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学生古代汉语课选篇分析

2018-10-20杨鹤澜

文教资料 2018年16期
关键词:古代汉语留学生

杨鹤澜

摘 要: 留学生古代汉语课程所学习的古文选篇既要考虑到作为以古文为载体的体现中国传统思想与智慧的经典篇章,又要考虑到外国学生在文化上的接受性及趣味性。本文以留学生古代汉语专用教材《汉语古文读本》为对象,分析该教材的选篇分类及选篇字数等情况,并根据学生对选篇喜好程度的调查排列出学生喜爱的篇章类别。通过调查反馈可以掌握留学生在古代汉语学习中对选篇的阅读接受情况及喜好倾向。对留学生古代汉语课程选篇及接受情况的分析,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留学生古代汉语课的学习特点及学习兴奋点,教师可以找准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关键词: 古代汉语 留学生 选篇

一、留学生古代汉语课的特点

在国内外高校,外国学生在汉语学习的高级阶段一般会涉及古代汉语的学习。国内留学生古代汉语课程分为两类,一是作为选修课性质的(有的学校是必修)为普通语言班开设的古代汉语课,它成为汉语语言课程的补充,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一些古汉语的语言特点,并阅读赏析一些古代名篇,可以说是普通语言课程的有益补充。二是作为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体系内必修课程的古代汉语课,《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中对该课程有比较明确的要求。两者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有所不同,本文要探讨的是汉语言本科专业体系内的留学生古代汉语课的特点及关于教材选篇和学生对选篇的接受情况。

关于留学生古代汉语课的教学、教材、教法的“三教”问题,在学界有一些学者进行了不同层面的探讨,但是成果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中占据的地位不算重要,引起学者关注热度还是很不够的。由于这门课程本身在留学生汉语教学的体系中属于较偏的一个分支,接受教学的受众人数比较有限,研究内容属小众。但是我们不应该因为该课程的特殊性而忽视古代汉语课的教学问题,在汉语走向国际的大形势下,更应该重视对外国学生的古代汉语教学的相关问题。

汉语言本科专业的古代漢语课程在《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设置在第三学年学习,学生应该在修完初、中级别的汉语综合课程、汉语听力和口语课程及写作、新闻听力、报刊阅读、汉字概论等专业课程,较好地掌握了汉语语言技能之后再修古代汉语的课程,建议学习时间为一学年,总计学分为4学分①。

针对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古代汉语课程性质上与学者们在文章中谈及的具有一致性。这门课与针对中国学生的古代汉语课有很大不同,朱瑞平(2001)教授曾指出:“这是为发展学生现代汉语能力服务的‘古代汉语。”[1]崔立斌(2002)阐述:“通过古代汉语的学习,能从根本上帮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了解以古代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思想的特征。”[2]这两点可以说言简意赅地概括了留学生古代汉语课的性质和目的,即一是为了让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学习汉语这门语言,让他们的汉语水平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二是通过对古代文本的直接阅读,可以从中体认中国古人的智慧,更进一步地感受中国传统思想品质。

关于留学生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内容,应该与中国学生有所区别,个人总结包括以下几点:

(一)古文篇章阅读

在老师的带领下直接阅读古文篇章,目的是对古代经典篇章有感性的认识,并从中可以体认到中国传统思想的智慧,比如《荀子》的名篇《劝学》,《论语》的一些选段,都是古代思想的精华,留学生在学习这些篇章的同时潜移默化中就受到了中国传统思想的熏陶。

(二)重要的古汉语语法点

学习古汉语一定要学习古代汉语的特殊语言形式,这也是古代汉语课的重点。词类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古代汉语宾语前置、古代汉语的被动句式等,这些在教学中要详细讲解,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

(三)古代汉语中的重点虚词

虚词的广泛使用是古代汉语的一个特点,在教学中讲解重点虚词的用法,比如“以”、“之”、“所”、“于”、“则”等高频词的几种常见用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扫除阅读障碍。

(四)古汉语知识

根据学生的适应程度讲解一些古今字、异体字、古今词义的演变等。

二、《汉语古文读本》选篇情况分析

上文已经概括了留学生古代汉语课教学的一些特点,在教学中选用何种教材也是具有特殊性的。可供留学生使用的对外汉语教材数量有限,学界提到的使用广泛的教材主要有四种,每种教材都有自己的特点,即贾玉芳、刘永山的《古文初渡》,董明的《古文趣读》,王硕《汉语古文读本》,徐宗才《汉语古文读本》。我校在针对汉语言本科专业的古代汉语教学中选用的是王硕的《汉语古文读本(第二版)》一书②。《汉语古文读本(第二版)》是北京大学版留学生本科汉语教材体系中文化教程系列之一,由王硕老师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教材是在已经投入使用十年之久的第一版基础上修订的。教材总体难度适中,在实际教学中比较便于教师使用。

