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鼓浪屿钢琴博物馆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模式探讨

2018-10-20江榕刘怡诺

艺术评鉴 2018年12期
关键词:发展模式发展现状

江榕 刘怡诺

摘要:鼓浪屿钢琴博物馆位于厦门鼓浪屿景区内,其馆藏丰富,具有展示、教育以及娱乐意义。但钢琴博物馆参观对象结构单一,以游客居多,回访量少,并且自成立至今十七余年,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本文将对我国乐器博物馆的发展现状以及鼓浪屿钢琴博物馆未来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從而为我国相关乐器博物馆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钢琴博物馆 发展现状 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2-0159-03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笔者在中国知网中以全文、篇名和关键词这三个字段作为搜索项,对“博物馆”“钢琴博物馆”“市场营销”分别进行交叉检索,对比各项文献篇数(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博物馆的相关理论研究在国内已比较成熟,相关文献资料非常丰富,社会对于博物馆的探究一步一步加深,研究领域相应拓宽。但是,目前国内针对钢琴博物馆市场运营方面的文章仍然少之又少。

同时,笔者借助谷歌学术搜索(Google Scholar)及大英图书馆(The British Library)检索英文文献。国外乐器博物馆研究着重从音乐史的角度进行论述,更多地从乐器发展史的角度探讨乐器博物馆的陈列功能,例如著名学者尼古拉斯·别萨拉博夫(Nicholas Bessaraboff)所著的《对波士顿艺术馆中莱斯利·琳赛·梅森所收藏的欧洲古代乐器的乐器学研究》(Ancient European musical instruments:an organological study of the musical instruments in the Leslie Lindsay Mason collection at the 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大量乐器博物馆著作更多从历史角度,探讨乐器发展与时代环境的关联,缺乏对乐器博物馆市场化运作的分析,对其如何扩大受众、增加浏览人次的研究还很不足。但值得注意的是,从更广的领域来看,近20年来西方学者对博物馆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日益增多,国外学界普遍认为博物馆在运营中必须兼具商业发展和文化推广的双重角色,这一理念为本论文的研究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鼓浪屿钢琴博物馆的功能与作用

鼓浪屿钢琴博物馆位于厦门鼓浪屿菽庄花园景区内,于2000年落成,已经接待游客两千多万人,其馆藏丰富,具有展示、教育以及娱乐意义。随着鼓浪屿申遗的成功,鼓浪屿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并且申遗的成功也将对鼓浪屿的旅游开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纵然音乐演出是传播文化的方式之一,但是音乐演出具有流动性和瞬间性的特征,并且所展现的音乐文化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乐器博物馆可以与音乐演出互补,弥补音乐演出传播传统音乐文化的不足之处。乐器博物馆的展品是可以不断补充的,每一件展品的资料根据学者们的研究而不断修改使其变得更完善,在这种情况下,乐器博物馆会为社会普及传统音乐文化创造出一个更具规模并具有固定性的高标准平台。

(一)历史文化的展现

乐器其实只是一件普通器具,唯有当人们利用它来演奏音乐时,才成为一件乐器。因此,大部分参观者最希望能认识与了解的,不但是钢琴所具有的发声原理,更关注不同时期的钢琴所能演奏出的音乐,以及音乐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例如,在维也纳艺术历史博物馆的古乐器收藏厅中,将馆内乐器以历史发展的时间流程为展示核心,随着音乐本身风格形式的演变,配合当时的历史事件与社会人文状况进行陈列,每一个展厅都呈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

一个管理科学合理的钢琴博物馆可以让参观者看到历史的年轮,感受到音乐文化与时代环境的关联,满足参观者对艺术的视觉享受和文化的感知。收集整理分散于世界各地区、各种不同形态的钢琴,使其汇聚一堂,展现出钢琴亲缘数围、百世同堂、百家争鸣的局面,也是体现鼓浪屿“钢琴之乡”美誉的实例。

(二)文化延续的保障

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生活环境的变化,一些古老的钢琴随着生活情境的改变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一些音乐文化不再被人们所接受,因此乐器博物馆就成为了承载这些前时代音乐文化的载体。虽然每一座城市的剧院不会天天上演音乐演出,但城市中的乐器博物馆却可以固定地为大众提供欣赏音乐文化的场所,可以说钢琴博物馆的发展也会为促进厦门音乐文化的平衡发展构建良好的环境。音乐学者在这里可以研究历史,非音乐学者在这里可以感受音乐文化的源远流长,可以说鼓浪屿钢琴博物馆为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树立了一道保护屏障。

三、鼓浪屿钢琴博物馆经营现状分析

展览是鼓浪屿钢琴博物馆的重要市场产品。无论博物馆的规模大小如何,皆具有珍藏展示的功能。从政府投资建设到私人馆藏,收集真品或是复原仿制品便是第一步功能体现,将乐器再分类管理进行展览,为参观者提供视觉感官的需求。鼓浪屿钢琴博物馆的工作核心主要围绕着钢琴博物馆内馆藏的藏品来展开,通过对馆藏的藏品的研究以及展示,从而达到教育和娱乐的目的。门票是鼓浪屿钢琴博物馆收入的主要根基,鼓浪屿钢琴博物馆是鼓浪屿风景区著名景点,其位置在菽庄花园内听涛轩。钢琴博物馆的门票是套票形式,一张门票可以同时参观钢琴博物馆和菽庄花园。门票包含景点的游览、工作人员的讲解及演奏表演,还有提供免费的语音导览服务。

