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利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开展古诗词教学
2018-10-20孟婷婷
孟婷婷
摘要: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有益于培养文学修养,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有效的古诗词教学是传承中华的重要途径,实践中我们发现“群文阅读”教学理念在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切实提高学生语文审美能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积极有效地“群文阅读”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诗词阅读的视野。
关键字:古诗词教学;群文阅读;拓展延伸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 2018) 02 - 0271 - 01
近年来,“群文阅读”教学理念在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切实提高学生语文审美能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古诗词教学中,积极有效地“群文阅读”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诗词阅读的视野。因此,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在让古诗词教学成为课外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的钥匙的同时,更要适时转换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积极为孩子们打开课外阅读的新视窗。
1.在古诗词教学中积极运用“群文阅读”的现实意义
语文教材是我们开展教学的范本,教师在追求“群文阅读”这一方式的时效性时,就必须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当然,我们还要善于挣脱教材的束缚,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让学生的视野放开去,让学生接触到更多教材以外的信息源,从而全面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因此,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诗词阅读积累越发丰富,我们就可以跳出教材的局限,进行组诗的教学。学生的品味在一步步提高,随着群文营养的摄入,他们越发感受到在古典文学中,在中华文化长河中,自己所知的仅是苍海一粟,从而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正所谓,诗中有诗,诗外有诗,以诗带诗,相得益彰。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能否积极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能否把相关的诗词优化组合,就显得意义非凡。因此,“群文阅读”在彰显其强大的时效性和功能性之余,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了激励教师大力开展深挖教材、拓展阅读的现实意义。
2.将“群文阅读”积极运用到古诗词教学中的实践
运用“群文阅读”开展古诗文教学,既要加深对原有教材的理解感悟,又要丰富拓展学习内容,这应该成为经典古诗文教学的共同特色。当然,我们积极采用群文阅读,并不是简单的一篇带多篇,以量多取胜。而是在深入研读诗篇,挖掘其意境、情感及语言特色的基础上,搜集、精选有关诗句、诗篇,有机地融合在学诗学词的过程中,多种资源相互引证,事半功倍。
2.1 延伸同主题的作品
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就拿“送别”主题来说,有李白的《赠汪伦》,写汪伦以歌声送友,李白借桃花潭水抒发友人对自已感情之深,可谓意义绵长;有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长江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绵不绝,那一叶消失在天际的孤舟让人垂目;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維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改变传统“逐首教学”“逐环教学”的模式,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使主题凝聚,这样学生就容易在把握基点中生情生智。在教学《忆江南》时,我积极引导学生感受百花盛开,如诗如画的情景,相机出示杜牧的《江南春》、杨万里的《晓出净寺送林子方》、苏轼的《饮潮上出晴后雨》三首赞美江南的诗句,进行拓展延伸,师生共读,其乐融融。
2.2 延伸同题材的作品
以题材为桥梁,我们可以带动同题材不同主题的诗歌开展组诗学习。写景、写人、记事、抒怀、寓理的诗词我们都可以适当增补以求题材广泛,全面滋养。如在教柳宗元《江雪》后,出示的张志和《渔歌子》对比起来学习,鼓励学生整合阅读,领悟相似的情景,感受不同的情怀,更便于学生把握这首词的主旨。如学完高适的《别董大》,我会激发学生:你是否还知道其他送别的古诗。孩子们思潮泉涌,大量的积累的送别诗一股脑地涌现出来,学生互补有无,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3 延伸同诗人的作品
这样做的目的,一可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二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三可以让学生感受从同一位诗人的不同诗作中了解诗人的多元化创作特征;四可以让学生以作品为突破口,最为真切地走进诗人的内心,感受是人的情怀。比如,我在引领学生学习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出示李白的《江下行》:“去年下扬州,江送黄鹤楼。眼望帆去远,心逐江水流。”达到以趣生情的效果。学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我激发学生:你还知道杜甫其他的诗作吗?你们从《绝句》中能够感受到杜甫怎样的情怀呢?
3.“群文阅读”应用于古诗词教学的注意事项
在教学古诗中,我们积极采用群文阅读的形式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画面,学生凭借创造的情境、渲染的气氛,变诗中的情境为我情我景,感受“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意境,从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增强对诗意的感受,诱发学生的感情,进而激发学生在的学习兴趣,实现群文阅读的时效性,提高教学效果。
当然,我们也要把握好拓展的度。首先,要把握好“量度”。每篇文本的教学都有明确的目的,拓展资源是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的,我们不能为了拓展就大量堆砌资料,这样就会事倍功半。其次,要把握好“深度”。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结构特点进行适度的拓展,不要因为拓展这一形式的需要就忽略学生的接受理解程度。而且,还要把握好“准度”。因为,每节课我们的教学目标不尽相同,我们的语用训练也各有差异,我们在拓展的时候,要根据教学重点与难点,有的放矢,找准训练点进行点对点拓展,而不能南辕北辙。
每一首古诗词几乎都有一段浓缩的历史,一个浓缩的生活场景。在教学中,积极采用“群文阅读”的形式,适度拓展学生学习诗文空间,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诗文,继承传统,弘扬中华文化,不仅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思想,也顺应着时代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