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世界

2018-10-20冯让

知识文库 2018年23期
关键词:语速荷塘月色课文

冯让

语文是一块充满情感的世界,那些文质兼备的优秀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给学生提供了真、善、美的标准;师生的情感互动,通过文学作品这座桥梁,不仅丰富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也展示着语文教师的情感世界。

1 教师的情感修养

语文教师如何培养自己的教学情感呢?

首先,良好的职业情感是教学情感产生的基础。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中,如果“钱”字把关,鄙薄自己的职业,轻视自己的工作,这时候和他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问题,无异于对牛弹琴,痴人说梦。

较强的情感理解力与表达力是语文教师的基本能力,也是好的语文教师最重要的方面。文学创作是作者运用艺术的语言塑造生动的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阐述生活哲理的过程。文学欣赏则是从作品的整体入手,对文学语言和文学形象有完整、清晰、生动的感知。通过联想,在再造想象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可见,准确地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基调是表达情感的前提。《背影》自书成之日就深入人心,父亲那无私的爱子情感至今仍打动着读者;《最后一课》跨出国界,无非是浓浓的爱国情感在不同肤色的人心中激荡。同样是感人的场面,其情绪的表现却截然不同。体会不到这点,分析课文只能是纸上谈兵,更谈不上启发学生的情感。

桥梁沟通两岸。教学情感也要通过一定方式才能传递给学生。语文教学中表达情感的主要手段是语言,因此教师在朗读课文,讲解作品时,以情发声,以情代语。要根据不同作品的不同情感,“因情制宜”,需昂奋时昂奋,当低沉时低沉,做到时有暴风骤雨之动,时有“悠然”见南山之静,让浓郁﹑饱满的情感感染学生,使之产生共鸣。教师要善用语音﹑语速﹑语调的变化及组合,来展示豪放﹑热烈;优美﹑恬静;清新﹑淡雅;轻松﹑欢快;悲切﹑肃穆等等意境。如《荷塘月色》一文,低沉﹑缓慢的朗读就能渲染出一种不满黑暗现实,却又无法超脱的苦闷﹑彷徨之情,准确地反映出弥漫在字里行间那“淡淡哀愁”的情感基调。

表情﹑目光﹑手势﹑身势等形体语言在增强情感表达、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往往有出人意料的效果。《最后一次演讲》中,挥舞着紧握拳头的“一多先生”;《守败奴》中,葛朗台抢夺女儿的梳妆匣的贪婪,都需要教师用这种“第二种语言”适时表现出来,就容易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我们很难想象,一个面容呆板,目无呆滞,语言干瘪的语文教师,在学生面前照本宣科的读着参考书上的人物的思想情感,会收到什么样的课堂效果。

2 语文课堂中的传情艺术

教师丰富多彩的情感,为语文课的生动传神奠定了基础。教师用什么好的方法将这些美好的情感在语文课堂上充分地表现出来,做到既“传道”又“传情”,既“解惑”又“解情”呢?

美学家王朝闻指出:“只有诉诸感觉的东西,才能引起强烈的感动。”同理,语文教学只有诉诸学生的感觉,才能使学生的感觉器官,由悦耳悦目到悦神悦心。

(一)范读现情。语音的轻重快慢,表现着不同的感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范读,将音中之情准确生动地再出现来。为此,教师朗读时要注意:1﹑语调要抑扬顿挫﹑轻重相合,要根据作者的感情变化调整语音的强度和声调的高度。如《荷塘月色》的开头两句,应用轻微低缓的语调朗读,以渲染出夜深人静的环境气氛。在读到“颇不宁静”时要轻中加重,读“忽然”、“另有”时低中见高,以再现作者内心的不平静。2、语速要快慢食适宜、疾徐相间。读到紧张兴奋之处语速要快,如大江奔流,一泻千里;读到忧伤悲痛处时,语速要慢,一字一顿,如泣如诉;必要时可戛然而止,制造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典型的篇目如《最后一课》中的结尾一句,虽只有七个字,但绝不可一口气读完,而应在“放学了”和“你们走吧”间停顿片刻,就把说话人内心的无限感慨表现了出来。3、语气要有鲜明的色彩,兴奋喜悦时应气满声高,焦急不安时要气短声促,冷淡时要气少声平,忧愁烦躁时要气沉声缓,温文尔雅时要气徐声柔。总之教师的范读要读出语音中的情味、情调,将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准确地转达给学生。

(二)讲解激情。激情有着强烈的感染力。教师要通过充满激情的讲解分析,在引导学生理解语义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怀。激情的發挥离不开课文的感情基调。就是同一篇课文中也往往有各种不同的表现感情的方式。如《荷塘月色》中的基调,是恬静闲适中夹杂着难以言明的“淡淡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但在读到红南采莲的旧俗一节时,则要一扫沉郁的语调,转而轻快活泼,展现出青春夏夜的激荡人心的场面,就能从侧面很好的展示出作者现世的苦闷与压抑。在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中,凄凉的景象使得文章基调阴郁沉重,但在少年闰土“月下刺猹”一节,我们又如何能将少年英俊的闰土读得老气横秋呢?由此可知;我们所强调的饱含激情是因文解情的,绝不是一味的强调声音的高低。

(三)设境引情。鲁迅先生曾讲过,“用活动的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已趋普及。一堂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教学,对学生情感影响之大、之深,已远非教师口干舌燥的讲述所可比拟的。据说钱梦龙老师教《苏州园林》时,就将课堂搬到公园里来上,极简单的辗转腾挪,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收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

(四)板书示情。教学板书往往是文中内容的凝结,是展示作者情感活动的线索,对学生整体上把握课文思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药》,寓意深远,内容繁杂,学生自读很难看懂,但一个极为简单的标题图解<见下图>却易使学生走出迷阵,眼前豁然开朗。

罗曼,罗兰说: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先有阳光。语文老师只有在课前深入钻研课文,将“文情” 移到自己身上,课堂教学中才能有情可传,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作者单位:沙溪理工学校)

猜你喜欢

语速荷塘月色课文
辩论赛之语速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说话时语速慢点有益身心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语速里的微妙心理
谁是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