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初探

2018-10-20罗超

文教资料 2018年16期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罗超

摘 要: 高效教学离不开学生及老师各方面的努力:学生课前预习要充分,要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老师解读文本要充分,文本要熟练,理解有深度;老师要确定好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并设计出高效的适合学生的教法;一堂课的结束,学生的自学之旅便开始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高效教学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最近发展区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高效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构建高效课堂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学特色及本学期受到同行们认可的两节公开课的教學实践,下面主要针对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从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备课、上课、课后延伸等环节谈谈高效教学。

一、高效课堂是建立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的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从而着急、郁闷乃至悲苦的时候,不启示他开导他。指导学生充分预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熟读课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没有充分的朗读就谈不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甚至产生疑问。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完成“五不”的要求,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要求做到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复,不回读,停顿恰当,有畅达感和节奏感。要达到这些要求,学生必须集口、眼、耳于一体,集中心思地读。教师还要做必要的读通检查。读通课文是培养阅读能力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于永正老师曾说:“文章非读熟不讲!”只有学生初步掌握了能够自己掌握的内容,达到“最近发展区”,并产生进一步求知的欲望的时候,才能进行课文的深入学习。

2.字词方面。指导学生把需要会认的字做到每字能口头组词两个,需要会写的字把每一个字认认真真地写在《自学记录本》的田字格里,以便老师在批改时发现哪些字是大部分学生容易出错的,从而进行重点指导。

3.通过查字典了解词语的意思,并写在《自学记录本》规定栏目里。通过查字典仍然解决不了的,可以在课本上标出,便于课上提出交流。

4.在《自学记录本》上还要写下通过预习已经解决了的课后题的答案及还不明白的地方。比如《草船借箭》这一课一名学习很一般的同学就提出了这样一个比较有价值的问题:鲁肃作为东吴人为什么要帮助西蜀的诸葛亮而且瞒着自己的上司周瑜呢?老师通过批阅学生的《自学记录本》就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引出联合的重要性。

二、教师备课要充分,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

备教材,即首先要充分地解读文本,读出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只有教师对文本深入理解,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直至引领学生进入更高的境界。文本读懂了,根据全册目标和本单元目标并结合本课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王荣生教授很注重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他在《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一书中专门阐述了为什么要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他讲到谈论到教学方法的操作层面,要注意“方法本身的合理与否”和“方法使用的合理与否”。合理与否,合适与否,主要是从教学内容角度讲的。“是教学目的和内容选择方法而不是其相反”。

备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批阅学生的《自学记录本》知道哪些字词是需要强调的,哪些问题是要在课堂上解决的,并自然而然地融入确定的教学内容中。还可以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了解学生关于这堂课的实际接受能力,以便在确定好教学内容的前提下设计出更适合学生的高效教学方法。

三、创设适合课文情感基调的课堂氛围

笔者本学期执教了《草船借箭》和苏教版《爱如茉莉》两篇课文。这是两个不同的课型,一篇是小说,一篇散文。小说侧重的是情节,具体到《草船借箭》这篇文章还要分析诸葛亮这个人“神机妙算”的人物形象,逻辑推理性比较强。例如在讲到“诸葛亮笑着说”时,体悟“诸葛亮笑什么?可能笑谁时?”引导学生把自己感受到的“宽厚的笑”说一说,宽厚地笑一笑,读一读;把感受到的“暗自高兴,胜利的笑”读出来;体会出的笑周瑜,将“胜券在握的笑”读出来;将嘲笑曹操的“多疑”读出来。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学生身临其境,这样人物形象一下子饱满、生动了,在读中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文本,体现了文本解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散文注重的是情景教学,要重视读中指导,充分发挥教师朗读的示范作用。台湾地区有位语文教育专家,有人向他讨教怎样才能教好语文,他的回答很简单“跟我读”。“跟我读”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包孕了丰富的教育内涵:其一,“跟我读”,“我”要会读,且能够读好。其二,“跟我读”,是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对一些学生不易把握且具有重要表现力的语段,教师要进行特殊的范读处理,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把文中蕴含的意思读出来,让他们在听读中受到强烈的语感熏陶。其三,“跟我读”,也是互相朗读,是师生“对话”的一种形式,不能把“对话”只是理解为“你说我说”,也包括“你读我读”。曾国藩曾如此描述读书心得:“情以生文,文亦足以生情;文以引声,声亦足以引文。循环互发,油然不能自己,庶渐渐可入佳境。”学生要进入美妙的阅读“佳境”,须“悟文”,须“入情”,须“传声”,因为文美感目,情美感心,声美感耳。

