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巨大宽蒂/广基息肉35例临床观察

2018-10-20吴晓宝占志高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并发症

吴晓宝 占志高

【摘要】 目的:观察内镜黏膜下剥离(ESD)术治疗直肠巨大宽蒂/广基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0例结直肠巨大宽蒂/广基息肉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切除术治疗,研究组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及住院时间分别为(85.01±36.49)min、(10.67±1.10)d,

均短于对照组的(110.02±45.68)min、(11.63±1.39)d,平均住院费用为(1.56±0.28)万元,少于对照组的(3.05±0.58)万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心理职能、活力、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精神健康评分分别为(93.16±2.52)、(93.25±2.61)、(93.36±2.56)、(93.32±2.57)、(93.41±2.48)、(93.45±2.47)、(93.47±2.51)、(93.49±2.5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0.38±2.61)、(80.41±2.59)、(80.33±2.44)、(80.35±2.64)、(80.24±2.51)、(80.38±2.54)、(80.39±2.62)、(80.32±2.58)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巨大宽蒂/广基息肉患者经ESD治疗后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结直肠巨大宽蒂/广基息肉; 腹腔镜下切除术; ESD; 并发症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9.07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9-0-03

胃肠道息肉属于临床一种常见疾病,且蒂宽在2.0 cm以上的巨大息肉较为常见,临床多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方式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1]。近些年微创技术、消化内镜技术不断发展进步,腹腔镜下切除术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逐渐推广于临床[2]。由于结直肠的肠壁较薄且息肉病变较为复杂,对手术方式要求也较高,本次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巨大宽蒂/广基息肉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0例结直肠巨大宽蒂/广基息肉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经术前结肠镜检查确诊:腺瘤息肉为圆形,且表面黏膜为淡红有光泽;图像显示绒毛融投状腺瘤形似菜花,为分叶状;炎性息肉色红蒂常,增生性息肉为丘状隆起结节;息肉位于基底,且直径在2.0 cm以上[3]。本研究得到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均自愿签署同意书。纳入标准:符合以上诊断标准,术前凝血功能及心肺功能耐受手术;排除标准:已有淋巴结转移者。所有患者以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35~60岁,平均(51.37±3.26)岁;息肉位置:左半结肠12例,直肠10例,右半结肠13例。研究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36~61岁,平均(51.43±3.31)岁;息肉位置:左半结肠12例,直肠9例,右半结肠14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1)对照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取截石位,应用气管插管及静吸复合全麻,经气腹针建立气腹,利用腹腔镜对腹腔情况进行探查,依照术前结肠镜检查结果实行定位,选取穿刺点为主操作孔,实行累及肠段或息肉切除;术后常规禁食、应用抗生素等。(2)研究组行ESD治疗:常规进镜探查病灶,通过靛胭脂染色对病变范围予以明确,采取Dual刀标记,靛胭脂+生理盐水于黏膜下注射,促使病灶隆起;利用Dual刀沿标记行环周预切开,逐层切开剥离病变,并适时追加靛胭脂+生理盐水混合液,确保息肉完全剥离;对创面渗血、固有肌损伤、可见小血管进行观察,予以止血钳止血,于必要时可经钛夹缝闭预防迟发性出血或穿孔;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成功且无并发症,伤口愈合良好为显效;手术成功且伤口愈合良好,存在并发症为有效;患者手术存在并发症且愈合慢为无效。(2)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等;(3)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主要有切口感染、肠梗阻、肠瘘等;(4)观察两组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采取SF-36量表评估,分为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心理职能、活力、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精神健康8个维度,每项0~100分,得分愈高则生活质量愈佳[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經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

研究组手术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发情况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22.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术后生活质量比较

术后6个月,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消化道息肉为胃肠道修改组织增生性的常见病变,而将直径在2.0 cm以上的消化道息肉称作巨大息肉[5]。该疾病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有息肉位置、大小、分化情况,以及患者家族史、年龄及饮食习惯等。有研究指出,及时将直径超过1.0 cm的息肉切除,可有效降低肠道肿瘤的发生率[6]。

