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国有监理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的思考

2018-10-21李春海

大东方 2018年7期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改革思考

李春海

摘 要: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目前,混合所有制改革还处于试点过程中,尚无统一模式可供参照。如何使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本文结合重庆三环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实际,对国有监理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国有监理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思考

重庆三环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环监理公司)成立于1994年7月,属重庆国有企业。具有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冶炼工程监理甲级、设备监理甲级资质、化工工程监理乙级资质、电力工程监理乙级资质、机电安装工程监理乙级、造价咨询甲级资质、司法鉴定甲级资质、工程招标代理甲级资质和中央投资项目招标代理乙级资质,具备机电产品国际招标代理和政府采购代理资格。有职工200余人,国家注册类工程师140人。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成功塑造了重庆“三环”品牌,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工程咨询公司。本文是笔者作为国有监理企业三环监理公司的一名管理者,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对国有监理企业改革所做的一些思考。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强调,改革要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在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调整深层次利益格局上再拿下一些硬任务,重点推进国企国资、垄断行业、产权保护、财税金融、乡村振兴、社会保障、对外开放、生态文明等关键领域改革。要提高政治站位,勇于推进改革,敢于自我革命。要鼓励基层创新,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推动形成更加浓厚、更有活力的改革創新氛围。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克服形式主义问题。

2018年5月8日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在重庆钢铁股份公司调研时指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是出路。要增强改革定力,坚定改革决心,敢作敢为、善作善成,以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要找准改革路径,着力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引进战略投资者、成为战略投资者。5月22日重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再次强调:要加大力度,精准实施改革举措。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支持企业上市融资,推动企业发展壮大。

作为一名国有监理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在面对改革重任,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在目前的情况下看来,颇似一条的改革之路。

一、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渊源

近年来,关于产权制度改革已经成为深化改革的重要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015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提出:支持集体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明晰集体资产产权,发展股权多元化、经营产业化、管理规范化的经济实体。允许经确权认定的集体资本、资产和其他生产要素作价入股,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砥砺探索,在中国的主流社会认同“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的同时,关于“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的争论不绝于耳,到底是“侵占国有资产”,还是“吞并民营经济”的忧虑暗流潜动。理不辨被不明,争论面前首先要正本清源。

二、什么是混合所有制经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已明确定义: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不姓资,也不等同于民营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财产权分属于不同性质所有者的经济形式,是通过股份制来实现的。但股份制或者股权多元化也不等同于混合所有制。比如若干个全国资企业通过股份制合作设立的新企业仍然是国有企业,而不是混合所有制企业。

三、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目的和路径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目的是什么?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即国家经济的质和量的有效提升;一是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微观而言就是把非公资本引入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内部,发挥非公资本的优势,提高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

在实现的过程中,要规避“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之争的核心就是两个字——发展。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只要国有经济和非公经济的总量都增长了,就是“国进民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目的就实现了,这是我们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成功,也是改革开放的成功。只要公有制经济仍占主体地位,就不要纠结经济总量总百分比的波动,否则就不要改革了,“改革”就是调整变化。事实上,即便从今天开始不再改革,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公有制经济和非公经济的比例也会不断变化。

在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维护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需要进行分类指导。一是在关乎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特别是在能源(石油、天然气、电力等)、铁路、电信、公共事业等行业,要稳妥推进混改,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地位。二是在其他完全竞争领域要积极推进,在保持国有经济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民营资本的活力和创造力,实现国民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

四、国有监理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若干建议

1.掌控大局不以一企一地较短长。国家在经济总量和产业布局上应有总体考量,在关乎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完全竞争市场中占优势地位的重点国企,在保证国资控股的前提下,混改试点可以小步快跑稳妥推进;在监理行业可以考虑行业、地域、和企业自身情况,一企一策加快推进,甚至可以确定一定比例的中小企业进行试点,放松国资控股的要求,进而对于竞争激烈、潜亏、亏损企业可以在加强监管、公平合理对价的前提下全部转让国有股份。

2.坚持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国家目前对于职工持股和职工持股会的方式持审慎的态度,这源于上一轮改革中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个别人通过职工持股的方式侵吞国有资产的情况。这一问题可以通过界定职工持股的性质,并进行一定限制加以解决。“集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集体经济的实质是合作经济,包括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所以,对于未上市企业,只要在职工退出企业(包括辞职和退休)时,按照合理的定价机制回购其持有的股权,这样的职工持股是符合集体经济的条件要素的。为了维护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除了《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国资发改革[2016]133号)关于员工持股比例的限制性规定外,还可以增加对非上市企业员工持股的股权转让和代持做出限制性规定。可在部分监理企业推行职工持股,视成效的大小进行推广扩散。

3.坚持依法治企和法人治理。在已经混改成功的混合所有制监理企业,要坚持依法治企和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企业管理,要严格按照《监察法》、《公司法》和《公司章程》办事,通过不断完善法人治理,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国资管理人要通过股份和董事的表决权,而不是通过行政管辖权进行管理;通过监事会、纪委、审计等部门和形式进行监督。

4.转变思路简政放权。监理企业的国资管理人在行权时要做到专业、高效就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即:建立负面清单制度,通过公司章程确保国有股权能对负面清单事项行使否决权;对于重大决策事项要合理控制范围,并可委托独立第三方提出咨询意见,提高决策的时效性和专业性。而对于正常的生产经营要尽可能放权,保证混改目标的实现。

5.鼓励创新就必须建立容错机制。新就是未知,创新就是探索未知,不管是摸石头过河,还是大刀阔斧,只是策略的差异,都不能保证不失败、不犯错。在监理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是为了发挥非公资本的优势,提高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而民营经济伴随着决策成败,“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也是不变的规律,只不过千百個企业倒下了,更多的企业站起来。这就是创新的价值所在。在监理企业的混合改革中,只要法无禁止、科学论证、程序合规、出于公心,即便决策失败也应该正确对待决策人和团队,否则事未谋先筹问责,使人人自危,还有谁愿意去创新,去承担未知的风险呢。这样的企业便毫无竞争力可言。

目前,作为国有的监理企业,三环监理公司正全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历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将重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精神及陈敏尔在重钢调研时的讲话精神,全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经过多次党委会、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专题研讨会的研究讨论,基本初步明晰改革时间线路。接下来,三环监理公司将在集团公司的具体领导下,切实走好属于三环监理公司自己的改革之路,为企业、为职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十年混改之路,是中央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的务实之举,是抓住发展机遇,进一步做大做强国资、国企,实现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国家民族百年复兴大业的重要举措。我们监理企业理应为推进改革尽一份力,我们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要坚持问题导向,不因噎废食,针对具体情况,具体研究,精准施策,从而实现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以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最终胜利的目标。

(作者单位:重庆三环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混合所有制改革思考
混合所有制促进企业资本优化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人力资源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股权结构变革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
产权性质、股权结构与会计稳健性
混合所有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