课堂上还要注意补充材料要适时,会抓课堂生成。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针对学生提出的“鲁肃作为东吴人为什么要帮助西蜀的诸葛亮而且还瞒着自己的上司周瑜呢?”的问题,我首先把问题抛给了同学,结果有的同学之前读过《三国演义》,回答:“在罗贯中的笔下鲁肃是一个性格善良的人。”还有同学说:“鲁肃忠厚老实,为人诚恳。”我接着说:“那忠厚老实,性格善良就要置自己的国家利益于不顾吗?”我适时引出了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这样学生的疑问得到了解答,同时给了课外阅读做得好的同学以展示自己的机会,得到了肯定的机会,促使更多的同学热爱课外阅读,并且学生会对故事发生的背景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要抓好课堂生成就要掌握时机、因势利导。

四、拓展延伸要由课内到课外

一堂课的结束,也是学生课外学习的开始。叶圣陶曾说:“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的阅读积累,书写训练,对于学好语文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在教完《草船借箭》一课,我说:“有借必有还,借来的箭还了没有呢?欲知后事如何,请课下阅读《三国演义》原著或《三国演义》故事,《三国演义》中还有‘桃园三结义、‘火烧赤壁、‘空城计等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完《爱如茉莉》一课,我让学生拿起手中的笔,借鉴课文抓住细节,记录自己发现的生活中的点滴真爱。读写结合,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练笔。

能语能文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语文课,除了引导学生有效阅读,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外,还要教会学生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书面表达,就是读写结合,写是读的升华,要教会学生写,经常让学生写,这就体现了课堂小练笔的重要性。小练笔降低了习作的难度,让学生不再有畏难情绪。学生在学习习作的时候,在学习心理和学习能力上都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在学习心理上,他们都不愿意写作文,觉得写作文特别难,在学习能力上,存在无话可写和有话不会写这样的困难。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写作上的困难呢?首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创设真实情景下的有效体验,《爱如茉莉》一课,学生体会到了“生活有真爱,细节有真情,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课文中父母之间的爱就流淌在生活中的许多细节中,启发孩子们用心感受,同时拿起笔来表达。我从课文提炼出一首小诗《爱是什么》让学生朗读,读中体会原来爱是妈妈病中惦念的饺子,爱是妈妈脸上恬静的微笑,爱是为了让彼此安睡,一个不敢动,一个不能动,甚至连阳光都赋予了人的情感。接着出示句式:爱是?摇 ?摇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写话训练。通过这个写话的练习,学生能更深刻地体味爱的内涵:身处这个美妙的世界,我们不仅有父母儿女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之爱,而且有相濡以沫、相扶相伴的归于平淡的爱,还有作为人生同路人的彼此关心与帮助的爱,更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更博大的爱,从而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爱,体验爱,表达真爱。

其次,当学生的情感被激活,语言才能活跃,情感和语言的共鸣才能达到乐于习作这样的目的。课后的练笔如此,抓好课外的生成更是如此。这天我正准备去教室,就有班长来找我汇报,说是班里的两个同学打起来了,打得异常激烈,把桌子都掀翻了。我没有立即处理这件事情,而是让他们先早读,课后我跟他们谈话。课堂上我们学习了民间故事《除三害》。《除三害》中描写了周处与恶龙搏斗的那一段,说他们打斗得非常激烈。我让孩子们拿起笔来画出体现他们打斗激烈的句子,孩子们都画得很准确,读也很好。我说:“今天早上咱班的小刚和小明打斗也非常激烈,谁能说说他们打斗的激烈体现在什么地方?”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小怡同学站起来说,他们俩打得可激烈了,先是互相推桌子,你推到我这边,我推到你那边。小明又上来就咬小刚的胳膊,小刚使劲踢小明的腿,小明不甘示弱,拿水杯砸小刚,小刚更加生气了,直接把小刚的桌子掀翻了,他们就像两只发怒的霸王龙在打斗。我把小怡说的一系列动词写在了黑板上,提示他们一连串的动词可以让表达更具体生动。我还提示孩子们最后一句想象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文章离不开想象。最后孩子们提笔把这个打斗场面写下来,两个打斗的同学还写了打架的原因,检讨书写得很深刻,利用课堂时间就完成了。这就是学生情感被激活,语言活跃的结果。孩子们提笔作文就水到渠成了。总之,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學习兴趣,从而形成顽强的学习意志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结语

高效课堂是永恒的话题。古人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笛卡尔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新课堂模式体现“不学不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以教导学”的课堂教学理念,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合作学习,从而形成有序课堂。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在有序的课堂中获得乐趣,在有趣的课堂中获得成绩,就是高效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于永正.教海漫记[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

[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最近发展区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基于“最近发展区”的班级内分层教学研究
论促进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路径选择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