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民俗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2018-10-20蒋星梅
【摘 要】 该文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较深入分析了《民俗学》课程在课程设置、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现状与存在的不足,并结合贵州地方民族民俗特点提出了相关教学改革建议:将民俗学设置为系内选修课;编写符合省情的教材;教学方法多样化;任课教师应努力提高知识储备。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高校;《民俗学》;建议
民俗学是一门以民间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1]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我国异彩纷呈的民俗事象,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与相关国情的了解,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与世界观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民俗作为人类文化意识中最底层的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对塑造大学生的人文性格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2]西部民族地区师范院校,是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在全校开设民俗学选修课,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编写相关教材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民俗学课程在贵州师范大学开设情况
贵州师范大学位于有着“中国避暑之都”美誉的林城——贵州省省会贵阳市,2017年成为贵州唯一一所进入教育部/国家外专局“111计划”的高校,是全省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民俗学为贵州师范大学校级公选课,对象为全校本科生,一学期讲授18周,每周2学时,共计36学时。使用的教材为钟敬文先生主编的《民俗学概论》,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民俗学绪论、物质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民间信仰、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游戏娱乐几个部分。在教学方法上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课程开设以来,受到了本科同学的欢迎和好评,但该门课程在课程设置与教材的使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二、民俗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的边缘化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高校民俗学的大发展时期,如钟敬文先生在1989年总结为:“十年来,在许多大学的文科院、系里,相继开设了民俗学方面的讲座。那里所讲授的,多数是一般民俗学(“民俗学概论”),但也有的是特殊民俗学(如“敦煌民俗学”、“文艺民俗学”或“民俗学史”等)。这种课目的开设,不但对大量的青年学生传布了民俗学的知识和培养了他们这方面的兴趣,同时也促进和加强了这门学科的理论研究和资料搜集、整理工作。这是民俗学发展的重要条件。”[3]但从总体上看,民俗学从学科定位上一直处于边缘位置,在我国高校中该门课程一般放在中文系,而在贵州师范大学只是作为全校性选修课开设。
作为全校公选课,其优势是面向全校本科生,能够在较大范围内帮助学生认识各个历史时期普通劳动人民群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族文化传统,培养学生的爱国、爱民族和爱家乡的情感。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是全校选修课,就导致了教师开设课程的随意性较大,一旦在本专业承担的教学或科研任务较重,就有可能中断开设,课程的开设随意性较大,缺少稳定性。
2、教材缺少地方特色
目前,该门课使用的教材是钟敬文先生主编的《民俗学概论》一书。作为民俗学知识入门的基础教材,该书无论是涉及的知识点,还是章节的设置都是非常合适的。但具体在贵州师范大学这样的西部民族地区的高校,钟敬文先生的《民俗学概论》一书相较而言则缺少了一些针对性。
贵州省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较集中的省份,全省共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毛南族、彝族、壮族、水族、回族、畲族、蒙古族、瑶族、仡佬族、白族、仫佬族、满族、羌族共17个世居少数民族。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资料显示,贵州省现有人口3474.6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为1255万,占贵州省总人口数的36.11%,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量的11.03%,除塔吉克族和乌孜别克族外,其他民族在贵州都有分布。而少数民族學生在贵州师范大学的学生中,所占比例也非常高。这些学生很多都对少数民族文化持有浓厚的兴趣,他们也是民俗学课程的主要选修者。因此在用钟敬文先生的《民俗学概论》一书时,他们普遍觉得与自己的生活脱节,缺少参与感,降低了学习的热情。
3、教学单一
从教学内容上看,民俗学缺乏足够的学科理论体系,往往让人误认为是一门介绍关注“陈旧的”、“粗俗的”或“乡下人的”课程。乌丙安先生对此认为:“在国际国内民俗学被人为地摆放在边缘或从属位置的漫长岁月中,民俗学的研究成果常常被打入另册,划分到‘其它或‘杂家之列。这除了学术传统中遗留下来的某些歧视性的习惯势力影响外,民俗学自身发展的许多局限和不足也把民俗学置于弱势学科地位而难以有强劲的开拓。” [4]
从教学内容来看,民俗学课程的很大一部分,都需要学生实践参与,才能更好地将课本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但是“在大学课堂里,即便是讲民俗事象,也脱离了当地的文化传统,是在民俗事象之间兜圈子。……民俗是属于特定区域的,是各地不同的方言导致了民俗发音世界的差异。”[5]如游艺民俗活动是民俗事象中较特殊的一类,指的是民间的各类娱乐活动,可大致分为民间歌舞乐、民间游戏、民间竞技、民间杂艺四个部分。歌舞乐中的各类器乐、戏曲;竞技中的赛龙舟、抢花炮;民间杂艺中的斗牛、高台舞狮等项目,虽然是非常有趣的事象,但若仅靠课堂讲述,非但不易讲清楚,而且往往还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
此外,由于贵州师范大学全校选修课的授课时间集中在下午七八节课,这就导致若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实地调查的时间有限,而且困难较多,因此更多只能进行想象。而教师在教学中主要采取课堂“灌输式”授课办法,学生在课堂上同样缺少参与感,导致学生参与度较低,学习热情不高。
4、期末论文质量不高
由于考试是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与质量,技能的准确与熟练程度,以及能力的发展水平”[6]的重要手段,因此该办法在我国的各类学校中被普遍运用。贵州师范大学的专业必修课,一般采用期末闭卷考试的办法;系内选修或全校公选课则常采用撰写学期小论文的办法。作为全校选修课,民俗学考试一般要求提交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论文,论文的题目教师不强行要求,只要围绕民俗学方面的知识论述即可。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民俗学调查和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从以往学生论文完成情况看,但由于没有充裕的时间进行田野调查,大部分学生虽然能够联系自己家乡的风俗进行写作,但论文质量普遍不高。
