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幼师女生体育课学习兴趣

2018-10-20孙超李欢

文教资料 2018年16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习兴趣

孙超 李欢

摘 要: 幼师女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直接影响体育教学质量。本文根据女生在幼师学习期间的生理、心理特点,从体育兴趣的培养、教学内容的设置安排、师生关系、教学评价等方面分析探索如何提高幼师女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并提出具体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 幼师女生 体育教学 学习兴趣

良好体育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幼师女生的专业特点决定她们毕业后,将投入到幼儿园或小学等一线教学岗位中。她们是否具备浓厚的体育运动兴趣,会直接影响幼儿对体育运动的认知。如果幼儿教师没有良好的体育运动兴趣,幼儿体智能教育就不会得到良性发展。目前,我国幼师院校在体育课程设置上存在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的特点,再者幼师多为女生,本身就对运动有着畏难情绪及排斥感。在此条件下,幼师女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不高,更谈不上坚持锻炼,因此学生体质不断下降。本文从幼师院校体育教学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体育教学原理,在分析幼师女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才能提高幼师女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1.幼师女生体育课教学现状分析

1.1生理方面

幼师女生的年龄多处于16岁—20岁,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形态、机体的代谢功能都已日渐完善。不爱吃早饭,爱吃零食是她们的共性,减肥是她们“不约而同”的思想,也是她们课余饭后的热点话题。处于青春期的幼师女生身体的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内分泌中的促性腺激素增多,神经系统不够稳定。表现为注意力维持时长较短,反应能力相对迟缓,动作的协调能力下降等。身体物质代谢旺盛,疲劳感来得较快,但稍作休息后即可恢复。

1.2心理方面

在心理方面,她们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阶段的女生对美的追求很强烈,不但用审美眼光看生活和社会,而且以审美眼光看待自己。此阶段的女生性格偏内向,情感上较为敏感,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同时思想稳定性差,常常还会有幼稚的想法,又有着较强的自尊心,但是意志力比较薄弱。现在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因此,在体育课上怕晒,怕累,怕别人嘲笑、学习主动性较差等。由于身体素质较差,身体机能能够承受的运动强度和运动负荷较小,很容易在体育运动学习过程中自信心不足。如果运动项目难度较大,将因缺乏自信心而放弃体育运动练习,较为喜爱简单易学、运动量小的运动项目。

2.如何培养和提高幼师女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2.1重视体育学习动机的培养是培养女生体育兴趣的前提

由于受到“只要文化成绩好,体育成绩无所谓”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从小学起,体育课被其他主课老师占用,哪怕中、高考体育也是“临时抱佛脚”,从小学起就没有正规的接受体育教育的环境,更谈不上有一项体育特长,自然而然对体育课没有学习兴趣。幼师的体育学习是被动接受的过程。大一入学时,不少学生學习动机不明确,学习责任心不强。上体育课的目的只是出教室散心,有的同学则拿出手机打游戏。针对学生主观上对体育课不重视的问题,必须从思想上进行正确的引导。可以通过讲述体育历史故事,引起她们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其次,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主导,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学生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如果体育教师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较高的竞技能力,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模范和提高学习兴趣。

2.2合理安排教材是提高幼师女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合理安排体育教材是提高幼师女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因素。幼师女生对自己热爱的体育项目表现为学习兴趣浓、积极性高,反之则懒得动,就算学习只是在应付差事。因此,为了提高幼师女生体育学习兴趣,体育教师要根据幼师女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特点和生理、心理特征,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材。幼师女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特点,对对抗激烈、枯燥单一的运动不感兴趣,更倾向于柔美、对抗性小、运动量小的体育项目。因此,安排体育教学内容时,可以考虑隔网运动的项目,如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可以安排形体类的项目,如体操、健美操、拉丁、形体舞蹈等;还可以安排趣味性强的项目,如跳绳、踢毽子等。教学内容的安排还要考虑季节的变化合理设置。例如,体操、健美操等有一定技巧的项目,适宜安排在气候温和的春末夏初,这个时候季节回暖,便于做动作。健身跑等运动量大、强度小的项目可以安排在秋末冬初,这个时候天气渐冷,这些运动项目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心肺功能。球类、武术教材四季都可以安排。

2.3改进教学方法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

体育课的组织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良好的体育课的组织能够保障体育教学顺利进行,提高体育教学效率。体育课与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体育教学中应该注意个体差异,满足不同身心层次学生的需要。

我国地域辽阔,纬度跨越较大,因此南北方气候差异很大。受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地区学生在体育项目的选择上存在差异。长期生活在北方的学生较喜爱排球、篮球和跑步等运动项目。南方的学生对游泳、体操和棋类较为感兴趣。体育课的组织要合理且多样。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设置多样性的体育班级,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能够直接影响学生体育学习主观能动性。“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教师只有对体育教学方法有全面的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在体育课的准备部分进行徒手操,不仅是“跑跑步,伸伸腿,弯弯腰”,体育教师还可根据女生身心发展规律特点,播放一些节奏轻快、旋律优美的音乐,进行艺术体操和韵律操练习。既能够调节课堂气氛,又能够满足女生的兴趣爱好。教师采用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她们掌握更多的运动知识和技能,达到体育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

2.4良好师生关系是培养女生体育兴趣的保证

体育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热爱并尊重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真诚相待。这样幼师女生才会理解和信赖教师,不但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还能加深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情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增强幼师女生学习体育运动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能够开发一个人的潜能。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该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引导学生,给学生设定一定的目标,在她们实现目标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未能完成,也不要抱怨,更不要责罚,肯定其学习的态度,帮助她们实现目标,逐步培养她们的体育学习信心。

2.5教学实践中的及时评价是提高女生体育兴趣的原动力

处于青春期的女生难免有点小小的“虚荣心”,喜欢听到别人的夸赞和肯定。尤其是老师的表扬,更会提高她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基础差、学习较慢的女生,只要有微小的进步就要肯定,没有进步也应鼓励以激发信心,不可忽略。对有骄傲情绪的女生,要给予适当的点拨,促使她们虚心,看到自己的不足。并对她们不同的表现给予及时、公正、客观的评价,积极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除了语言评价外,教师还应使用体态语言评价学生,如微笑、点头、鼓掌、竖起大拇指等,这些肢体语言是对她们学习的肯定和鼓励。

3.结语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后天环境中培养和激发。然而,对于幼师女生体育运动学习兴趣的培养而言,更需要体育教师花费更多的精力,探索更多的方法和手段。要解决幼师女生的体育课厌课问题,教师就要从重视体育学习动机的培养,树立榜样作用等方面出发。科学安排体育教学内容,根据季节等因素设置合理的体育课程。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她们掌握更多的运动知识和技能,达到体育教育的目的。教师要和学生多交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肯定其学习的态度,逐步培养她们的体育学习信心。通过学生对体育运动不断的认识、理解、实践,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促使学生在情感上接受体育,从而发挥体育运动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瑞元,主编.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2.

[2]李捷.论如何上好幼儿师范学校体育课[J].科技信息,2012(3).

[3]苗丹.浅谈幼师学校女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0(12).

[4]梁洪涛.提高幼师女生体育课兴趣初探[J].魅力中国,2010(5).

[5]車勇.幼师女生体育课教学探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4(5).

[6]张庆华.幼师女生体育课兴趣培养之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4).

[7]杜超,郑丽君.高校女生体育课兴趣的培养[J].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1(3).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学习兴趣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