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的误区及其对策研究
2018-10-20李英杰
李英杰
“合作学习”正以独特的魅力逐渐进入数学课堂。它可以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不仅促进了知识建构,实现了同学之间的优势互补,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看法,认真聆听他人的想法,碰撞出灵感的火花,解除自己的疑惑,直到确定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随处可见合作学习,可我们不知道实际上到底有多少学生真正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而又有多少学生游离在课堂外,无所适从呢?
1 小学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的误区
(1)合理挑选学习小组的成员 随着教育不断发展,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我们渐渐地意识到,“合作学习”对小学数学课堂来说有多重要。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都会实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但我们不能只看表面,许多老师不能意识到小组的确立要充分考虑小组成员间是否合拍的问题,为了方便,大部分的教师都是就近安排,前后两排的同学一组或前后三排的同学一组。而小学生的座位一般都是按高矮来排序的,这样形成的小组组合随意性太大,不能良好的让学生们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学习。要知道,一个成功的小组合作应当有一个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这样才能带领小组成员进行学习交流。小组中还应该有思维活跃、逻辑性强、见解独特的学生,以及包容性好、自律性强的学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2)问题的选择和老师的指导 教师需要思考到底什么样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才最好,挑选合适同学之间交流讨论的问题来引导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学习。什么时候学生会想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合作呢?在学生遇到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问题时,他们才会想到要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和看法。在平时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好像很少考虑到这一问题,提出的都是可以让学生开口的话题,缺少探究意义,甚至有些问题学生根本不用进行讨论就能解决。这样不仅浪费了课堂时间,还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失去兴趣。在合作学习中的指导也很重要,一般老师都会巡视小组讨论的情况。而老师需要研究什么样的问题有指导的必要性,怎么对学生进行指导才能适时高效的帮助同学解决问题。
(3)合作学习的过程 数学教学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后都不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就开始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耐心的倾听其他小组成员的看法,只想得到大家的关注。表面上看起来大家都在积极的讨论,其实都在各说各话,无法达成共识。想要解决这些问题,老师需要制定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计划和步骤,成员间要有明确的分工,才能真正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2 小学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的对策
(1)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 在新课程标准的提倡下,数学课堂上越来越多的出现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似乎成为了课上不得不完成的需要敷衍的任务。老师在面对这种现状时,必须明确合作学习的真实目的。对值得研究的问题,学生才会产生兴趣,碰到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才会想要合作学习。因此,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在学生遇到困难,产生疑问和分歧时,提供一个用来相互交流讨论的氛围。质疑、倾听、发表意见、接受建议、组织管理等都属于合作技能。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教会学生合作的技能,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合作,养成良好的习惯。
(2)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 教师需要足够深入的理解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理念。课前认真进行备课,把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在数学课堂上提出需要合作学习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和讨论价值,并且问题需要有一定的开放性,不能僵硬死板。通过老师的研究和设计,使学生们在合作学习中,进一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提高指导的方向性和实效性 教师需要充分掌握预测能力和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应该针对每个小组出现的问题进行特别的指导,普遍存在的问题就集中解决。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老师需要科学的计划如何进行合作学习,提高数学课堂上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在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出现的问题。
3 结束语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明确了学习目的后,尽可能多的进行合作学习,与同学多讨论多交流,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来了解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题过程,改善自身认知的单一性。使学生全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作者單位: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向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