三、解决的办法
1、将民俗学设置为系内选修课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与资源、资本等战略要素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文化能够为国家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积极发挥民俗学的学科优势,更好地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而针对当前民俗学课程在贵州师范大学开设不稳定的情况,相关学院应鼓励任课教师坚持开设该课程。建立民俗学任课教师梯队,从而避免任课教师短缺的状况。同时应将民俗学设为系内选修课,将课程任务落实到具体教师身上,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学年,都有民俗学课供相关专业和全校同学选择。
此外,一旦将民俗学设置为系内选修课后,上课时间就不再局限于下午七八节,教师可以利用整个上午或下午的时间,带领学生在学校附近做小型的田野调查。通过调查,学生除了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各类民俗活动外,还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进而对民俗事象产生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对提高期末论文的质量也大有裨益。
2、编写符合省情的教材
使用能够反映贵州民风民俗的教材,对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具有积极的意义。正如有学者谈到的,在高校开设有关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知识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通过对学生所熟悉的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及历史遗迹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和热爱。[7]
由于已有的教材偏重于民俗事象共性的介绍,缺少了对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贵州省各民族民俗文化的介绍,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了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对此,可以参照已有的民俗学教材,编写一本符合贵州省情的《少数民族民俗学概论》。除了参照钟敬文先生主编的《民俗学概论》之外,如陶立璠先生的《民俗学》、乌丙安先生的《中国民俗学》、陈勤建先生的《中国民俗学》等,都应广泛参考进行吸收。
在具体编写中,一定要体现出贵州民族地区民俗产生的特殊环境、特征、发展变化等实际特点。如民俗学一般具有集体性、传承性与扩布性、稳定性与变异性、类型性、规范性和服务性等特征, [8]但具体到贵州,当地民俗除了具有上述特征外,还具有民俗事象类型齐备丰富、包容性、道具制作门槛低,受场地限制小、鲜明的地理生态性、浓厚的宗教信仰色彩、多集中在节日期间举行等特点。在功能上,民俗一般具有教化、维系、规范、调节四种功能;[9]贵州民族地区民俗还具有休闲娱乐、社会交往、审美体验、强身健体等功能。只有立足于地方实际,才能编写出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富有思想与深度的民俗学新教材。
3、教学方法多样化
鉴于民俗学课主要采取课堂“灌输式”授课办法,就存在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有必要进行多方面改进:
首先,授课教师在进行讲授时,同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多播放相关的视频、图片,幻灯片在制作时尽量做到图文并茂,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在选课的同学中进行摸底,寻找深谙某一项民俗事象的学生,如能演唱本民族民歌、跳本民族舞蹈、讲述本民族历史传说等,经协商后根据授课计划,安排学生进行表演或讲述,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第三,由于贵州省很大一部分民俗事象,都进入了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见下表1①),因此可以动用各种社会资源,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请到课堂中来,向学生现场表演并讲述民俗事象的来源、传承、发展、变迁等背后的故事。
第四,重视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是一种亲身经历和体悟研究对象实际生活的一种方法,一般以一年为单位,详实地记录调查点居民文化经历的一个变化周期,通过对各类生产活动、红白喜事、节日庆典中的民俗活动的深入观察,能够帮助调查者以整体的、比较的视角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在民俗学教学中,由于受時间、场地、经费等因素的制约,教师可以采取就近、短期调查的办法,更好地帮助学生增加对各类民俗事象的认识和了解,做到理论能够联系实际。
4、任课教师应努力提高知识储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10]民俗学从学科特征上看,具有研究范围广、综合性、跨学科性明显;实践性、应用性强;时代性鲜明等特点。[11]这些特征就决定了任课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不但对各类民俗事象有广泛地了解,对学科的现状与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清晰地认识,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田野调查经验,能为学生提供第一手的鲜活教学案例。
总之,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开设民俗学课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也是保护传统文化、维持文化多样性的重要途径。
【注 释】
① 表1、表2据2014年“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gzfwz.com)和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新闻网(http://www.qdnwtj.gov.cn/a/fwzwhyc/ccrgl/519.html)公布的目录整理而成.
【参考文献】
[1][8][9] 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2、26、27.
[2][5] 万建中.我国民俗学教育与研究的现状及思考——以高校为主要考察对象[J].江西社会科学,2005,5、13、11-12.
[3] 钟敬文.关于当前民俗学工作的三点意见——致中国民俗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的信[C].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A].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93.
[4] 乌丙安.民俗学原理[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330.
[6][11] 潘懋元.:高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95.
[7] 薛文礼.21世纪高校民俗学专业建设与公众教育的关系[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1.126、124.
[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http://www.gov.cn,2010—07—29.
【作者简介】
蒋星梅(1980—)女,汉族,云南景东人,法学博士,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民族文化与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