(一)《汉语古文读本》教材体例

该教材共45课,每课有一篇主课文,作为教师主讲,全书所选篇目以先秦两汉散文为主体,为方便留学生学习,教材文字为简体字。每课除选文外,还包括如下几个部分:1.作品介绍。即对所选篇目的作品来源的时代背景加以介绍,简要概括作品的内容及地位,便于留学生对所学篇目有较为感性的认识。2.注释。即课文选篇中出现的古汉语词汇的现代汉语注解。注释部分要考虑留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实际情况,注释应比较全面细致。3.繁简字对照。中国学生学习古代汉语课程的教材字体是繁体字,本书采用的是简体字,目的是不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但是作者为了让留学生较全面地了解古代汉语,特意在每课设置了繁简字对照,目的是让老师和学生在感觉行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学习并认读繁体字。4.古文知识。每课主课文后都会有与本课出现的古汉语语言点有关的古文知识点,教师可以详细地向留学生讲解这些古文知识点,帮助学生梳理并掌握古汉语知识,对古文知识的学习更利于学生理清古汉语语法点及古汉语与现代汉语不同之处,便于学生学习古文篇章。5.练习。针对每课的课文内容及语言点会有一些相应的练习,这些练习可以辅助学生进一步深入掌握每课学习的古汉语知识,以练促学。6.课外阅读。这里编者选取了字数不多,篇幅难度与主课文相当的古文篇章作为阅读补充,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有选择性地利用,也可以作为学生课下自行阅读的资料。

(二)《汉语古文读本》选篇分类

针对外国学生的古代汉语课程,一方面是一门学习古代汉语特殊语言形式的语言课程,另一方面是借助古文文本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智慧,了解中国传统思想的文化课程。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讲解语言点的知识,而是应该引领学生深入到古代典籍中探寻中国古人的智慧。留学生古代汉语学习文本的选择就应该有别于传统的针对中文系学生的选篇原则。选篇既要考虑到作为以古文为载体的体现着中国传统思想与智慧的经典篇章,又要考虑到一定的趣味性及外国学生在文化上的接受性。《汉语古文读本》在选篇方面有利于教学的优点,不过在实际教学中也发现其存在一些问题。

该教材的主课文共45篇,这45篇选文按照作品出处的情况排列如下:《韩非子》6篇,《战国策》5篇,《左传》4篇,《孟子》4篇,《史记》3篇,《荀子》2篇,《老子》2篇,《吕氏春秋》2篇,《列子》2篇,《晏子春秋》2篇,《国语》1篇,《论语》1篇,《礼记》1篇,《淮南子》1篇,《孙子兵法》1篇,《墨子》1篇,《庄子》1篇,《说苑》1篇,另外还有陶渊明、周敦颐、范仲淹、欧阳修、龚自珍5位作家的代表作品各1篇。这样看来,在45篇选篇中先秦诸子百家的经典作品成为选文的主体,并兼顾后代有影响力的作品。应该说编者在选篇方面考虑到先秦散文对后代散文的奠基作用及影响力,希望留学生在阅读古文的同时能对先秦各家各派的思想有一定的了解。

从选篇的内容上来看,课文的前几课注意到了留学生刚刚接触古代汉语的特点,选取了一些易懂的寓言故事作为开端,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缓解了畏难情绪。

在这45篇古文中,除去《桃花源记》《爱莲说》《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病梅馆记》这5篇晋朝至清朝阶段的经典散文以外,其余的40篇笔者按照选篇的内容将这些篇章归纳为以下几类:

寓言故事类12篇,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矛与盾、滥竽充数等以短小精悍的篇幅,讽刺的语言说明道理的经典寓言故事。这类故事的共同特点是具有情节性,可读性强,学生学习起来颇有兴致,同时寓言中还蕴含深刻的道理,使得学生在学习古汉语的同时也能开启智慧,让古人的智慧照进心中。教学实践中,这类选篇的学习较为顺畅,学习积极性最高。

古代政论文11篇,先秦散文中有许多优秀政论文,在那个时代也是思想相互碰撞的时代,各家流派关于“为政”也有自己的观点,因此古代政论文是古文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选篇中的政论文中有谈论君民关系的《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也有《孟子》的名篇《鱼我所欲也》和《王顾左右而言他》,还有阐述任用官员之道的《不避亲仇》等内容。古代政论文历来是古文中占较大比重的内容,不过在针对留学生的教学方面,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时代背景不同,学生在理解其内容上有一定的障碍,往往对其中倍受中国人推崇的内容有种隔靴搔痒之感。要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在介绍篇章内容及时代背景方面下一定的功夫。

