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2018-10-21蒋仕凤

当代人(下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教学效率小学数学

蒋仕凤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成为了小学数学教职工主要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策略以及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意义进行详细阐述,希望能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一直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学科,学好小学数学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成绩,而且能够为小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小学数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逐渐革新,创设有效问题情境逐渐被教师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上,用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实施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陈旧落后不再适用,每个教师必须研究出可行、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上的课越多,发现的问题越多,如何切实解决这些数学问题,成了当务之急。

(一)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我国人口数量庞大,生源众多。这种客观条件导致我国大多数学校班级学生数量大。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学数学课堂仍旧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授课方式十分单一。填鸭式教学对于提高班级整体成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却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的发展阶段,心智发展尚未成熟,还没有具备较强的思维逻辑能力,而数学本身的思维逻辑性较强,对于小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难度,加之数学课堂枯燥无味,很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学生数学考试成绩与其他学科相比较低的重要原因。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基础越来越薄弱,甚至存在厌学的情绪,数学成绩也一直无法提升。

(三)师生地位不平等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我国小学数学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地位一直处于不平等的状态。教师一直是课堂上的主体,将课上的大多数时间用来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学生只能被动听课。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忽视了教师与学生在课上的有效互动,导致小学数学课堂的气氛一直不够活跃。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生在课上的地位逐渐受到重视。平衡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十分重要。教师需要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小學数学教学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一)利用现代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离不开现代化手段的教学形式。多媒体设备的出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的改革,而且丰富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为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带来了一定的便利条件。以有余数的除法为例,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播放动画,视频显示的是动物园正在举行智力运动会,老虎是裁判,公鸡、小猴子、小狗、小兔子依次排列,参加运动会比赛。在比赛开始之前,老虎宣布比赛规则:从公鸡开始报数,参加以赛的小动物依次是1、2、3、4,再回过头来,从公鸡开始报数5、6、7、8,一直数到200。200以内每一个数学都代表了一个动物。然后老虎裁判随意报一个数,这个数对应的小动物需要答“到”。 报数完毕之后,比赛正式开始,裁判报出20,小兔子立刻喊了一声“到”,裁判又喊出了26,小猴子立刻喊了一声“到”。视频播放完成之后,教师问学生们:“小动物们是不是很聪明啊?”在得到学生的肯定之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学过这堂课的知识以后,大家也可以和小动物们一样聪明。”由此正式开始本堂课的教学。

2.利用精彩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小学生很容易被引入故事氛围浓厚的情境当中。根据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和特点,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加深其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倍数大小”时,可以讲述这样的故事:森林每年要开大会表彰年度优秀动物,今年评选出的动物分别是大象、小猪、松鼠和蚂蚁,奖品是一个大西瓜。西瓜并不是平均分配,而是根据体型合理分配给它们。先把西瓜切成两半,把其中的一半分给大象,再把剩下的一半再一分为二,分给小猪,最后再把剩下的一小半平均分给松鼠和蚂蚁,请问这四种动物谁分到的西瓜最多谁分到的最少?最多的和最少的之间的倍数关系是什么?饮用这个小故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倍数关系,也为之后的分数关系做了铺垫。

3.利用有趣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游戏是伴随儿童成长的必不可少的活动,因此,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鼓励他们在游戏过程中认识数学、了解数学并把数学思维带入到实际生活。例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教师可將学生按组编排,让他们根据不同的生活场景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并要求他们把金钱面额应用进场景中。场景可以是父母带着孩子去文具店买钢笔、直尺、笔记本等学习用品,也可以是爷爷奶奶带着孙子孙女去菜市场买菜过程中的讨价还价等,总之,让学生扮演家长、营业员等进行商品的买卖,掌握课本知识,加深对铅笔面额的认知和加减运算,体验数学带来的趣味和快乐。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的教学内容适时调整游戏形式,认真思考游戏的可行性、趣味性、参与性,尽可能多创设一些既充满趣味又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到快乐的同时领悟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

4.利用实践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实践性要求学生的双眼、双手与大脑三者之间的密切协作,有助于小学生把动作转化为内部语言。在实践中,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其主动思考。比如,在教学“正方形、圆、三角形等形状的对称、平移和相似”时,可让学生课前用纸做成的大小不同的若干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学生通过折叠和对比,会发现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之间的差别,教师基于此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总结规律,学生就能掌三角形的特点。通过实践活动创设的问题情境,可以培养学生勤动手、勤思考的能力,也为将来的立体几何的学习打下堅实的基础。

5.利用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真实生活的体验可以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更好的理解数学,但是学生缺乏自主意识,很多时候很难把生活和数学知识联系起来,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为学生建立熟悉感和亲切感。

参考文献:

[1]袁丽.问题情境不必强求生活化[J].小学教学设计:数学,2010(29):24-25

[2]李斌.创设有效情境,拨动思维心弦[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1(12):45-46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教学效率小学数学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