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的两个有效落点

2018-10-20钟少丹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小学语文

钟少丹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为重点,巧妙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超越文本,创造性解读文本,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自主阅读欣赏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个性化阅读 有效落点

个性化阅读并不是让学生随意閱读,而是立足文本、深入文本、超越文本,创造解读,把握文本的思想内涵和主旨意蕴,提高阅读能力,变阅读为“悦”读。

一、深入阅读文本,挖掘文本思想意蕴

1.咬文嚼字,揣摩语言内在情韵

在文本中,作者的个性思想和独特情感,往往是通过语言文字表现出来的。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巧抓重点字、词、句,细细品味,反复推敲,从而挖掘语言文字背后的个人原意和文本的内在情韵,实现深层次的阅读理解。

如《老人与海鸥》中写道:“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在教学时,笔者抓住“肃立不动”一词,并向学生提出问题:“什么情况下你会肃立不动呢?”有的学生说:“升国旗时,面对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时会肃立不动。”有的学生说:“哀悼去世的亲人时会肃立不动。”笔者接着追问:“那么海鸥面对什么肃立不动?”学生齐声回答:“老人的遗像。”笔者继续提问:“通过‘肃立不动一词,你体会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海鸥十分尊敬老人。”有的学生说:“老人待海鸥如儿女,此时此刻,海鸥的心情是悲痛的。”这样,通过咬文嚼字,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海鸥与老人之间深厚的感情。

2.知人论世,把握作者思想情感

写文章并不只是为了写人、叙事、状物,更重要的是表达作者自己对生活、社会、自然独特的心理感受和个性化的思想观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让学生只凭字词表面的含义去解读文本,还要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创作个性、思想境遇等,从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感悟文本深意。

二、超越文本,创造性解读

创造性阅读能力是阅读能力发展的最高阶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尊重文本,又要让学生走出文本、超越文本,大胆对文本的潜在意义进行创造性解读,敢于表达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在自得自悟中增强创造性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多解文本,彰显学生阅读个性

面对同一文本,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往往有着不同的理解。如在教学《狐狸与乌鸦》时,学生的理解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学生觉得:“狐狸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想尽各种骗术将乌鸦骗的团团转,它是一个虚伪的大骗子。”有的学生觉得:“狐狸很机灵聪明,很狡猾多端,也很执着,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有的学生觉得:“乌鸦太骄傲了,听了别人的几句奉承好话就飞上了天。”还有的学生则认为:“面对狡猾的敌人,乌鸦放松了警惕,被狐狸的花言巧语冲昏了头脑,所以才使得狐狸的奸计得逞。”可见,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和自己独特的体验。

2.想象文本,拓展个性阅读广度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紧扣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放飞思绪,想象文本,有效延伸,从而拓展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广度和宽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化阅读能力。通过文本进行想象拓展,既内化了语言知识,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结语

总之,个性化阅读对实现深层次阅读理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提升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一方面,注意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充分挖掘文本,理解作者的创作心境,把握文本思想意蕴;另一方面,要启发学生超越文本,多元化和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彰显学生阅读个性,拓展学生阅读广度、深度和宽度,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姚秉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研究[J].聊城大学,2014,(12).

[2]李彬.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魅力中国,2017,(39).

[3]于东杰.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2016,(3).

(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日东乡湖洋小学 )

猜你喜欢

个性化阅读小学语文
如何实施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研究
鱼·渔·喻:教学的三重境界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