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德育价值
2018-10-20俞航
俞航
人才的思想品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靠德育工作来完成,时代不断变迁,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时代,职业教育的德育工作,基本内容大致相同,但是要求、层次和方法都会有很多的不同,要转变观念,有创新意识,多激励他们成长,多让他们承担责任,多培养爱心善举。“志愿者活动”为德育教育提供了契机,志愿者活动与德育中的生命教育、生活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都息息相关,是一个挖掘学生潜能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价值辨析,让他们在志愿者实践活动中对所见所闻的感想体会开展道德讨论,进行价值分析和论证,形成正确的实践道德推理能力,使学生形成导向正确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要求相一致的价值观体系。可以让职业学校学生找到自信、自豪和认同感。人是环境的产物,也只有环境能改变人,我们应该多创造积极向上,温暖合作的环境,融入中华传统美德和现代责任意识,让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遍地开花。
1 职业学校学生基本素质薄弱环节浅析
1.1 自信心不足。
职业学校的生源多来自中考失败的学生,基本素质明显低于普通高中学生,
使得多数生源质量不断下降。学生认为没有考上高中就没有前途,进入职业学校将来不会有出息。职业学校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经常得不到老师很多的关注,他们压力增大,常常身感疲惫,心理很压抑,易产生悲观等消极情绪,有混日子想法,胆小、懒散、打瞌睡、玩手機、得过且过,自信心欠缺,没有目标。
1.2 团队合作意识差。
职业学校学生往往只顾自己,缺乏奉献精神和服务观念。不愿主动承担工作
任务,社会情感淡漠,对人对事态度冷淡。漠不关心,对集体活动冷眼旁观,置身于外,似乎缺少阳光的照耀,缺乏活力,缺乏集体主义观念。
1.3 缺乏吃苦耐劳意识。
社会上逐利思潮的泛化,必然导致吃苦耐劳意识的弱化,很多学生成长在溺
爱的家庭环境中,没有经过生活的磨练。职业学校学生责任心欠缺,自我约束的能力较差,对自己的要求不高,不愿遵守规章制度,遇到困难就退缩,不能努力完成许诺的任务,能做到吃苦耐劳的学生较少。
2 志愿者活动在德育教育中的积极意义不断凸显
志愿者工作需要自愿贡献时间及精力,为改善社会服务,并且没有物质报酬。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的特征。要成才,先要成人,“树德育人”。志愿者活动这一形式的德育教育适应时代发展,在社会实践中,让学生发现自我,建立自信心、爱心、责任心,做一个有担当的社会人,实现他们的梦想。
2.1 接触社会,建立自信。
职校学生对课堂照本宣科无兴趣,缺乏足够的注意力,这也是他们学习成绩
相对落后的成因,但同时他们大都活泼开朗,愿意探究,更愿意动手实践,职校注重的实践性教育不仅要关注专业技能,德育教育的实践性在志愿者活动上可以很好的体现。志愿者通过自身的劳动付出,对接受服务者以亲切的关怀,志愿者和服务对象之间的互动交流充满温情,能有效地帮助志愿者接触社会,让他们充满成就感,自尊心和自信心透过义务工作而得益及进步。
2.2 挖掘潜能,激发创新。
新时代的德育要求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优秀人才,以适应与时俱进的飞速发展。
志愿者活动提供了学习机会,要用智慧去完成受服务者的需求,充分调动志愿者的积极创造性,除了能帮助有需要的人以外,更可培养组织领导能力,能激发蕴藏的潜力,勇于追求、积极进取。人都希望自己在工作中发挥才能,博得社会的承认和尊重,青年尤甚。而良好的氛围,必然加强自我完善的强烈欲望。在志愿者活动进行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多给予鼓励,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2.3 组织分工,培养合作。
志愿服务活动使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有了新的载体和实践形式,引导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体验。志愿者活动也有相关的章程和规定,每次活动学生志愿者们承担着不同的岗位职务,只有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履行自己的职能,才能使整个活动高效圆满地运行,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整个活动师生共同参与制定、参与落实、参与反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内化的过程,大家共同策划,共同收获成功的乐趣。只有通过内化,才能变为自觉的行动。学生尝试了通过团队来完成任务,为社会服务,为他们日后走上工作岗位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4 付出爱心,学会奉献。
志愿者活动工作既是帮助他人,也是帮助自己,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也得到感
恩的回报,用爱心温暖别人的时候,其实也在温暖着自己,这种爱心与奉献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有效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减少疏远感,传递爱心和传播文明,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职业学校学生在志愿者活动中能深刻感受到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奉献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是美好的人生追求。
志愿者服务既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职业学校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其实是与学校德育教育一脉相承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志愿服务其实就是德育教育必要的“实践课”。职业学校要迅速转变观念,突破德育教育固有模式,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学生特点和专业特色,以志愿者服务活动为抓手,将其纳入社会实践中,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构建志愿服务组织机构,制定志愿服务章程,拓展服务领域,建立学生志愿服务校外活动基地,加强指导,提高志愿服务活动质量。为了让志愿者服务活动具有长效激励机制,应该建立合理完善的评估制度,对学生志愿者活动和志愿者团队进行评估与奖励,奖励可以包括精神和物质两方面。优秀志愿者和团队可以得到更多的推优、培训、实习等机会,以促进志愿者服务事业长久的开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汽车工程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