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监督中群体极化倾向分析
2018-10-21余晴张倩倩
余晴 张倩倩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舆论的影响力也逐渐攀升,这使得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地位也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文章通过分析网络舆论监督中群体极化倾向,能够有效提升网络舆论监督的实效性。
关键词 网络舆论;监督;群体极化倾向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20-0124-02
网络舆论监督要想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便必然要懂得如何去规避网络群体极化。对此,针对网络群体极化的规避,则网络媒体需务必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大对网民的道德规范教育
在当前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相互交流最便捷的途径则是网络。因此,网络平台对现代人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载体。而要想切实消除网络群体极化效应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则必然需要积极构建健康、和谐的网络舆论。然而,我国网络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广大网民的综合素养较弱,甚至还有部分网络群体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娱乐性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所以广大网民在这个虚拟的空间中则容易做出缺少道德规范约束的非常规的行为。要想切实构建积极、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则必须依赖于网民素质的提升。
因此,唯有切实加强对网民的道德规范教育,方能促使其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亦始终不忘初心以及保持良好的道德观,继而避免出现为满足一己私欲而放纵自身,甚至牺牲他人利益的事件发生。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网民的道德规范教育,方能促使其在面对网络传言或当阅读到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贴文时,亦能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轻信更不主动传播网络中的各种谣言,如此方有助于促进和谐网络环境的良好构建。
2 拓展多元信息传播渠道
曾经由英国著名的公关专家迈克尔·里杰斯提出了在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必须坚持的3T原则。其中,“3T”原则主要就是危机事件管理的政府主体部门,所以应该不断利用传播载体与媒体合作,及时公布有效的信息,准确把握社会舆论的主导权,有效避免不良的信息获得传播途径,从源头上降低群体极化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当然,“3T”原则并非是要扼制信息的传播途径,其主张让多元信息自由传播。虽然,基于互联网高度开放的环境,各种意见及建议的提出,其中也不乏大量的牢骚与批评,甚至还包含了大量不合理的利益诉求,打着无疑是社会改革发展进程各利益群体正常的利益博弈。
因此,对多元意见予以合理呈现,尤其是针对别具说服力的意见,更要让其在自由交锋中传递出最真实的信息,如此方能让网民逐渐趋于理性,并作出正确的选择,如此方能切实达成网络舆论监督的目的。至于针对多元意见的有效呈现,则其目的亦在于改善沟通、减少隔阂,如此一来,网络中所产生的各種矛盾亦能有效避免,这对基层社会矛盾能起到良好的缓解作用。
3 发挥传统媒体协同监督效益
由于网民均为独立个体,而不同个体其无论是在思维的方式或判事的手段方面均有相当大的差异。当然,也正因如此,方使得网络一旦出现社会热点问题,因个人判事角度的不同,故容易掀起一股强大的网络舆论。此外,正所谓“人无完人”。任何官方媒体均有可能做出“失语”的举动,而这些举动一旦被网民所捕捉,则势必会掀起一股新的思想僵滞。
虽然,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近年来,舆论监督的职能也受到了广大网民的追捧,但却严重限制了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功效,如此状态下,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职能也势必会遭到严重削弱,甚至会将因舆论监督主力角色的转化而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这无疑将进一步弱化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职能,从而让广大民众对网络媒体产生更多的依赖。对此,传统媒体要想切实找回自身的舆论监督地位,便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来转变自身的信息发布者角色,一方面通过与网络媒体的竞争来不断提升自身的媒体实力,二来通过对网络媒体的相互合作,来吸取网络媒体的成功经验,由此方能联合网络媒体发动立体式的网络监督攻势,继而推进问题的解决。
4 引导网络行业加强自律
众多的案例表明,当代许多网络媒体为追求点击率而在议题方面狠下功夫,而他们也意识到越有“创意”以及争议性的话题越能博得更多网民的关注。因此,受此思潮影响,使得许多的网络媒体不惜放大细节故事,甚至不择手段采用虚拟事实内容的方式来对未加证实的新闻予以报道,这无疑将对受众形成误导。如“虐猫”事件与猫扑论坛的发布,其在引起轩然大波后,版主增强帖子的争论性来博取更高的点击率而将冷静分析的帖子删除,却依然保留其中的谩骂帖,其心便如同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当然,在这些事件中,正是因为网络媒体可以利用网民群众的善性与感性,方使得网民群众亦不自觉的进行到了非理性状态,而接下来的发展则必然会走上群体极化的病态。
因此,要想切实加强对网络行业的引导,则首先需务必注重强化网络媒体的自律性,一旦网络媒体具有良好的自律性,则必然会在迎合受众口味同时自觉承担起道德引导任务,以便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网络在不断发展中的要求。尤其是传播媒介的道德自律,坚决不能够误入歧途,始终坚持正确的道德规律。对任何人而言,若自律观念能深入内心,则其影响力将是任何严厉的手段均无法企及的。因此,针对我国网络立法并不完善的情况,广大网站的监管还不够到位,所以便需要国家根据网络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便能够网络管理者能够有法可依,促使网民准确把握网络用语的尺度。
5 结论
总之,越来越多的民众已然对网络产生了高度的依赖性,并也愿意借由网络的途径来表达自身诉求以及参与公共事务等。当然,也正因为如此,方衍生出了网络群体极化现象,这使得网络舆论也逐步往非常态几何化的方向发展,如此一来,势必会对网络舆论监督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通过分析网络舆论监督中群体极化倾向,能够有效提升网络舆论监督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桂霞.网络舆论主体的群体极化倾向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2005,21(4):104-107.
[2]徐殿,陈少卫.网络舆论参与中网民“群体极化”倾向问题探析[J].消费导刊,2010(1):108.
[3]刘锐.传统媒体出身的网络意见领袖在突发公共事件舆论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以盛大林为例[J].新媒体与社会,2012,7(4):14-15.
[4]钟小霞.自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基于近年来网络热点事件探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1(8):12-13.
[5]董娇蕊,段闪.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的优势与负效应规避——以徐州“一夫二妻”区委书记事件为例[J]. 东南传播,2009,3(11):30-31.
[6]任常宏.暴力型环境群体性事件网络舆论演变过程研究——以“余杭中泰垃圾焚烧”事件微博舆论为例[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6,06(4):111-112.
[7]武贵英.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微博舆论传播研究——以“杨达才事件”的新浪微博舆论传播为例[D].兰州:兰州大学,2013,22(4):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