会中华文化的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