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灵引领成长之路
2018-10-20任小勇
任小勇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2018)02 -0279 -01
和學生相处,也要处“心”。多一份情感交流,就多一份教育的希望和成功,若能与学生做到心灵交融,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最大欣慰与成功。深入学生的心灵,当好领路人,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题记
教育是人与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育是爱,是良知,是责任,也是艺术。马卡连柯写过一本《教育的诗篇》,教育的诗篇需要永恒的爱心去谱写,诗性的教育也就是爱心的教育和艺术的教育。顺乎孩子的天然之性,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点。
有幸拜读了凌志军先生的著作《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让位于教育一线的我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当家长、老师热衷于学生的分数时,我们似乎对学生的成长关注的太少了。教育的改革在波折中前进,素质与应试也在波谷浪尖中此起彼伏,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模式化的教育普遍存在。想起了“赏识教育”推广人周弘的一句话,如果对孩子给予了科学的、人性的、全面的培养教育,还真不愁哪个孩子不能成功了!欲创造人生的辉煌,需首先让心灵辉煌起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
1.成长需要尊严,你得从内心尊重每一个学生
人人都需要尊严。尊严是人生的丰碑,尊严的丰碑树立起来,人生就会创造辉煌;尊严的丰碑一旦倒塌,心灵就会被践踏。早恋现象是时下教育面临的较棘手的问题,先让我们来看看教育名家的做法。在回答“若看到一对学生在校园内有亲热行为时,你该怎么做?”这个问题时,李镇西老师说:如果是我,我就当作没看见,最好趁他们没发现就悄悄地离开,事后再教育他们。魏书生老师对早恋的态度是分而治之:学习基础差的是通过各类活动分散注意力,成绩好的不点破。从名家的做法,反思我们学校中大量处理模式,譬如写检查、回家反思等等,试问在这些手段的实施的时候,我们从内心尊重学生了吗?我们的处理手段是不是有些简易粗暴了?我们的教育实效究竟有多少?爱,是一个多么亲切的字眼。慈母手中之线是爱,孟母三迁的选择也是爱,但我们的爱不止是付出,也在于对孩子的规范,对孩子的引导。马卡连柯曾说过: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的尊重一个人,尊重别人,才能使别人信任你,达到双方心灵上的共鸣,为情感交流创造特定的“情境”。在这种“情景”下,我们才可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我们的教育达到最佳效果,才能真正与学生心灵交融。丢弃虚假的“师道尊严”,让我们真正与学生平等起来。
2.成长需要肯定,你得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人生是大树,自信是根。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自信心对于事业简直是一种奇迹,有了它,你的才干便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才能,也不会抓住一个机会。”作为教师,在教育中要特别注意自身的言行,应时时让学生从老师的态度,甚至是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举动中感受到教师的信任与赞赏。人常跟着自我认定走,我有一个学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是个男生,高二时成绩尚属班级中上,到高三时因迷恋于网络游戏,每天晚上玩到十一、二点,上课睡觉成了他的必修课,成绩一落千丈,跌至班级倒数,所有任课老师都和我抱怨。而最终在06年高考中,他却令我们任课老师难以置信地考了545分,被徐州工程学院录取,对他而言,这已经是一个奇迹。回顾这个学生的教育,我和他谈得最多的话题就是:你高二时的成绩,证明了你的能力!面对高考,你要明白自己的责任,知道应该做什么。虽然家长在责骂你,老师也对你失望了,但是,你千万别轻易否定自己,好好努力,及时回头,你肯定行!我想,没有失去信心,应是他取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俗话说得好,“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我们在教育中应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和内在潜质,引导学生意识到并努力做到“我也行”。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时常肯定自己的学生,常教育学生:千万别轻易地否定自己!帮助每一个学生树立这样的观念:我不需要成为“最好的”,但我会成为“最好的我自己”。
3.成长需要梦想,你得引领学生积极面对人生
人类最可贵的本能就是对未来充满幻想,对明天充满激情。梦想是鸟儿飞翔的翅膀,不展开翅膀,你永远不会知道你究竟能飞多远。一个人心中拥有了梦想,就会在希望中生活,并不断地创造生命的奇迹。为什么似乎不切实际的梦想可以实现,因为梦想会使人心中产生一种激情,这是一种可贵的心灵动力,是可以令一个人“虽九死而不悔”的生活向往,它会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美国政坛女强人希拉里这样说过:“不论怎样,不要放弃梦想,勤奋学习,执着信念,跌下去,要坚持信仰,被击倒,要马上起来。决不要听任何人说,你不该或不能这样下去。”我们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不断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领学生如何做一个正直、勇敢,有追求的社会人,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树立“成长比分数重要”的教育观。我常对学生讲,如若将人比作花,人太幸运了。花儿开好开坏,只能开一次。人这一朵花,一身却可以开放许多次。一两次开不好不要紧,只要不放弃好的梦想,一生怎么也会开好一次的。另起一行的人生,同样精彩灿烂,一路芬芳,到达梦想之岸。
亲其师,才能行其道。师生关系融洽了,对开展好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教育的大环境下,高考分数是决定学生能否继续求学的唯一依据,我们教师身上的担子之重不言而喻。新课程标准下,我们的教育应该是遵循“人无全才,人人有才;因材施教,人人成材”的理念。每个人的成长,都期望在求学阶段遇上良师,我理解的良师,绝非简单的知识传授,更多的是引领学生的人生。教海无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愿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一起积极地探索和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科学素质,当好学生的领路人,使我们的教育教学真正具有生命力,为我们教育的美好明天,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