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喜讯!诸暨袜艺小镇被正式命名为特色小镇

2018-10-21李芳

纺织服装周刊 2018年36期
关键词:袜业大唐整治

李芳

9月13日,浙江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在余杭举行,第二批5个正式命名的省级特色小镇名单公布,诸暨袜艺小镇榜上有名,成为绍兴市首个被省政府正式命名并授牌的特色小镇。

自2015年成为首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以来,诸暨袜艺小镇在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特色小镇创建目标和要求,把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纳入市镇两级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党代会、人代会以及经济工作会议等报告中,明确了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三化驱动”,项目、资金、人才“三方落实”的建设规划,持续推进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次被浙江省政府正式命并授牌,是对袜艺小镇创建工作的极大肯定,在大唐镇党委政府的大力引导支持下,袜业产业也必将步入一个新台阶。

袜业产业

从“低小散”向“特而强”转变

以大唐镇为核心的大唐袜业是全球最大的袜子生产基地,过去30多年,大唐由袜而兴,也因袜而困,长期的粗狂式发展,导致产业格局“低小散”、城镇环境“脏乱差”。自2014年底以来,大唐镇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高举“以治理促转型”旗帜,实施“六大专项整治”,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创建“袜艺特色小镇”,推进产业“脱胎换骨”;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争创中国特色小镇标杆。

针对产业“低小散”格局,开展“三合一”企业关停、燃煤锅炉淘汰、流动人口管理、出租房屋管理、无证照经营取缔和个体税收征管秩序规范六大专项整治。初步实现了淘汰落后产能、消除安全隐患、纠正违法违规行为、挤压低层次外来人口的预期目标。经过整治,累计关停低小散企业3203家,淘汰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379只,淘汰各类能耗高、污染重、产出低的落后产能3000余台/套,使袜业生产走出家庭作坊式生产模式,推动袜业产业革故鼎新、脱胎换骨。有效打破了传统贴牌代工、低价恶性竞争的“怪圈”,破除产业对低廉劳动力、低端产品、低价竞争“三低”传统路径的依赖。

此外,紧扣袜业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关键,突出“袜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致力建设“创意+”、“创新+”、“互联网+”、“资本+”、“人才+”袜业产业。据了解,去年,大唐镇同有关部门,以袜业智库为主阵地,打造浙江纺织袜业研究院、世界袜业创意设计中心、品牌保护提升服务中心、科技大市场大唐分中心、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创新金融服务中心、互联网+服务中心、外经外贸服务中心、袜业双创空间九大创新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融合的袜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今年,大唐镇以大唐袜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被列入第一批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与培育名单为契机,紧扣袜业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要求,探索“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新模式,完善九大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推动袜業质量、效率、动力变革。

据悉,截至2017年底,袜艺小镇累计完成各类投资53.08亿元,其中特色产业投资42.54亿元,占总投资的80.15%;入驻各类企业和机构532家,时尚产业企业占比71%,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家,累计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30亿元。

小镇功能

从“欠完善”向“聚而合”转变

特色小镇是浙江省的一个“大战略”,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八八战略”、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新常态下浙江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袜艺小镇是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镇,在规划编制中,就明确了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三化驱动”,项目、资金、人才“三方落实”的建设规划。围绕袜业产业转型升级,通过产业平台搭建,突出智能制造、原料和机械研发、创意设计、品牌营销等环节,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从做强“美丽经济”出发,做到文化、旅游、生态和特色小镇建设相互结合、相得益彰;通过袜业制造与文化、艺术相结合,着力打造融“智造、商贸、旅游、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小镇。

袜艺小镇分“智造硅谷、时尚市集、众创空间”三大区域,其中“智造硅谷”是小镇的智能制造集聚区,主要有“海讯两创园、圣凯科技园、天顺精品园”三大工业园区;“时尚市集”是小镇的智慧中枢和文化艺术旅游区,主要有“袜业智库、滨水休闲文化长廊、艺术村落”等功能区;“众创空间”是小镇的电商群落生态区,将“电商园、大学生创业园、中国针织原料市场、物流园区”等项目紧密串联。通过特色小镇创建,着力打造全球唯一的以袜子为图腾的特色小镇,并力争成为全球最先进的袜业制造中心、全球最顶尖的袜业文化中心、全球唯一的袜业主题景观空间和袜业旅游目的地。据悉,通过“文化+产业”、“文化+旅游”、“文化+社区”等多种发展形态,统筹推进一批融产业功能、文化景观于一体的项目,加速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大功能模块有机融合。3年来,袜艺小镇累计接待考察调研团组1065批、1.26万人次,接待游客128.9万人次。2017年底,袜艺小镇顺利通过国家3A级旅游景区评定验收。如今,袜艺小镇成为绍兴市首个被省政府正式命名并授牌的特色小镇。

