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2018-10-20常永林

炎黄地理 2018年3期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常永林

摘 要: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完善的施工技术及强大的责任感和安全质量意识能有效地解决在施工过程中所遇见的技术难题。制定一个完善的监管制度和体系,及时对工程施工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反馈。在不断提升施工技术的同时建立一个严谨的施工氛围,这样才能高效优质地完成建筑工程项目。本文主要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相应的进行了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的有效分析。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泥土结构;施工技术

1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问题和原因

1.1 裂缝问题

在土木工程建筑的建设中,混凝土是由不同材质的原料搅拌而成的,在形成相应的结构后又要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和外载荷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裂缝。这种裂缝现象的产生,由于所受影响程度的不同,可以相应的分成表面的、贯穿的和深度的裂缝。在这三种裂缝形式中,深度裂缝是最严重的一种情况,其次是贯穿裂缝,表面裂缝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最小。

1.2 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对于土木工程建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造成这种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影响的。首先,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浇筑的温度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当外界的温度发生高低的变化时,混凝土就会形成一定的温度应力,并随着温差的加大而不断的变大。当温度应力的变化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混凝土结构就会产生一定的裂缝问题。其次,混凝土会出现自行收缩的情况,造成裂缝的产生。这主要是因为混凝土的形成过程中,需要相当一部分的水进行硬化,而其中相当一部分的水分由于外界的因素被相应的蒸发掉了。这种水分蒸发的程度如果低于混凝土本该蒸发的水分就不会出现相应的裂缝问题,相反则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再次,受到水泥水化热的影响,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升高导致裂缝。混凝土在接受水泥水化的过程中,混凝土中所产生的一些热量无法得到有效的疏散,内部接受的温度就会相应的增高,当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2 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及过程进行控制的措施

2.1 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控制

所有将要进场的建筑材料必须有相应的产品合格证,进场后必須要有专门人士进行检查,必要的话必须送至相关检测部门进行检测;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前必须严格控制骨料及砂的含泥量,生产时控制好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应按实际进场批次进行复验,对于过期的硅酸盐水泥严禁使用;严格控制钢筋的质量,对钢筋加工场加工好的钢筋要进行适当的养护防锈措施。

2.2 对钢筋工程的下料进行控制

按图施工,对钢筋的型号规格不得随意变换;对框架梁及框架柱的节点按照图纸上的要求摆放加密箍筋;对于钢筋的焊接搭接必须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柱子钢筋在完成电渣压力焊后需将焊渣从柱子内清除出来;绑扎板筋时需做好上部板筋的固定措施,防止结构板的抗弯承载能力变小。

2.3 对模板工程的施工进行控制

对于模板的选择和采购时,要选择表面平整干净、拼接起来没有漏缝的模板;按照模板施工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不得随意变动;高度超过8m,或是跨度大于18m 的模板工程要制定专项的高大模板支撑专项方案,并在由专家论证通过后才可进行施工。

2.4 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

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改变原材料的材质,实现原材料的最大限度的融合。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但在实行的时候要非常的注重相应原材料的搭配使用。

首先,在原有原材料的基础上添加相应的增强材料,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这种材料在市场上的表现形式,主要有金属纤材料和无机纤维材料等。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使用这种材料,能够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从而有效的提高抗裂性能。

其次,对混凝土的相关材料进行比例的调整,将比例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这就要求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应当在科学的配比实验下,并经过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之后,制定相应的配比比例。使用这种验证后的配比比例进行混凝土的制作,就能够达到工程设计中所应有的强度。同时,在进行相应的搅拌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按照正确的规章程序进行,确保搅拌工作不会出现材料分离的现象。

再次,在原有混凝土原材料的基础上掺加添加剂,降低混凝土收缩的程度。这就要求相关的技术人员应当在科学规范的指导下,进行混凝土膨胀率实验,对膨胀率限制的额度进行有效的分析。通过实验中对相关添加剂的选择,寻找出最适合降低混凝土膨胀率的添加剂,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最后,适当的添加配筋,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在混凝土的形成过程中,在原材料的基础上添加相对直径较小和分部间距也较小的配筋,可以显著的改善混凝土抗裂的效果。这种方式的使用,主要是由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本身就缺乏相应的配筋,其间的薄弱部分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而在这个部分相应的添加一些温度筋,就能够有效的加强对这一部分的管理,实现整体混凝土结构抗裂性的增强。

2.5 有效的控制温度应力

在混凝土裂缝问题出现的因素中,温度应力是最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要进行对温度应力的有效控制,就应当对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和内部温度进行适当的控制,保证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加强浇筑温度的控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这就要求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在进行相应的浇筑工作时,应当选择在相对温度较低的天气下进行,避免高温作业。同时,在相对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时,应当采用相应的冷却手段进行冷却,并适时的降低原材料的温度。

结束语

裂缝问题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建设中,是一种在所难免的现象。但是采用有效的施工技术,对相应的工程建设进行有效的分析,能够减少混凝土裂缝问题的产生,并促进土木工程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在进行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施工技术的使用,相应的采用现代化的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最终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土木工程管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分析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