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一带一路”纺织路线图

2018-10-21

纺织服装周刊 2018年36期
关键词:中巴走廊纺织

目前,中国纺织业海外投资呈现多区域、多行业和多形式加速推进的态势。同时,坚持“企业主导、市场化推进”的原则,不是为“走出去”而“走出去”。那么,纺织业国际布局有着怎样的重点路线图?

就纺织业而言,国际布局重点方向要探讨中国—中南半岛、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通道、中国—中亚、中国—非洲的生产力布局合作机遇,当然也要重视风险管理。目前中国纺织企业的海外投资还处于摸索阶段,投资安全和风险防控应该是企业最为关注的因素,全面了解投资地的法律制度、政治和工会环境、文化风俗,建立恰当的投资交易架构、税务安排和管理团队也非常重要。

中国-中南半岛

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以中国广西南宁和云南昆明为起点,以新加坡为终点,纵贯中南半岛的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家,是中国连接中南半岛的大陆桥,也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跨国经济走廊。

划重点:越南

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2017年调研显示,目前越南拥有纺织服装企业6000家,从业人员280万人,占该国总人口的3%。2016年越南纺织服装出口额达28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7%,主要市场为美国(49%)、欧盟(27%)、日本(10%)、韩国(8%)。越南进口棉花零关税、零配额,对于纺纱厂投资越南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是,越南注重环保,收紧发放印染企业相关许可证。

越南新加坡工业园(VSIP)由新加坡胜科工业园有限公司与越南ecamex合资成立,目前在越南有7个工业园。该园区基础设施完善,管理服务非常规范和专业,是越南五星工业园。溢达集团、远东、美的均已在此建厂。

福东工业园位于西宁省,由越南最大国营机构越南橡胶公司(VRG)投资建立。一批中国知名骨干企业已在该园区建厂,如申洲、旭荣、鲁泰、百隆、赛纶等,共占一期工业用地的70%。

划重点:柬埔寨

据商务部《2017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显示,制衣业是柬埔寨工业的两大支柱产业之一。柬埔寨充分利用美国、欧盟、日本等28个国家和地区给予柬埔寨的普惠制待遇(GSP)等优惠政策,凭借本国劳工成本低廉的优势,积极吸引外资投资制衣和制鞋业。

国际劳动组织(ILO)季报显示,2016年柬埔寨服装和鞋类产品保持稳定增长,同比增长7.2%,出口总额达73亿美元,但在相关部门注册的出口工厂却下降10.4%,工人数量减少2.9%。服装和鞋类产品仍是柬埔寨最重要的出口产品,占全国出口商品总额的78%。欧盟是第一大市场,其次为美国。纺织制衣业既是柬埔寨工业的支柱,又是柬埔寨提供就业、消减贫困、保持社会稳定的主要力量。

中巴经济走廊

中巴经济走廊起点在喀什,终点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全长3000公里,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贯通南北丝路关键枢纽,是一条包括公路、铁路、油气和光缆通道在内的贸易走廊,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相关报道显示,中巴经济走廊通过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有助于进一步密切和强化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它既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样板工程和旗舰项目,也为巴基斯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借助“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中巴能够实现全方位的互联互通、多元化的互利共赢。从巴国方面看,“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将直接为当地民众提供大量工作机会,有效改善巴国基础设施滞后,助力巴国改善电力供给,推动巴国渔业、农产品、纺织等产品“走出去”,是推动巴基斯坦摆脱经济困境的重大机遇。从中国方面看,“中巴经济走廊”带动了沿线一大批能源、电力、公路、铁路等基建重大项目,自然成为中企关注的焦点;中巴商贸、物流、教育等方面也迎来良好的合作机遇。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中巴经济走廊贯通后,能把南亚、中亚、北非、海湾国家等通过经济、能源领域的合作紧密联合在一起,形成经济共振,同时强化巴基斯坦作为桥梁和纽带连接欧亚及非洲大陆的战略地位。

