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

2018-10-21徐文君

天津教育·下 2018年7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小学生情感

徐文君

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小学语文教育的时候要从两方面抓起,首先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读不看,学生自然就不会说,这也就阻碍了学生表达能力的养成,所以,在小学教育事业中,学生的阅读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对于小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他们情感教育的培养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需要有一个课程构建的方案和模型,从而更好地在进行教育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对阅读产生强烈的兴趣。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的教育

阅读是对新鲜事物认知的一种方式,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从书本上获得许多前所未知的东西,小学生好奇是天性也是本能,他们怀揣着这种天性去阅读、去发现,才能更好地体会学习的乐趣,也更有利于教师工作的开展。而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很薄弱的,他们之前没有接触过这种方式的学习,所以在最开始他们会对阅读产生抵触的心理,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来帮助他们克服这种心理,并教会他们如何去阅读,怎样去阅读,用自己的感染力去带动他们。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有良好的耐心和细心,也要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在最初接触阅读的时候,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就是他们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他们需要学习和效仿的。因此,教师在教授他们怎样阅读的时候,语调语气都需要十分注意。小学教师的教育就像是在白纸上做画,一群童真无邪的小学生们就像是一张张白纸,教师不管从起笔开始还是到落笔结束,都关系到这张白纸能否成为一张成功的画作,而阅读就是这张画作的起笔,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带学生们进入阅读这个美好的世界,用自己的教学让学生们彻底爱上阅读这个学习语文的方法,这也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关于阅读的情感教育

人们在接触不同事物的时候产生的情感也是不同的,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情感是非常浅显和幼稚的,他们会用各种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如开心,或是悲伤难过。他们有看到事物现象的能力,可又不具备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时间的推移,他们对很多事情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这种想法和判断很多时候是不准确的,这就需要教师们在进行情感教育的时候能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在一种学生对教师有足够的信任、教师对学生有充分关怀的情况下,完成对他们的教育。而尊重是最有利于情感沟通的方式,只有在学生和教师相互尊重的基础下,学生才能发挥自己无限的潜能和内心的驱动力,教师也才能更加理解学生,从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去想问题。

此外,教师作为跟学生情感沟通最多的人,一定要承担起责任,比如,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让他们的情感跳动起来,因为只有在情感活跃起来的时候,才能使其融进血液并融入灵魂。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学生特别容易受到课文的具体内容和某个具体人物的感染,比如课文“司马光砸缸”中的司马光人小鬼大,机智英勇的形象会深入他们的脑海,所以教师在朗诵课文的时候就需要带动学生们的思维,把他们带到预先设定的环境中,让他们身临其境,感受当时紧张的气氛,这种情感不是外在的东西,也不是教师可以硬性强加到学生身上的,而是一种精神的融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只有使学生爱上阅读、爱上语文,真正地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文章的真谛,才能得到灵魂上的升华,体会到丰富的情感。

教师也要给予学生一种奖励的机制,在阅读某一段落的时候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掌声,让学生有满足感和成就感,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一句表扬、一个肯定和一个赞赏,他们在某一方面得到了肯定就会更加努力地去做好,更加孜孜不倦地阅读和学习。同时,表扬他们也需要有一定的技巧,比如不能表扬得过于肤浅,也不能表扬得过于夸张,要在事实的基础上给予他们肯定,让学生也能感受到教师的热情,也有利于升华师生的感情。其次,教师还要善于带动课堂的气氛,要营造一个非常有激情的氛围,让学生受到感染,才更有利于学生情感的迸发与共鸣。

结语

小学阶段是教育的一個至关重要的时期,学生的很多行为习惯和思考方式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所以更要重视他们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表达。小学生们怀揣着无比真挚的热情走进了小学的大门,在这里他们将会学到很多他们以前从未接触的东西,作为教师,教育事业工作者,一定要以自己的情感去带动他们并感染他们,让他们在你的关怀中爱上学习,从而掌握判断对错的能力和面对不同事情时情感的处置能力,使其得到灵魂的升华,精神层面的净化,陶冶情操,从而可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驶向胜利的彼岸。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小学生情感
情感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
台上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几点思考
浅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STS教育
我是小学生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