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院校推行通识教育的困境
2018-10-20王辉
王辉
摘 要: 高等师范院校是“教师教育”的主要基地,其推行的通识教育对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文献调研及实证考察发现通识教育存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通识教育相悖而行;通识教育理念的认知偏差;学校课程设置不当;师资力量短缺等困境,并提出明晰通识教育理念、调整课程结构、加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等对策。
关键词: 师范院校 通识教育 困境
部分师范院校以师范教育为主,对学生进行学科专业教育有其必要性,但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变化,专业教育培养模式下的教师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所以在师范院校中推行通识教育对提高未来教师整体素质及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有重要意义。
一、师范院校推行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一)我国当前教育变革的需要
中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阶段,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不断攀升。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及教学理念需产生一定的变革。通识教育以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为目的,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普适知识,对传统专业教育进行补充与完善,促使学生适应时代发展,成为博识人才。
(二)通识教育需从师范院校入手
1.高等师范院校培养人才的特殊性
师范院校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重要场所,肩负着重担。教师作为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人员,对国家未来的发展、进步有重要影响。在师范院校中进行通识教育,有助于学生学到更广博的知识,易于其对通识概念的理解而不仅仅是掌握本专业知识。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大多会走向教师岗位,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具有特殊性,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只有掌握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联、规律,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
2.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通识教育的呼声愈加强烈。但通识教育仅应存在于高等教育阶段吗?答案是否定的,通识教育应贯穿人的一生。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通识教育不应只存在于高等教育阶段,而应从基础教育抓起。这就对教育者的素质提出一定要求,即教育者必须是有通识教育理念的人。所以通识教育不仅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还应从师范院校着手,因为师范生对未来通识教育的发展落实有重要的作用。
3.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通识教育
当前,在教师招聘中关注学科背景重于综合水平,导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仅精通学科知识而缺乏教学方法等训练,导致出现教学低效情况。师范教育是为基础教育输送人才,与基础教育密不可分,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需要依靠师范院校。所以在师范院校进行通识教育有其必要性与迫切性,其在提升教师综合素养、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师范院校推行通识教育的困境
(一)对通识教育理念的认知偏差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是对传统专业教育的更新及发展。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陈向明认为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又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①。通识教育的“通”并非“通才”的通,而是“贯通”的通。通识教育是培养有综合能力、全方面发展的人。通识教育并非广而不精的知识教育,而是一种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促进学生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拓宽思路的教育模式。
(二)学校课程设置不利于推行通识教育
当前部分师范院校包括公共必修、公共选修、专业必修(专业基础)、专业选修几种性质的课程,专业必修、专业选修课程较多,公共必修、公共选修课程较少,其中公共选修课仅占总学分的1/10(以某师范院校为例)。在日本中小学理科教师培训课程中,通识教育课程占33.8%,教学科目占35.7%,专业教育科目占18.1%,通识性科目占11.8%②。通过对比不难看出,我国师范院校课程设置重专业知识,轻教学法、通识课程教育。当前的通识教育不能摆脱专业教育的束缚,通识教育呈现表面化特征。
(三)师资力量的短缺
师范院校进行通識教育对教师有着一定的要求,人文和理工分离的教育模式导致高校教师对跨学科知识了解甚少,人文类教师缺乏对理工类知识的逻辑分析能力,理工类教师缺乏对人文知识的思辨能力,在这样的师资条件下,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必然不会有良好的效果。而一些全面发展的“大家”为数不多,不能适应现代师范院校对教师的需求。所以当前师范院校的部分通识课程并非真正达到“通识”的目的。
部分教师支持通识课程的开设,但因当前学校“重科研、轻教学”,科研压力较大,难以用更多的时间在通识教育上。再加之师范院校教师在进行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时,往往以论文、专著的发表数量与质量为衡量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通识教育的进程。
三、解决对策
(一)调整课程结构
师范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作为基础教育的后备力量,务必把通识教育置于重要位置,据此调整原有课程结构,形成新的课程体系。
首先,要确立师范院校培养人才目标。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是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培养具有个性、创造性的健全的人,培养具有责任意识、社会关怀意识的有教养的人。因此确定通识教育课程目标时不能按照知识体系划分,应该从培养有素质的人和有教养的人的角度划分③。因此,在确立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应以人的全面和普遍发展为本位体现通识教育的宗旨,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辩证统一,促进新一代通识学生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其次,要完善课程设置。当前师范院校无论是人文类课程还是理工类课程都强调基础概念、历史学习,学习内容单一、枯燥,学习内容在现实中适用性偏低,且容易局限学生的思维。在课程设置中,可多一些人文通识类课程,引导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固守书本知识无疑忽视其培养的学生最终要走向实践岗位的实际——“重理论、轻实践”,所以在课程设置中应对实践类课程进行规定,此类课程可以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仅起引导、监督、评价作用,给学生多种实践、锻炼的机会。
在师范院校中应增强“教师教育”特色,提高教师专业课程的比重,如增设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课程,延長教育见习和实习的时间。同时开设专业相关应用课程,合体调配必修课、选修课比重,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教师教育”特色的师范院校还要强调师资培养的多样性,所以除开设师范专业相关课程外,还应开设人文、历史等相关课程,提高师范院校学生对通识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师范院校学生多方面发展,增强师范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行多样化选择。
最后要改革课程评价体系,当前大多数高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成绩为主,多数学生都是在考前“加班”,这样的短时记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所以在评价过程中要提升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评价,而不仅仅是认知层面,评价形式可以变革传统试卷模式而改为专题演讲、专题讨论等,考查学生能否将知识贯通并灵活运用。
(二)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的综合素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如没有全面发展的思想,则学生很难突破障碍,拥有自身独特的想法。《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提到教育的四个支柱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所以教师的责任重大,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授技能,最重要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外聘与内部师资培养相结合
外聘有助于吸纳有识之士,“有识之士”的吸纳有助于学校学术氛围的营造,同时有助于为学生创造发展条件,有威望学者的思想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师范院校本身具有培养教师的先天优势,可通过对教师的继续教育进行通识知识培养,高校内培养有助于关注学校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有利于教育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
2.促进教师共同体的发展
教师的发展不仅是纵向的,还有横向的。加强相同学科教师之间的联系,促进相同学科教师在知识深度方面的探讨;加强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使其对通识教育课程发表看法,使不同专业教师互相切磋,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同时是通识教育的一大要求。教师共同体的发展可促使不同专业教师发挥自身专业特色,共享专业资源,进行思想交流,拓宽知识领域,增强专业能力,从师资力量上保证通识教育有序开展。
注释:
①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3):64-68.
②张秋男.从日本的师资培育谈起:课程与认证[J].(台)科学教育月刊,2000(231).
③丛慧卉.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实施现状与对策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06:17.
参考文献:
[1]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3):64-68.
[2]张秋男.从日本的师资培育谈起:课程与认证[J].(台)科学教育月刊,2000(231).
[3]陈向明.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的探索——以北京大学元培计划为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丛慧卉.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实施现状与对策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