目前,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也面临许多困难。此前中巴已有在两国开设自贸区、打通经济走廊的尝试,但由于安全、交通、电力等问题阻碍,真正的互联互通尚有待进一步推进。

孟中印缅通道

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是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昆明—保山—腾冲—缅甸密支那—印度雷多—孟加拉达卡—印度加尔各答”这一孟中印缅国际大通道,是我国连接南亚乃至欧洲的重要战略通道。

划重点:缅甸

缅甸拥有6千万人口,其中仰光占全國人口的10%。2011年,美国逐步放松对缅甸实施制裁后,缅甸服装业得到快速发展。2012年该国服装出口额为9亿美元,2015年增长至18亿美元,日本、韩国为主要两大市场。截至2016年底,缅甸服装行业从业人员35万,服装企业近500家,主要集中在仰光,外资及合资企业占一半,其中中资企业约200多家,工厂平均规模约900人。

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2017年实地调研了解,缅甸投资服装业的最大优势为劳动力优势。缅甸劳动力充足且成本低,平均月工资130美元(按每日10小时计算,并且含保险等各项福利),工人比较容易管理,鲜少出现罢工与暴力事件。当然,供水、供电严重不足导致企业生产效率较低。

近年来,中缅制衣厂的建厂产生了聚集效应,带动了附近乡村的逐渐繁荣,当地农民收入大幅提高,有效地解决了当地人口就业,从而也使缅甸服装业走向快速发展的道路。

划重点:孟加拉

据商务部《2017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显示,从投资环境而言,孟加拉国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政府重视、政策优惠、经济增长较快、市场潜力较大、劳动力资源充足且价格低廉等方面。根据孟加拉国政府公布的数据,近十年来,孟加拉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维持在6%以上。

服装业是孟加拉国的支柱产业,2016年孟纺织品进口额为71.5亿美元,占全球2.4%,位居全球第六,较2015年的100.2亿美元减少近30亿美元,其主要原因是纺织行业需求下降。此外,皮革业也是孟加拉国的传统优势行业。2015/2016财年,孟加拉国成衣业出口额为281亿美元,占孟出口总额的82%,同比增长10.2%。

立足我国产业优势,结合孟加拉国发展需求,轻纺是与我国产业契合度高、合作愿望强、合作条件成熟的合作重点产业。目前,孟加拉国当地劳动力成本低,潜在的市场需求大,鼓励企业投资纱线、面料、成衣制造等产业,加快形成上下游配套、集聚式合作的中孟轻纺行业产能合作基地。

中国-中亚

近年来,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对内深化改革,改善营商环境,重視基础设施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对外加强合作,重视发展与中国等主要国家的经贸往来,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各国经济均保持较好发展态势。

划重点: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这个中亚最富的国家,其油气、煤炭、稀有贵金属等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经济稳步发展,重工业更是成为中亚最强。目前,中国是哈萨克斯坦第二大贸易伙伴。

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2018年8月调研了解,哈萨克斯坦自独立以来,纺织服装业不断萎缩,与其近年来持续、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形成强烈反差。哈国有丰富的纺织原料,特别是在棉花及羊毛羊绒的加工方面,哈萨克斯坦目前棉花产量25万吨/年,其中三分之二用于出口。据介绍,能够带着先进环保生产技术来哈投资的中国纺织企业,将会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发展机会。

据悉,南哈州是哈主要的棉花种植区,自从2005年获得总统令发展成为哈的纺织经济特区以来,目前所有的基础设施都已建设得非常完备,其优势主要是免关税和土地税、企业所得税及财产税,同时免费的土地租赁可以到2030年。

划重点: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腹地“双内陆国”,盛产“四金”——黄金、“白金”(棉花)、“乌金”(石油)、“蓝金”(天然气),农业、采矿业、纺织业较发达。乌全年日照时间300多天,农产品种类丰富。2016年中乌两国元首共同决定将双边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水平。

