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胆囊息肉的临床诊断价值

2018-10-20辛凤丹

健康大视野 2018年8期
关键词:鉴别诊断

辛凤丹

【摘 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胆囊息肉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同一组44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患者,分别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B超检查的两组数据与手术切除后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44例患者,其中胆固醇息肉组18例,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17例,B超检查出15例,检出率分别为94.44%、83.33%;胆囊腺瘤组26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24例,B超检查出36例,检出率分别为92.31%、69.2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息肉检查结果的准确率可达90%以上,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胆囊息肉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多普勒超声;胆囊息肉;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0.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8-019-01

胆囊息肉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或胆囊肿瘤,是各种胆囊黏膜良性隆起的简称。大多数胆囊息肉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并无症状。目前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主要有超声、CT、MRI等,其中常规超声是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非肿瘤性息肉超声图像上多表现为多发的回声较高的结节样突起,通常难以测及血流信号。胆囊腺肌症在超声图像上可观察到胆囊壁增厚及其内部无回声的小囊,囊腔内可见小结石伴后方“彗星尾征”。肿瘤性病变相对较少见。胆囊腺瘤一般为单发性,超声图像显示病变直径>10mm、合并结石、无蒂且基底宽时癌变机会增大。胆囊癌则可分为结节性、厚壁型、巨块型、混合型等。研究表明当病人年龄>52岁,病变直径>10mm,对肝脏有侵犯,胆囊壁厚度>5mm,尤其合并结石者,应警惕胆囊癌的可能。临床检查可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其对胆囊空间检查有透声性好,直视胆囊剖面的效果,不仅可观察胆囊息肉的大小形态,更可分清息肉和胆囊壁的关系,有助于提高胆囊息肉与胆囊腺瘤或癌肿的鉴别。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1月~2010年3月来本院检查的胆囊息肉患者44例,男28例,女16例,年龄31~80岁,平均55.2岁。其中,胆固醇息肉18例,胆囊腺瘤26例。

1.2 检查方法

1.2.1 仪器设备北京中西远大科技有限公司M312458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置:主机及15英寸彩色显示器(分辨率1 024×768),3.5 MHz 60D65R变频凸阵探头,7.8 MHz 38L变频线阵探头。

1.2.2 胆囊息肉对比检查根据检查者身体胖瘦情况调节探头频率,被检对象空腹12~16 h,检查时采取仰卧及侧卧位,按一般超声常规检查,以能清晰显示胆囊轮廓及内部回声为准,并重点观察病变部位、大小形态、数目及回声特性。先用B超常规检查胆囊内隆起病变,作为对照组诊断结果;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超聲仪检查,观察其隆起病变内部周边是否有血流信号。方法是先采取低速彩色多普勒检查在血管较丰富处取样,并测出其血流速度和方向。

1.3 统计学处理 观察结果,两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应用SPSS 11.0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处理。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作为检查组,B超检查作为对照组。①胆固醇息肉18例,B超检查出15例(漏诊3例),影像显示颗粒状,乳头状或桑椹状隆起,有蒂与胆囊壁相连,内部呈强回声或中等回声;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17例(漏诊1例)。②胆囊腺瘤26例,B超检查出18例(漏诊8例),检查显示多发,为类圆形中强回声,3~7 mm,胆囊壁增厚毛糙;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24例(漏诊2例)。全部患者经过手术切除后的病理检查结果确认为胆囊息肉。

44例患者,其中胆固醇息肉组18例,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17例,B超检查出15例,检出率分别为94.44%、83.33%;胆囊腺瘤组26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24例,B超检查出36例,检出率分别为92.31%、69.23%。

3 讨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不是像普通人认为的将黑白超声检查仪器换成了彩色超声仪器那样简单。它除了彩超设备具备对组织器官内病灶分辨率比普通黑白超设备高,具有能更清晰地显示组织器官内较小病灶的优点外,更主要的是在对患者检查过程中,应用了脉冲多普勒技术、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功率型彩色血流成像、组织多普勒显像等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来观察被检查组织器官在不同周期时的血流速度变化、血流状态和组织回声切面图像上的血流速度分布等信息,判定被检查组织器官是否有病变、病变的程度以及病变的性质。总之,通过几年临床实践证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较B超检查能使临床医师获得患者更多、更详细、更准确的疾病资料与信息,这对临床患者的救治、监护、脏器功能评价和患者预后评定都十分重要。此外,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上被誉为“非创伤性血管造影”。超声检查无损伤、无痛苦,重复性强又经济实用,故可反复多次检查。

参考文献

[1] 王淑芳.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J]. 中外健康文摘,2014(25):123-124.

[2] 吴梓芳. 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药导刊,2013(11).

[3] 董善子.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62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J]. 中国医药导报,2010,07(32):158-159.

[4] 李迎洁.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J]. 医药前沿,2013(20):182-182.

[5] 杨平. 彩超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J]. 西部医学,2013,25(4):591-592.

猜你喜欢

鉴别诊断
降钙素原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小实性病灶鉴别诊断中应用研究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
实变型肺癌和结核性肺病的CT影像特点比较
CT能谱成像对肝脏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价值的研究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急性右下腹疼痛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