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案例研究
2018-10-20杨欣雨
杨欣雨
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在语文核心素养要求下,语文课堂的实效性,学生基础知识的教授与基础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不断实践。本文从背景分析、案例展示、案例反思三个方面对《唯一的听众》一课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力求寻找更有效的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方法。
1 背景分析
语文科,作为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其责任就是要为教育规划课程需要完成的总体目标而承担一部分任务。基于学生未来发展,以及其学力基础,要规划语文科的教学目的,这构成学科核心素养。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公布,同时,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核心素养与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已是热点。因而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我在《唯一的听众》一课中贯彻渗透相关素养能力。
《唯一的听众》是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第三单元的主题就是感悟真情,唱响心灵之歌。而这篇文章正是通过一位音乐老教授通过善意的谎言对青年小提琴手进行鼓励、帮助,从而使青年人树立自信,获得成功来歌颂人间真情的。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的特点、学科素养培养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首先在知识与技能方面,通过把握关键词语来提纲挈领的理清思路,培养探究与发现的能力。
其次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品析重点语句,掌握分析文章的方法,进行思维发展与提升。
最后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体会老妇人对年轻人的鼓励、关爱与欣赏,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重、难点的确立,本节课是一节以分析为主的课型,我把理解老人在语言和神态上如何帮助“我”学会拉小提琴的,体会“我”对老人的敬仰、感激之情,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
因为课文内容比较贴近生活,所以在教学方法上本着“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的原则,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中感悟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同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学之后感受颇多,纵观整节课有以下几方面可谈。
2 案例展示
2.1 导中质疑,发展思维
视频导入揭示课题、质疑这一形式比较亲切自然。根据课题的特点我采用音乐导入的方式,让学生比较自然的进入课堂由学生是听众而引出课题。由学生对课题质疑,一方面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通过质疑课题来进行阅读的方法训练,让学生能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分析。
2.2 初读感知,语言表达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概括文章内容,关注文章首尾特点,“我”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在这一环节中,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因为平时训练充分,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学生能将自己获得的语言材料整合成为有结构的系统。
2.3 品读重点,提升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因此,这一环节中先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示,默读课文采用圈点勾画的方式自主学习作批注,而后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再全班交流。
抓住老妇人的语言和神态描写进行深入品读,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习老妇人在什么情况下讲的这些,揣摩老妇人为什么讲这些话,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体会“我”听了老人的话以后又有何心理变化及行为变化,从而感悟老妇人使用与众不同的方式来鼓励我、使我重树自信心。
在这样层层递进中突破教学重难点,同时依据语文学科素养,学生对重点内容研读的过程也是其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过程。
2.4 读中悟写,鉴赏创造
语文教学应做到师生對话、人本对话、生生对话,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补写训练,在学生感悟到老人特殊方式的鼓励与帮助之后,写出老教授“平静”眼神下的心理活动。这一方面让学生走进了文本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做一个拓展训练,检验学生是否学懂的文章。在进行补写时,学生是在提高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和创造美的能力。
3 案例反思
在这节课还有很多不成功之处,我觉得它能让我思考的东西还很多:
1)针对这节课而言,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合理吗?对于“我”的心理变化讲解渗透是否充分?一节课将文章内容讲完,其中一些知识点夯实不够,需要在之后把相关知识再落实,进行多种训练巩固。
2)对学生补写的点评语言过于简单,以至于学生在语言的审美鉴赏与创造上会缺少美感。要及时对好的语言进行点评,说出好,对语言简单鼓励他丰富语言。
3)教师的基本功对于上好一节语文课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细节的处理,导语的设计、过渡语的衔接、阶段的小结等等。因此我还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多读书,多学习,博采众长。
4)我还在想每一节课都该给学生些什么? 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上如何能够有效落实?
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在语文核心素养要求下,语文课堂的实效性,学生基础知识的教授与基础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在之后的课堂中不断实践。我将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以语文科塑造学生的独立品格。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