产业环境

从“脏乱差”向“小而美”转变

在大唐镇中兴社区慎叶新村,一排排外墙整洁划一的居民楼鳞次栉比,井然有序。很难想象3年前,这里家庭作坊密集,消防安全隐患严重。经过整治之后,慎叶新村内195家企业通过验收并正常生产,35家企业彻底关停或搬离。

围绕争创中国特色小镇标杆这一目标,大唐镇党委政府把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列入政府“十三五”重点工作清单,全力打好“重构袜业、重塑大唐”系列组合拳。高标准制订“一加强三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把脉集镇病症、分类典型整治、提炼特色强化思路、统筹落实措施;并根据规划制定行动计划和项目清单,挂出作战图,落实责任人,明确时间表,全力攻坚抓落实。整治进度做到每周一讲评,每月一评比,每季一小结。围绕治脏、治乱、治差这三大领域,从2016年12月1日起,大唐镇全面开展以“三面八乱”治理为重点的攻坚行动,重点解决垃圾乱扔、污水乱排、臭水横流等突出问题,

大唐镇按照“三生融合”规划方案,紧扣“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契机,全面推进以袜子为图腾的小镇生态和形象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全力实施“美丽示范街、小镇客厅、镇容镇貌改造、入镇口改造、生态河道治理、公共服务设施改造”六大工程,一批道路、水利、能源、电力、排污等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运,小镇面貌“焕然一新”。“国家卫生镇”通过复评,“清三河”、“达标镇”、“无违建镇”创建等相继通过省级审核验收。

体制建设

從“不健全”向“新而活”转变

日前,来自安徽省阜南县的马亮,带着营业执照正副本、卫生许可证正副本、身份证等相关信息资料,到大唐镇行政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办理业务。在发现原有营业执照已被注销后,他很快就就重新申请了新的营业执照。

“最多跑一次”改革让老百姓受益良多。为深入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6月下旬开始,大唐镇行政服务中心实行除公安、税务以外其他事项的窗口“无差别受理”,将窗口整合成14个综合受理窗口,涉及“无差别受理”的窗口共6个,其中,1个咨询出件(备用)窗口、5个“无差别受理”窗口,大大提高了营业者办事效率。大唐镇坚持“政府引导”原则,牢牢扭住“最多跑一次”改革这个“牛鼻子”,持续优化政务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提升企业、群众的改革获得感和满意度。

“在袜子产量年均减少5亿双的基础上,大唐镇主要经济指标却以8%至39%的速度增长。这其中,青年创业创新的力量不可忽视,‘红袜子党建的影响力更不容小觑。”大唐镇党委书记田海斌表示。近年来,为凝聚青年力量助推“重构袜业、重塑大唐”战略,大唐镇结合“红袜子”党建品牌,积极推进“党建+青年创业”,通过打造创新服务综合体、大学生创业园、世界袜业设计中心、“红袜子”党群服务中心等平台,主动为青年创客提供服务、对接资源,引导其创业妙想落地开花。在“红袜子”党建的推动下,大唐袜艺小镇创新活力不断迸发,已集聚起5000多名青年创客,受到先锋党员的带动,他们的活力思维有效助推了“互联网+”、“创业+”、“创新+”在大唐落地生根。

特色小镇的创建离不开党建引领,同样,党建工作只有与产业转型、创业创新相结合,才能激发出更强的生命力。田海斌表示,“在袜艺小镇园区建设和企业引进过程中,我们将同步跟进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实现‘红袜子党建与特色小镇建设同频共振、同向而行。”

此外,大唐镇按照“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思路,确定一批产业代表性强又有空间资源的知名骨干企业作为小镇投资规划建设主体,推进投融资模式创新小城镇试点;创新外来流动人口管理方式,打造“互联网+智能化”劳动力市场,加速人才集聚。

猜你喜欢

袜业大唐整治
访襄阳大唐影视城
全球疫情下一双袜子的“逆袭”
撮粮之术(下)
西安大唐不夜城灯光璀璨
大唐袜业品牌价值评价研究
遭遇大唐
诸暨发布中国首个袜业指数体系
辽源袜业 小产品 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