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本校特色,培养“X+英语”复合型人才
2018-10-20明禹杉
摘 要: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要采取“X+英语”的模式来培养复合型人才?这种模式有哪些优势,在教改中运用什么措施才能取得预期效果,这是本文的中心议题。文章围绕这个中心议题,从对课题中“x+英语”的“x”的定位解释以及意义与作用、关于改革涉及的内容及措施评介以及对实践结果的思考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从而得出了“对大学英语教学意义与作用的认识在观念上需要经常更新,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在内容方面没有终极节点,在时间上没有止境,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的结论。
关键词:凸显本校特色;培养“X+英语”;复合型人才
1 对课题中“x+英语”的“x”的定位解释以及意义与作用
这里的“x”目前就是指代营口理工学院开设的各个学科专业,例如,对机电专业系的学生而言,他们在大三和大四期间所学的英语就是“机电+英语”,以此类推,化工系的学生在大三和大四学的英语就是“化工+英语”,等等。党的十九大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论断科学界定了我国发展的新历史方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英语教学怎样做才能积极适应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新变化、国家发展的新动能、未来生活的新可能、社会治理的新趋势,从而在改革的实践中找准自己的定位,为回答“人民期待有更好的教育”交出满意的答卷。所谓更好的教育,对于中小学而言,就是要让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而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就是在现有的教学基础之上,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而步入“新模态。”什么是“大学英语教学新模态”?概括地说,就是大学英语“教与学”两个方面,在新时代所采取的“教的新模式、新样态”,与学生学的“新模式、新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和样态。具体说就是指为了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全球化,科技发展人工智能化,大学发展内涵化,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常态化的要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采取利用现有各种教学资源,综合运用各种最优教学模式,以“英语+X”为基本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深度改革。简单地说,就是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不定式教学模式改革”。这种“不定式教学改革模式”既是为了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素质提出的“视野国际化、知识多元化、能力综合化、工作动态化”的要求而采取的实验性措施,也是对“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的有益探索。之所以采取以“X+英语”为基本导向这种模式,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量。
一是符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改革要求,适应目前英语语言独享“国际通用语”的强势语言工具性与新时代的各种新科技实现强强联合的新趋势。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既是世界科技发展与学术研究的前沿领域,也是国际一流大学在科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成功路径,并且在实践运作中取得突破性成果。
二是从大学英语学科建设长远发展视角看,“X”可以代表现在和将来所有大学已经开设和未开设的学科,即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规定的“专门用途英语”、“学术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中的内容都可以用“X+英语”的形式呈现。这意味着大学英语教学有“无穷多”的教学领域可驰骋,有“无穷大”的舞台可利用。在这些领域和舞台中有无数的同行者、合作者、参与者、学习成果检验者、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学质量监督者,这些来自不同学科的“相关者”,都会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式助推、激励、甚至是以“逼迫”的嚴厉手段促使大学英语教学永远运行在与时俱进的轨道上,从而保证大学英语教学在体制和机制上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是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采取“X+英语”教学新模式的深厚资源基础和软硬件优势。因为从硬件(设备)建设方面看,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有与互联网连接的英语语音室,有为英语教学实验提供专门服务的专职教师,有设备精良的计算机教室以及与“X”专业相关联的实验室等,这些都是开设“X+英语”课程必备的硬件设施。从另一个硬件(教师)方面看,目前各个高校的英语教师都是除精通英语之外也兼通另外一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而且应用技能型大学的英语教师绝大多数都具有“双师资格证”,是开设“X+英语”课程的不可或缺的人才资源;从教学经验方面看,目前各个高校开设的专门用途英语、公共英语和学术英语,既可以为开设“X+英语”课程提供可资借鉴的有益范例,又可以成为“X+英语”课程的不竭源头活水。从软件(各种教学资源)方面看,现在的高校不仅有自己优质的课程资源,而且有为课程教学大纲、教材以及与教材配套的网络教学系统为主要内容的网络教学平台,是实施“X+英语”现代教学方式必不可少的科技支撑,也是此教改项目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和宝贵资源。
2 关于改革涉及的内容及措施
X+英语的教学改革,首先要改变以前的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教学观念,树立大胆尝试、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教学观念,这既是教改的破题之举,也是指导本课题的核心观念。首先是教学内容的改革,这是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改革的核心。从目前各大学的改革经验看,处于转型期的应用技能型大学在英语教学中主要存在五个问题:一是教材单一,更没有凸显本校特色,符合就业和企业需求的校本教材;二是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实际应用和就业需求不匹配;三是教学方式不够灵活;四是教学评价模式不够科学多元;五是教学目标设置与应用技能型大学的定位不适应,切实有效地解决这五个问题就是本课题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根据这个教改目标,在实践中除了在教材选取方面进行了科学细化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在教学方式上加大了改革难度,根据现代化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表现出来的现代化、个性化的要求,在教学中不仅要打破传统的“一本教材,一个老师,一讲贯全堂”的课堂讲授法,采取课件教学、模块教学等多元方式,把人本教育思想的“生命教育”理论落实到教学中,使“以教为中心的”教法与“以学为中心”的学法从对峙走向整合,从分离走向统一,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那种“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烦,考过了四六级,工作还是用不上”的被动局面。