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下一双袜子的“逆袭”
2020-10-20陈发明
文萃报·周五版 2020年39期
陈发明
今年以来,杜桂勇面临着一件“幸福的头疼事”:订单太多。“去年全年实现400万美元的出口额,今年上半年就已经完成了300万美元,预计全年能达到800万美元。”
杜桂勇是河北衡水市怡青舒袜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受疫情冲击,在全球贸易萎缩的情况下,杜桂勇的公司却实现了3个“逆袭”:订单未减反增、产品价格未降反升、海外市场未缩反扩。
12年前,怡青舒袜业在创立之初,只是一家只有十几名员工的小作坊,杜桂勇就确定了“特色立企、避免同质化竞争”的发展道路。
“当时北有辽宁辽源、南有浙江诸暨两大袜业基地,全国有几千家袜子企业,怎么在夹缝中求生存?”杜桂勇确定依托刚刚兴起的竹纤维材料,進军袜业市场。经过一年钻研攻坚、实验生产,怡青舒的产品一上市,就在全国袜厂中脱颖而出。
2014年,国内袜业由于产能过剩,市场萎缩,杜桂勇遇到了创业以来的第一次危机。在这个节骨眼上,陷入困境的杜桂勇跟一个朋友去参加德国、美国的展会,找到了企业生存发展的新机会。
为此,怡青舒袜业针对欧美消费者脚型,对袜口袜底做了专门的设计,并开发出双面点胶的防滑保健袜,成为市场上无可替代的“独家产品”。同时,针对传统防滑胶极易与袜子产生化学反应,导致袜色退化变色的问题,怡青舒袜业经过反复实验,花了半年时间,通过选用新型胶料、调整混合比例等方式攻克了这一世界性难题。正是对产品质量和服务的极致探索,让怡青舒袜业在今年凭借技术优势,不仅成功化解了又一次危机,还一举占据了美国医保袜销售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摘自《经济日报》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