如今,鼓浪屿钢琴博物馆所面对的内在问题,一方面是展出的受众面窄且缺乏针对性。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的乐器馆珍藏与展示为一体,代表了一种历史的延续和音乐文化与人类生活的关联性;瑞典乐器博物馆则突出体现其展示和教育功能,一些展品中也加入了科技手法。博物馆作为收藏、研究和教育机构,从博物馆自身的角度出发,是希望更多的观众参观博物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博物馆进行休闲娱乐,但由于教育水平的影响,受到观众和不同文化知识储备的影响,一些观众会存在不太容易明白展览内容的问题。虽然针对这个问题鼓浪屿钢琴博物馆已经设置了专门人员对展览内容进行讲解,但是仍然无法避免观众参观效果不明显、参观积极度不高的问题。

其次鼓浪屿钢琴博物馆位于厦门市鼓浪屿风景区内,参观钢琴博物馆的交通只有从码头坐船再步行的方式,不便利的交通会导致部分潜在观众的流失。自鼓浪屿钢琴博物馆建成以来,钢琴博物馆的主要展览模式是传统展出方式,它与信息技术没有完全融合钢琴博物馆的营利目前主要是靠门票的收入,没有相关衍生产品的开发,产品附加的价值不高,创收形式单一。

随着博物馆事业的迅速发展,各地区、各类型的博物馆都在迅速的崛起并发展,博物馆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尽管鼓浪屿钢琴博物馆是我国第一个钢琴博物馆,但在鼓浪屿的建成后,许多地区也纷纷建立,例如重庆黄桷坪钢琴博物馆、湖南香园钢琴博物馆,其馆藏规模远远超过了鼓浪屿钢琴博物馆,这对于鼓浪屿钢琴博物馆未来道路是一个不小的威胁。除了钢琴博物馆以外,还有各种其他乐器博物馆、公共或私人博物馆的成立和发展,都将成为鼓浪屿钢琴博物馆的竞争对象,都会对鼓浪屿钢琴博物馆的发展有一定的冲击性。

四、鼓浪屿钢琴博物馆未来发展模式探索

从多元项目运作角度出发,无论博物馆是否处在发展初期或是发展成熟,多元化项目运作都是能够让博物馆发挥其最大作用的方式之一。

(一)多媒体展示:借助多媒体的方式,给参观者以“从声音到音响到影像”的生动展示,增加教学与音乐文化普及的趣味性。

(二)研讨会与讲座:通过聘请国内资深民族音乐专家进行讲学与指导,提高学术性,为学术研究提供更高的平台。

(三)工作坊教学:通过艺术家的现场教授,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少数民族乐器的魅力所在。

(四)音乐会表演:用创造出来的舞台真实满足参观者的视觉与听觉需求。

目前世界发展的信息化水平极其发达,没有一个博物馆的发展及其展览离得开良好的宣传,博物馆只有紧跟时代的发展的节奏,利用各式各样的渠道做好宣传工作,才能提高自身的知名度,为博物馆创收。因此鋼琴博物馆的未来前进的方向要努力拓宽宣传渠道,寻找多种方法加强博物馆的宣传。

首先钢琴博物馆可以专门款项,用于广告方面的宣传。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介上发布钢琴博物馆的相关信息,同时可以利用网站、微信和微博等新运营方式进行宣传。在网络、微信和微博上可以第一时间发布和钢琴博物馆相关的信息和其展览活动,从而去吸引观众的关注度。钢琴博物馆还可以通过海报、大屏幕进行宣传,利用较大幅的海报或者城市显眼位置的LED大屏幕播放钢琴博物馆的展览及服务信息,给与观众视觉冲击,加深钢琴博物馆的宣传力度和其效果。

其次是要树立博物馆的品牌形象,树立竞争意识。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快速发展,博物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在激烈的竞争之中不被洪流击退,就必须树立竞争意识,要有和同行竞争的精神,在竞争中求发展,其方式之一就是树立钢琴博物馆的品牌形象。博物馆的品牌形象也是其宣传内容之一,是其发展战略中很重要组成部分。钢琴博物馆可以结合目前的经营现状及未来的发展目标,对博物馆进行VI设计,利用VI设计代表钢琴博物馆的标识,能够有效的宣传钢琴博物馆的文化、传达钢琴博物馆的信息,提高在同行之间的竞争力,进而可以增加博物馆的收益,加强钢琴博物馆的知名度。

还有一个最重要宣传方式就是博物馆的衍生品的开发。文化衍生产品的开发对博物馆整体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开发博物馆的衍生产品,可以更好传递和发扬博物馆的文化内行,促进博物馆的品牌形象提升,增加其经济收入。钢琴博物馆可以在自身文化的基础之上,发挥其内在的文化,结合当今受众的消费倾向,成立产品开发部门,开发相关的衍生产品。例如有钢琴博物馆特色的笔记本、明信片、冰箱贴等日常用品类商品和衬衫、背包、手机壳等流行类产品。衍生产品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进行营销,拓宽了营销渠道,提高了经济收益,增强了宣传力度。

对鼓浪屿钢琴博物馆的经营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的分析,为正处于起步阶段或者是处于发展瓶颈期的乐器博物馆带来启示:要通过树立和提高品牌的竞争力,完善各项的服务措施,推出精品展览的内容,加强信息化建设等其他措施,加强乐器博物馆在当今市场经济下的发展竞争力,从而提升其影响力,促进其长远持久的发展。同时,对钢琴博物馆的研究,可以帮助其明确服务对象。当博物馆的建设宗旨确立后,其资源的使用功能性也自然明确,服务的对象就可以清晰的定位在公共社会和艺术普及对象上。

参考文献:

[1]吕钰秀.乐器博物馆中的音乐实物探讨[J].博物馆志,2005,(10):124.

[2]陈姝玥.我国学院派民族乐器博物馆发展探讨[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2年.

[3]贺传凯.中国博物馆营销体系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6年.

猜你喜欢

发展模式发展现状
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探析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赣南生态旅游竞争力及发展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