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策略
2018-10-20王海鹏
王海鹏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各中学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对学生全方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中学美术教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感受到更多的是精神生活的满足,是对生活中各种事物的美的审视和由此产生的情感的升华。当下我国对于中学美术教学所进行的改革还不完备,各方面都还存在不足。本文通过对当下中学美术教学现状的分析,进而提出几点培养中学生审美情感的策略。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情感;培养策略
0引文:中学美术主要通过让学生了解艺术和文化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感知和追求。审美情感作为中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简单来说,审美情感是为了帮助学生感知周围事物的美,在繁重的中学文化学习中感受到轻松和愉悦,从而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当然,学生通过树立正确的审美情感,对自己的要求也就更高,就会更为主动地去完善提高自己,对于自身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
1.现阶段审美情感培养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现状
尽管素质教育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基本普及,但是在美术教学中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首先,学生对美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中学与小学不同,课程难度和内容都大大增加,因此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之余,很难再抽出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美术知识的学习。此外,美术课程的教学时间与内容不成正比。在美术教学中,一般会出现“时间短,任务重”的现象,这种情况下教师通常会选择重点进行教学,美术的教学任务很难完全达成,学生学到的内容也是参差不齐,更提不起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因此更加无法达成审美情感培养的教学目标。
2.关于培养中学生审美情感的几点策略
审美教育一方面的意义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学家认为美学教育要从审美形态和美感教育两方面进行。审美形态教育是培养人对自然界中千变万化的美的形态结构和艺术品的形态、形式、风格的鉴赏和识别能力。美感教育是帮助人建立健全审美心理结构,提高人的审美感受、情感、想象与理解等心理能力,并使之相互协调,最终使人具备敏锐的审美知觉及对美的欣赏力和创造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是中学美术老师的重要任务。
2.1加强学生的艺术文化审美
要想进一步提升中学生的审美情感,首先要提升中学生的审美基础。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感受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模式,带领学生领略古今中外的名人画作,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精神得到放松和升华的同时,潜意识中提升审美情感。
2.2加深学生对艺术的兴趣积累
网络发展日新月异,学生对于画作的欣赏也能不仅仅局限于纸上,通过借助互联网技术,画作可以以网络、影视的形势呈现出来进而变得多姿多彩。这种表现形式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可以极大勾起学生的兴趣,因此中学教师应该通过借助多媒体技术找到一些美术作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去思考,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审美情感。
2.3实施外景教学
课堂不仅仅局限于教室之中,老师可以通过向学校申请将学生的美术课堂设于大自然风光之中,把学生带入自然之中:自然的鸟语、花香、青山、绿水极大的展现了自然界的魅力,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上双重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同样的,学生可以从中学到情景交融,根据自己心中所想去创作作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2.4因材施教,加强个性化教学
学生的发展因自身的差异而有不同,根据新的教学大纲的要求,中学美术教师要结合不同学生的个性和审美品位,对其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宽广,造就学生不同的审美品位。对于那些想像力丰富、想法大胆的学生,老师要通过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在不违背道德的情况下,使其充分发挥其思想力,让他们爆发出创作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潜力。
结语:
培养审美情感是学生中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无论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还是步入社会工作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学生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能够帮助其樹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培养高尚的品德,对于学生未来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十分关键。当下的教学制度对于这一目标的达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各位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以培养学生审美情感为己任,在教学中不断落实这一行动,帮助学生更好更全面的发展、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1]张道一.中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模式推广对策研究[Z].教科规办.1997.
[2]刘雅丹.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学生审美情感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