历史故事9篇,这些选到教材的历史故事也是历史名篇,其中有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社会风貌,如《唐雎不辱使命》、《晏子使楚》;有的揭示一些人生道理,如《扁鹊见蔡桓公》等。

道家兵家散文4篇,其中《老子》选文2篇,《庄子》选文1篇,《孙子兵法》选文1篇。道家思想作为中国先秦思想流派的一个主要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方面,它的哲学思辨性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体现,不过也难于理解。教材将《老子》和《庄子》的内容收录其中,对于不太熟悉中国道家思想的外国同学来说,在攻克古汉语语言难题的同时还要能够理解其蕴含的哲学深意,学起来有一些难度。

有关学习及教育类文章3篇,其中有荀子的名篇《劝学》,在学习过程中,虽然课文有一些学习难点,但是总体来说,学生对该篇文章的内容比较肯定,经过老师的讲解,也能很好地把握其中蕴含的意义,对留学生在学习方面也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另外还有《论语》选段,教学中语录体的《论语》选段学生学起来不觉得枯燥。孔子的话语虽时隔千年,可是其中的饱含智慧的闪光话语留学生也可以理解。同时始于《论语》后代演变为成语的语句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诲人不倦”等让学生感到很亲切,不过在教师看来应该很受学生喜爱的《论语》在调查中并没有入选最喜爱的五篇选文中,这反映出教学效果与学生喜好之间仍然存在一些偏差。

反映战争内容选文1篇,这篇选文也是古代反映战争的名篇即《曹刿论战》。应该说这篇文章作为中国学生初中语文学习的必學篇目,在古代散文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反映的内容距离现代社会太过遥远,文章的经典之处在于《左传》描写战争的繁简得当、叙事的精当这一方面,在其思想性上值得留学生学习借鉴之处并不算多,因此教学效果一般。

(三)《汉语古文读本》选篇字数分析

考虑到留学生的汉语情况,而且绝大部分同学没有古汉语的基础,他们在学习古代汉语课程时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古汉语教学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在教学初始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少一些畏难情绪,在古文篇章阅读方面,文章内出现的有障碍的语言点数目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在选篇方面,要考虑到篇章的字数情况,不宜选择长篇的内容,宜选取长短适中的古文篇章。崔立斌教授(2002)曾经讨论过古代汉语课文的字数问题,“留学生古代汉语教材的编写应对所选文章的长度、难度加以限定。古代汉语教材的编写应以循序渐进为原则,开始的几篇课文应以神话传说、成语故事为主,课文长度应控制在百字以内。整部教材平均每片的字数应掌握在二三百字左右,最长的也不宜超过六七百字”[2]。黄爱华教授(2006)的观点:“课文长度应有所控制,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始在百字以内,以后可适当增加,大多数文章应在二三百字,最长的也不宜超过六百字”[3]。

下面分析《汉语古文读本》选篇的字数情况。教材的45篇选文大体上是按照字数内容从少到多的排列原则,前7篇课文连续都是短小的寓言故事,字数分别为95字,88字,71字,45字,62字,39字,115字,课文内容短小,字数基本控制在100字以内,比较适合留学生学习。随着学习的推进,篇章的字数逐渐增多,课文中篇幅最长的选文字数为595字。除去《论语》选段一课内容的特殊性,其余44篇选文中,100字以下的课文为16篇,100字—200字的为12篇,200字-300字的7篇,300字以上的9篇。教材选文的平均字数为189字。200字以下的选文占64%,篇数过半,比较适合留学生的水平。该教材中存在一个问题是,课文不是完全按照难易程度排列的,有一些字数在100字以内,内容比较易懂的文章被安排在了教材的中部而不是前几课,而有几篇篇幅较长的文章放在了前十课中,在选文安排上不算十分理想。

上面提到了两位教授的文章中指出,选文内容字数大多数应控制在二三百字,最长的不宜超过六百字。笔者的观点是,大部分选文字数应在200字左右,最长的不宜超过500字。因为四五百字的古文内容对于外国学生来说,算是很多学习内容,当然,已经接受了一段时间的古汉语学习,会逐渐熟悉古汉语的行文方式,难度会降低一些。但是过长的篇幅给学生带来的不是动力,而是压力。教材的选篇应加大对字数适中的篇幅的内容,适当减少字数超多的篇幅。我们可以考虑让学生多学一些篇章,但是每篇课文的字数应有所限制,让学生的古汉语学习更有动力和热情,减少畏难情绪。

