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论语》治国理政的行政思想及借鉴

2018-10-20吕娟

新生代·下半月 2018年12期
关键词:治国理政论语

吕娟

【摘要】:孔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先锋,其集儒家创始人、思想家、“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于一身。孔子最重要的著作——《论语》蕴藏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思想精华,其中的“德治”、“诚信无欺”、“君臣”等行政管理思想,实践理论都堪称治理国家典范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就多次引用《論语》典故,透过《论语》的“仁政”折射出大国“治世”风采,将不朽的行政思想运用于治理国家现代化的实践中。

【关键词】:《论语》 行政思想 治国理政

《论语》作为我国经典治国史书,上到居庙堂之高的为政者,下到处江湖之远的为学者都深受其熏陶,尤其《论语》的睿智、宽广、厚重更可以作为国家现代化治理的实践准则。习近平总书记的《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一书就常引用《论语—为政》中的古语来阐述他心中的治国思想。其在纪念孔子诞辰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介绍到:《论语》不但蕴藏着为政以德、一言兴邦等如何治国的内涵,更包含着智、仁、庄、礼齐头并进的思想和治理措施。

一、治国理政的行政思想内涵

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孔子讲为政,其根本就是讲德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行德政——就像众星围绕北极星那样为众人所拥戴。虽然《论语》提出“为政以德”的理想蓝图,并不代表孔子不重视依法治国的理念,《孔子家语·执辔》阐述了治国需要德法并举,孔子将‘德与‘法(规章)看做治理国家的工具,同时还要施以刑罚来鞭策各方合力来正其百官。在《论语·为政》中孔子分别从政令,刑罚和德、礼四个方面来规制百姓的行为,重在强化德和礼的内心。以道德教化作为治国的基本思想,与依法治国相辅相成,通过德、礼先攻心为上,使人们自觉地做到有耻且格。《论语》坚持‘德与‘法的内在统一,强调治国者以‘德施政,使人民从内心认可领导者的治国思想,成服于德治的治国方式。

2“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认为治理千乘之国,要认真处理政事,对任何关乎民众的国事都要敬重、谨慎,尽心负责得到人民的信任,百姓也会效仿。纵观历史,任何朝代君王对于不爱护百姓,违民所愿的行为最后都会被百姓或另一个朝代所推翻。而要在治国上敬事而信就要分析国家各阶层所代表的利益及影响,制定战略规划,制定政策时要常怀敬事之心,守诚信之道,不至于不敬事而失信于民,招致民怨。

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颜渊》中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治理政事。孔子答道:“君要合于君道、臣要合于臣道、父要合于父道、子要合于子道。”齐景公说:“说的好啊!如果真的君不合于君道、臣不合于臣道、父不合于父道、子不合于子道,即使有粮食,我能吃得到吗?”孔子所谓“君臣之道”,从正面阐述君臣、父子之礼对于维系朝纲和家庭的重要作用。各种礼乐制度的设立,皆以序尊卑、辨亲疏、明贵贱为准则,使人人各安其位,各尽其职。以此治国,则国泰民安。

二、治国理政的行政思想意义

1.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统一

现今中国的国家治理以“法治”为基础和主导,同时强调“道德”手段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和意义,坚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统一”,当代中国所坚持的“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统一”从根本上区别于传统社会的“德治”与“法治”的统一。现代中国的法律不同于传统社会以家庭伦理为基础、以等级制为特征的宗法;现代中国的公德也不同于传统社会以人身依附为特征、以宗族和谐为目标的私德;总体看来,现代中国“德”、“法”的统一是在“法治”基础上,对”道德建设做出了更高的要求,二者之间相互相辅相成,共促法治社会的发展。

2.以信治国

在政治、社会民主化的中国,推行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对于国家、政府、社会来说都需要“敬事而信”。“敬事”最重要的是政府履行职责的信用,尤其对拟定制度、政策、实施、反馈等要建立诚信机制;政府在“民生方面更要“节用爱人”,将国家、地方财政投向教育、就业、住房、低收入群体等方面,合理的分配公共资源,防止“生之者寡,食之者众”的不均衡局面,不能过度的分流财政于财富较多的区域,合理配置财政资源才是节用的表现,同时将更多资源用于爱人爱民的“给予”分配中,确保行政、财政资源取民有度,用民有效,使民以时,才能达到“调民之力”的效果。

3.以礼治国

“以礼治国”强调公职人员在其工作中要井然有序的按照“规矩”办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集体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坚持以上率下,正心修身,形成“头雁效应”为理政治国铺平了“从严治党”的道路。正是因为我党在廉政作风建设上的端正自我、风清气正,在党、政府内形成气正心齐的良好局面,通过向社会不断传播这种修身正心的作风,使得社会各阶层的群体在党的影响下从下仿上,行政人员在职责范围内端正行风、克己奉公;也正是“君臣”伦理观念应时代环境需求,将各级关系融入国家治理的角色转变中,政府和行政人员更好的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和职责。

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自古以来中国的治国理念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只有立足中国社会传统文化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转变,“处理好对传统文化精粹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关系,秉承中国传统治国理念的奠基性著作《论语》行政思想的精神,结合中国的国情状况和政治体制进行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运用,必然能够将《论语》中治国理政的行政思想更好地融入国家五大发展理念,建树具有中国优秀文化特色的国家治理新模式,使其服务于当前国家的治国理政工作,探索出适宜国情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家治理理论。

【参考文献】

【1】《论语全解》方韬译.2016.

【2】儒家“无为”思想的几点思考—朱熹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杜国岗《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

【3】<论语>中孔子的行政思想-杨皓然

【4】杨阳.试论孔子思想及其政教一体化思维[J].齐鲁学刊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治国理政论语
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内在逻辑与科学性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成就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历史使命及其核心地位
习近平“治国理政”集中研究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架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宗教篇如何布局
点点读《论语》
点点读《论语》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