其具体改革方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依据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置要求和“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先”的原则,在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改革设置之初就充分考虑“加强基础知识课程、扩大语言技能课程、增加特殊用途英语课程(ESP)、延续选修课程”的固本强基、循序渐进的特色,在新的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与学科英语教学的良好衔接,形成独特的英语知识框架体系。
2.2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从2017级的入学新生中实行英语入学摸底考试,根据摸底成绩进行分级教学,让成绩高的学生在A班进行快速率学习,成绩低的学生在B班进行较慢速率的学习,这样较好解决了基础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问题,适应了不同基础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保证学生在大学英语常规教学中切实踏实巩固英语基础,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使部分学生达到大学英语四级的水平,为后续的ESP学习,学科英语学习和选修课做好准备,并以此为契机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深度改革。
2.3 根据我校现阶段大学英语的实际情况,把ESP教学分为必选课和选修课,其中第四学期开设的ESP课程為必修课,第五学期开设的则为选修课。根据我校目前的专业方向,ESP课程设置大致分为三大组,即经管组、化工组、机电组。其中,化工组和机电组的ESP必修课为科技英语。经管组的ESP必修课为商务英语。ESP选修课程则是英美报刊阅读,为全校公选课。而根据学生座谈会访谈,学生对开设的ESP课程反响很好。普遍认为开设的ESP课程比较实用,学习起来也比较有趣,只是可惜16学时太短,刚刚学到一点东西就结课了。这些ESP课程既为学生自然过渡到专业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学生保证四年英语学习不断线,在高年级顺利学习学术英语等文化类选修课程以及考研继续深造等方面创造了条件。
2.4 关于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及时对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量化评估,对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还是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保障。具体说这些评价模式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样态:
一是构建与大学英语教学新模态(以下都简称‘新模态)相适应的形成性评价为主体的评价模式。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正在进行的教育质量的活动。形成性评价,作为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贯穿于教学活动每个环节,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过程中随时都可以对教学活动的任何环节实施评价。而英语课程考核根据教材文本教学和模块教学的内容,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结合起来。在整个评价中,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分别占40%和60%。其中,形成性评价包括作业、考勤、课堂表现等。这一评价模式从“教”和“学”的不同角度,通过客观、科学、有效的观察和记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因为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价体系对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也是与新模态要求最契合的选择。
二是构建与新模态相适应、以激发学生学习激情为导向的达成性评价模式。达成性评价,是针对传统教育的比较性评价提出的理念。与传统教育强调比较性评价,在学生之间区别出优、良、中、差等不同等级相反,达成性评价强调自我比较,而不是学生之间的比较;强调是否已经达到了自我参照标准,其评价结果往往用“符合/不符合”、“达成/未达成”、“通过/未通过”等来表示。这种评价的成功目标容易达到,能在心理上满足学生对成功的需求,因而能从心理内驱力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使学生始终处于“乐学、善学”的最佳状态。
三是构建以提高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目标导向的多元复合评价模式。所谓多元复合的教学评价模式,就是指在新模态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在对各种教学活动进行评价时,以提高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目标导向,将师生评价互动、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互动等各种评价方法综合运用的模式。这种综合评价模式用多元复合的视角看待学生的不同表现,用多元复合的综合评价模式进行科学评价,不仅要对学生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还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策略的使用及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和能力等。总之,教师要从多角度、多方面看待和评价每一位学生,帮助他们最大程度地发挥优势智力领域的潜力,并且发展其弱势智力领域的能力,奠定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基础,最终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3 几点启示
总结两年来的教改实践,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必须从本校实际出发;二是教改的目标设置、教材选择、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改革都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以学生记得住、会应用为评价标准;三是对大学英语教学意义与作用的认识在观念上需要经常更新,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在内容方面没有终极节点,在时间上没有止境。一句话,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
本文是营口理工学院2016级院级青年基金教改项目《凸显本校特色,培养“X+英语”复合型人才》的成果。
作者简介
明禹杉(1984-),女,汉族。营口理工学院外语教研部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