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2018年8月调研了解,乌兹别克斯坦具有丰富的棉花资源优势,农业以植棉为主,但目前产业链下游生产加工能力较弱。国家对棉花种植、收购和销售实施统一管理,进行现款(美元)采购。根据美国农业部网站数据显示,2016/2017棉花年度,乌兹别克斯坦种植棉花面积为1770万亩,棉花产量81.2万吨,是全球第六大产棉国。

据介绍,纺织行业对于乌的就业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同时乌具有发展纺织业的良好先天优势,首先乌是全球产棉大国,具有丰富的原料资源,棉纱质量高;其次,劳动力优势明显,价格具有竞争力;再次,近两年,乌的改革及发展成就突出,国际合作经验丰富。

中国-非洲

非洲,特别是埃塞俄比亚和南非,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是中国向西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向和落脚点,给我国纺织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划重点:埃塞俄比亚

自2015年开始,埃塞俄比亚启动的“经济增长与转型计划”,使它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高速增长国家之一,过去10年间,年均经济增速达到10%以上。

当前,埃塞俄比亚政府把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作为国家工业化的优先发展领域,寻求与中国纺织行业进行多层面、深层次的合作。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推动下,埃塞俄比亚已列为中国纺织业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国别。近几年,埃塞与中国的合作发展无不体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独特条件,国内知名纺织企业的大手笔投资,无不印证着中国和埃塞理念相通,携手合作渐入佳境。

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2017年11月调研显示,埃塞俄比亚之所以能够吸引众多纺织投资项目,除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突出的成本优势和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大力建设的工业园区成为最大功臣。阿瓦萨工业园就是非洲工业园区建设的样板典范,该工业园区是目前非洲最大的纺织服装工业园。

划重点:南非

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2017年11月调研显示,自2009年起,南非政府对该国纺织服装业实施扶植政策。并因劳力密集型特点,南非贸工部在“产业政策行动计划”中将其列为优先扶植产业,以协助提升产业竞争力及改善生产水平。2011年起,南非纺织品服装进口增长速度开始放缓,本国纺织服装业开始趋稳向好。2013年,南非政府又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投资的优惠政策,南非纺织服装业出现转机,赢回国内市场份额,并与政府、零售商和其他厂商形成良性合作关系。

当前南非拥有的天然纺织原料优势是:羊毛,南非大部分地区都产羊毛,其中以美利奴羊毛产量最大,精纺度平均在24微米以下;马海毛,南非东开普省的马海毛产量居世界之首,曾占世界产量的60%;棉花,南非棉多为手工采摘,锯齿轧花,平均长度较高,为中国企业喜欢;剑麻,南非产剑麻质量好,受到各国市场青睐;此外,南非还是聚酯纤维和尼龙等人造纤维的生产大国。

划重点:肯尼亚

据肯尼亚方面透露,通过过去10年的努力,肯尼亚目前已成为东非第一大经济体,2017年GDP为75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5%。肯尼亚宏观经济稳定,劳动力资源丰富,同时,作为东非及南非共同体成员,以及享有欧盟27国免税政策,使得肯尼亚能够享有很大的国际市场。

当前,肯尼亚政府正全力推行“四大计划”,这四大计划包括食品安全、保障性住房、制造业以及全民医疗四个方面。而在制造业方面,纺织服装行业首当其冲。

据悉,肯尼亚政府计划进一步提高纺织服装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产值收入要从现在的3.5亿美元,提升到20亿美元;在棉花领域,要提供50万个就业机会;在成衣业领域,要提供10万个就业机会。目前,肯尼亚成衣业规模逐步增大,现已成为东非最大的成衣制造国,而制作成衣的面料大部分都是从中国进口。

猜你喜欢

中巴走廊纺织
物流告急,纺织企业发出呼吁
神奇的走廊
科创走廊“乘风起”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大事早知道
Message from TCL Pakistan CEO Sunny Yang
纺织服装企业捐款捐物一览表
中国电信建成首条中巴陆地直达光缆
母亲河生态大走廊
中巴建交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A星计划于2018年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