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探讨

2018-10-20杨邦文冯文杰

健康大视野 2018年8期
关键词:VAS评分腰椎间盘突出

杨邦文 冯文杰

【摘 要】目的:通过对患者进行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分析该方法对于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这一年间接诊的85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该样本的患者均在我院接受了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治疗,对患者的VAS、改良MacNab的标准进行了评定。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了为期3个月至12个月、平均7个月的随访,并对患者的指标进行了记录和调查,可以看出,患者的手术时间为90至160分钟,患者手术前后的VAS评分有所改善(P<0.05),通过改良MacNab的标准评定,我们可以看出患者的优良率高达9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对于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不错的疗效,可以在以后的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VAS评分;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中图分类号】 R323.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8-264-01

隨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病率一直持续走高,并且有着向低龄化蔓延的趋势。从病理上分析,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脊柱退变疾病,保守治疗可以对病情进行一定的缓解,但是一些患病严重的患者则选择了手术治疗,就目前的手术治疗情况来看,存在着损伤大、并发症多、效果差的特点,治疗手法也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近些年来,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发展,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也逐渐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来,本文选取一定量的样本对其进行了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具体实验过程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85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6例,女性39例,年龄区间在18岁至57岁之间,突出中央型为24例,旁中央型32例,椎间孔型29例,在此次实验中将腰椎管狭窄、腰椎畸形、腰椎退变并滑脱不稳的患者排除在外。

1.2 方法 手术方法:让患者保持卧位(测路镜),腰前屈,C臂X线机定位、透视,并斜行穿刺线,穿刺的靶点是患者病变间隙患侧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尖部位,并采用局部麻醉。在C臂X线机的透视下,使用18号穿刺针沿着标记的方向穿刺到靶点并逐层局麻,在透视镜下钳出突出的髓核组织,并清除部分的黄韧带和增生的骨质,通过镜下的观察发现患者神经针周围减压充分,搏动情况较好后,向椎管内注射安奈德2ml+利多卡因1ml,随后拔出工作套管。

1.3 一般注意事项 在手术后的一天内要进行抗生素、激素药物静脉注射,术后六小时后可以进行行走锻炼,24小时后要进行腿部抬高训练,手术后的3至6个月内要避免剧烈运动。

1.4 观察指标 对患者术后一天、一周、一月、三月分别进行了随访,并且用VAS进行评分,用改良MacNab进行效果评价。评价标准为:优:腰腿痛全部消失、活动正常无限制;良:腰腿痛部分消失、活动性比手术前有改善;差:手术前后无变化,或轻微改变,甚至有加重的趋势。

1.5 统计学处理 对所有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处理,组与组之间的计量资料采用t分布检验,当P小于0.05,我们就判定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所有样本进行了随访,分别为3到12个月不等,通过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术前的VAS评分为(6.12±1.23)分,术后VAS为(1.48±0.81)分,通过该手术,患者的VAS评分有了明显的改善(P<0.05),同时对患者进行了改良MacNab评定,其中优为55例,良为26例,差为4例,优良率达到了95%。其中有1例患者术后的效果差,可能是因为术中穿刺摆放管道时没有作关节突成形,损伤到神经节,术后出现支配的神经区域疼痛,乏力,经营养神经等对症处理后3个月逐渐好转。1例是腰椎管狭窄并腰4-5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术中因对狭窄没有进一步处理,术后间行性跛行缓解不明显,经半年后再次行开放手术处理好转。另外2名是因为术中定位和摆放通道不理想,在术中操作困难,对突出的组织处理的不彻底,由术前的VAS评分7、6分到术后恢复到4分和3分,恢复不理想。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加大,腰椎间盘突出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疾病之一。在传统疗法中,往往可以通过针灸、理疗、牵引、推拿进行缓解,或传统的开放手术,不开刀就不能根治,开刀创伤又大,恢复慢,手术风险大,费用高,心理有恐惧感。随着国内外脊柱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和前进,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该种方法的主要治疗思想是通过对椎间盘内间接减压的方式缓解对神经的压迫,但是对于椎管狭窄、突出较大并发生钙化的患者并不是很适应。本文实验的结果也说明了该种方法的疗效,通过对50例患者的走访和调查,我们可以通过数据明显地看出手术前后患者的VAS评分下降,而且对患者改良MacNab评定可以发现,患者的优良率高达95%,从整体上来说有着比较不错的治疗效果。但是在手术后也应当注意到应及时进行相应的恢复运动,而且在手术后的3至6个月内要避免剧烈运动。

综上所述,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对于治疗单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着比较好的疗效,其优良率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可以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尽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痛苦。但要注意以下情况:第一对手术指征一定要明确,不能扩大化;第二对术中的操作要细心,尤其是穿刺定位要准确,还要注意不要损伤神经节,该关节突成形的就关节突成形,不能勉强自己;第三术前要阅读好片子,对病因区域的处理要彻底,达到有效减压。

参考文献

[1] 梁磊,刘文德,吴一凡,孙小航,丁俊杰. 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7,25(02):43-44.

[2] 范洪伟. 经皮椎间孔镜YESS与TESSYS技术结合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7):2577-2579.

猜你喜欢

VAS评分腰椎间盘突出
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分析
X线、CT和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价值对比分析
红花如意丸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的效果观察
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技术在胸腰椎后凸畸形矫正中的应用
剖宫产术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124例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体会
普拉提斯运动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小切口椎板开窗微创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应用价值
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腰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社区家庭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