直肠腺瘤性息肉为直肠癌前期病变较为重要一种,随息肉增大,患者癌变概率亦增加,因此,临床需及早有效进行处理,将病变组织切除[7]。腹腔镜下切除术可将巨大息肉患者病灶完整切除,但该术式治疗易使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从而影响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及生活质量,导致患者医疗费用增加,心理负担加重[8-9]。ESD可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组织,能够有效避免分块内镜黏膜切除术带来的复发情况,而且该术式可于术后提供一个完整病理标本,有效地体现出微创治疗优势[10-11]。其次,ESD手术之前,医务人员对其进行色素内镜、结肠镜下活检及放大内镜等多种检查进行病例选择,将不耐受手术患者予以排除,可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12]。同时,ESD手术过程中注射靛胭脂+生理盐水混合液,可有效抬举病灶,确保手术视野清晰,从而有助于减少手术期间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13]。此外,ESD手术期间对患者创面渗血情况进行观察,随时对出血点进行处理,且于剥离过程中进行黏膜下反复注射,可有效避免穿孔发生,确保手术安全。

本次研究中,经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4.29%(P<0.05);研究组手术及住院时间分别为(85.01±36.49)min、(10.67±1.10)d,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为(1.56±0.28)万元,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本文的结果与王强等[14]的研究结果相似,表明ESD手术可有效切除患者病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手术操作较为简便,术后并发症较少、手术时间较短,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佳。而且,ESD手术与腹腔镜下切除术相比,前者手术时间更短,且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可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有助于患者医疗费用减少。

综上所述,结直肠巨大宽蒂/广基息肉通过ESD治疗后,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生活质量提高,具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尚辉辉,宋文先,陈欣,等.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广基隆起性腺瘤性息肉98例临床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4,23(7):789-791.

[2]陈健华,杨峻峰,黄介飞,等.结肠镜辅助腹腔镜治疗广基结肠息肉31例临床分析[J].交通医学,2014,28(2):169-170.

[3]高先春,刘俊,任宏宇,等.结直肠息肉内镜下筛查及定性诊断进展[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6,19(4):472-476.

[4]肖小珠,侯一民,朱未波,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无蒂息肉52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4,20(3):319-320.

[5]吴华,王旷靖,沈琳,等.金属钛夹预防内镜治疗结直肠大息肉的并发症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4,8(6):2-4,44.

[6]王觅柱,党彤,孟宪梅,等.结直肠患者接受内镜下粘膜剥离术的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16,1(12):50-51,54.

[7]冯国清,陈振华,皮寅啸,等.腹腔镜辅助结肠镜下手术治疗结直肠息肉36例临床分析[J].浙江医学,2015,37(20):1700-1701.

[8]張国,张国凤,康泰,等.腹腔镜联合结肠镜下手术治疗结直肠良性息肉的肠道功能恢复及预后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23):3597-3600.

[9]刘丽丽,王昕,余东亮,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进展期腺瘤[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6,25(9):993-997.

[10]阮荣蔚,王实,刘永军,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对直肠巨大广基息肉的治疗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4):603-606.

[11]胡宝英,周海华,袁帅.内镜黏膜下剥离与腹腔镜下切除结直肠巨大宽蒂/广基息肉的临床观察[J].中国内镜杂志,2017,23(3):9-13.

[12]林昱,邱喜文,罗永灵,等.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内镜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J].安徽医药,2015,19(10):1959-1961.

[13]刘克俭.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广基的结直肠息肉的疗效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2):90-91.

[14]王强,徐继马,姚义荣,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直肠广基型息肉的临床研究[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23):49.

(收稿日期:2018-01-24)

猜你喜欢

并发症
带膜支架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改良Devine 术与传统Shiraki 治疗小儿隐匿性阴茎的临床探讨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