三、《汉语古文读本》选篇的教学接受情况分析

(一)留学生喜欢阅读学习的选篇内容

我们对学生古代汉语课程所学的篇章喜爱程度进行了一项调查,以了解学生对篇章内容的接受程度。首先是对篇章类别的喜爱程度的调查。留学生最喜欢的文章类别是寓言故事(80%),《论语》选段、古代政论文和教育学习类文章三者平分秋色,均占6%,但是与寓言故事的受欢迎程度还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在同学们选出的最喜欢的五篇课文中,列出的寓言故事篇章数占总数的74%。选出排名第一位的课文,90%的同学选择了寓言故事。可以看出同学们对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情有独钟。以《鱼,我所欲也》和《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为代表的古代政论文在喜爱的前五篇文章的比重为14%,中学语文古文必学篇目《劝学》也受到了一些同学的喜欢,比重为8%,在教师心目中学生应该很感兴趣的《论语》选段虽然也受到个别同学的喜欢,但是并未被学生列入最喜爱的前五篇选篇中。

根据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留学生对于古代汉语课文学习的兴趣点更倾向于字数适中、内容有趣并有一定内涵的篇章。这也符合学习心理。古代汉语对于留学生而言,难度系数较大,因为他们不像中国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就具备一定的古文基础,古代汉语于他们而言,算是一门外语,许多文言词汇及句法都是全新的,如果再加上字数繁多,内容晦涩难懂,那么学习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在针对留学生的古代汉语教材的编写中,应从他们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注重篇章的趣味性,宜选取古今贯通性强的内容,增强学习的思想认同感。

(二)学生不喜欢阅读学习的选篇内容

关于留学生不喜欢哪类内容的选篇,50%的学生反映不喜欢战争内容的文章,30%的同学不喜欢道家兵家思想内容的文章,另有20%的同学表示不喜欢《论语》的内容。这个结果有些地方与笔者在教学中的感受有一致性,有的与教师感受不同。在讲授《曹刿论战》一文和《孙子兵法》和《老子》选篇的内容时,学生学习兴致不高,这是因为战争内容距离现代社会太久远,学生们不太容易有认同感,《老子》的内容因其具有较深的哲学思辨色彩,较为难懂,因此学生们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障碍,积极性不高。

不過关于《论语》的结果有些出乎意料。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文中的《论语》选段内容与学生们的学习有相关性,语句较为简练,教学中感到学生接受情况良好。可是反映在篇章受欢迎度方面情况不甚理想。可能《论语》的说教色彩略浓些,思辨性及生动性略显逊色。

(三)教学反思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限于文化隔阂的因素及语言的难点,许多在中国人看来必学必选的经典篇章并没有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喜欢程度及接受度的情况,总结出留学生在学习古代汉语课对选文喜爱程度的排名情况:寓言故事以其趣味性和简洁生动最受学生喜欢,同时通过这些古代寓言故事的学习可以学到不少道理,体会到中国古人的智慧。论证充分,有一定时代共通性的政论文也可以被学生接受,比如《荀子》的选篇《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论述了民本思想,这在古今都是相通并可以理解的政治理念。

我们通过对学生接受古文篇章的分析可以掌握学生的兴趣点,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将学生较感兴趣的内容穿插在整个古汉语教学的始终,对于学生的接受程度一般却是经典名篇的文章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采取开放性的课堂教学策略,使之不局限于篇章的讲解。当然这也是留学生古代汉语教学的另一个议题。

四、结语

根据留学生古代汉语课的实际特点,与以上分析的选篇情况,古代汉语教材选篇应该考虑选篇内容及字数的情况,选择适合留学生学习的古汉语选篇。教师在授课中应该结合实际有选择性地确定课堂学习的选篇内容。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建议教师选择兴趣点多一些,难度不太大,容易为留学生所接受的选文作为古代汉语课程的学习文本。对古文选篇的接受情况的分析,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外国学生的学习兴奋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注释:

①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Z].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5.

②王硕.汉语古文读本(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参考文献:

[1]朱瑞平.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古代汉语”教学及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6).

[2]崔立斌.留学生古代汉语教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

[3]黄爱华.谈留学生的古代汉语教学[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6(3).

基金项目:2017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高校来华留学生课堂生态环境优化研究”(201704040110);2015年教育部一般项目“基于语块理论的科技汉语教学研究”(01320021551500)。

猜你喜欢

古代汉语留学生
“一带一路”国家古代汉语课程调查报告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对师范学校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探讨
留学生的“捡”生活
《教室留学生》
古代汉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留学生凌虐同学案”给谁提了醒?
提升学生在古代汉语课堂中参与性的应用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