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心理育人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2018-10-20王彩霞
王彩霞
【摘要】:当代高等教育要求培养有品德有素质的大学生,显然大学生在我国科技兴国以及民族复兴上承担着重要的任务,而在高校的人才培养战略中,必须更加注重新时期的大学生心理育人工作。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骨干力量,在学校管理育人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文章就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心理育人工作进行了有效的探讨。
【关键词】:新时期 高校辅导员 心理育人
引言
新时期高校学生的思想明显发生了变化,所处的时代环境也不同,而且目前多数大学生都是95后,面对新的社会环境、新的群体、新的心理障碍挑战,如何有效做好心理育人工作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也成为了目前高校辅导员应仔细思考的问题。
一、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心理育人的理念创新
(一)新时期树立科学心理育人的理念
所谓新时期是当前大学生面临的时代环境不同了,技术、网络、社会思潮、家庭环境等都在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始终在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为此,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心理育人方针,把心理育人教育同要求大学生全面发展立德树人的目标统一起来;其次,辅导员要平等的对待学生,特别是在95后这一代大学生中,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风格特点都可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辅导员在进行心理问题疏导时既做到个性化辅导又要以平等的目光来看待、尊重以及关系每个大学生;再次,要树立引导学生自主管理的心理育人观,心理育人不一定都是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事实上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的管控、自我教育,并着重提升大学生自我服务的能力;最后,新时期的高校辅导员要有全面的全方位的育人观,要把这一理念有效传递学校对大学生管理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工作、生活、学习等不同层面受到科学的教育。
(二)完善心理育人辅导机制
高校辅导员要充分的认识并了解心理育人工作的科学思路以及方法,并意识到建立完善的心理育人机制的重要性。为此要健全多位一体的网络模式,依托这一模式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这一网络模式包括高校组织、院校领导、辅导员、学生管理部门、学生组织、学生家长等。辅导员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并且按照这一优势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帮助大家更好的成长。当然相应的学生心理健康信息监测机制以及预警处理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可便于辅导员更好的发现并反馈相应的问题。总之,通过利用这一网络的连接点能发挥各自所长,进而全面的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以及水平。
二、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管理育人的方法创新
(一)探索社区管理法
心理育人的关键在于机制创新,心理辅导的直接性方式是一对一,但是从宏观看,要善于把握存在的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来及时的反馈处理相应的难点。比如可以建立以大学生宿舍为单位的社区,让学生组织成为一个有效的单元,可引导学生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委员会。让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自我实现管理,打破相应的院校专业之间的距离。
(二)利用新媒体贴近了解大学生
新時期大学生对自媒体以及移动互联网有非大的依赖,而这类依赖的形成往往影响了我们日常的工作。所以辅导员要及时的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去了解学生。按照服务学生的要求不断的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设立相应的信息专栏对学生发布有价值的指导信息,必要的时刻还可以建立专门的网络监督队伍,以此来密切把握、着重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与行为特征,随时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此外,辅导员也应依托网络纽带建立相应的交流互动平台,搭建起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
三.关注弱势群体,引导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在高等院校存在不少先天性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他们可能是因为生理上的缺陷而自卑,也可能是因为家庭原因而心理倍感焦虑。但总体来说,弱势群体的心理适应能力没有普通人强。而且这类不健康的心理可能影响到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以及相应的人际关系。不管是因为什么因素而导致出现心理问题,大学辅导员一定要高度重视这类群体,给予他们专门的照顾专门的辅导。而且学校的职能管理部门也应多加强同这些大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的完善心理干预机制,在关心他们的同时为他们营造健康的学习环境。
一方面,辅导员要紧密配合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加强对新入学学生的心理普查以及识别,及时的发生可能存在这类现象的学生,初步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必要的时候辅导员应与同学实现一对一的交流辅导,在逐一谈话的过程中加强同大家的认识。如此以来,辅导员就可以预知哪些同学可能存在一些不好的心理情绪,进而做好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大家有效的融入集体;另外一方面,针对弱势群体还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访谈日,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遭遇困境的学生或者情感上有挫折以及天生比较内向自卑的学生开展谈话。在这种工作机制下,老师需要邀请学生参与到访谈日中来,同学生多谈心多分析问题,主要是在访谈日可有更多的时间以及空间来了解学生,这与平日的沟通交流有所不同,访谈日有可能有任课老师、学院领导以及同学的参与,大家面对面的在不同的身份角色中相互帮助。能确保有效的提升大家在言语表达、沟通理解等方面的能力。
四、结论
在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以及心理健康程度可能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目前高校大学生依然存在不少心理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辅导员根据新的形势采取新的措施来应对,进而准确识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的加强心理疏导。同时做好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教育方式,完善心理育人机制确保有效提升心理干预的有效性。继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Z].2001.
【2】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姚本先等.学校心理健康导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