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通工程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索

2018-10-19王长玉

建筑与装饰 2018年11期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交通工程土建施工

王长玉

摘 要 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对于工程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相关的施工人员在项目施工中规范自身的施工行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安全可靠性。作为交通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升,增强工程的抗压性能,也间接地延长了工程的使用寿命。做好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控制施工成本,为施工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营利润。

关键词 交通工程;土建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

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产生了良好的作用效果。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原料的配合比必须进行严格地控制,实验室的配合比应该与施工现场混凝土的配合比保持一致性。砂石、水、水泥等含量的多少,应该符合行业规范条例的具体要求。同时,混凝土施工中骨料含水量的多少也需要进行必要地控制。完成这些方面的基本工作,可以增强混凝土的强度。除此之外,为了保证施工面的平整度,可以在混凝土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进行压实,保证路面的严实性。以下从具体施工步骤中分析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升方法。

1 混凝土浇筑

(1)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的顺利进展,浇筑前,钢筋、模板、支架、预埋件都应做好监测工作,将具体的检测数据详细记录下来,按照混凝土的施工方案意义操作,达标后实行浇筑。而模板内部汇集的杂物、钢筋外表附着的杂物都要及时做好清理工作,保障混凝土的顺利浇筑。

(2)将混凝土运输到工地后还要加强管理和监督:按要求做坍落度试验,并观察混凝土的黏结性、保水性和均匀性,符合规范要求才能使用;制作混凝土试块,检测混凝土的具体强度数据。

(3)借助泵输送混凝土实行浇筑,在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混凝土泵送工艺进行。

(4)混凝土入模时必须合理控制离析,将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控制在两米以下,一旦高度在两米之上,必须使用串筒和溜管等设施帮助混凝土下落。

(5)严格限制混凝土在入模前的温度。夏季应低于30摄氏度,适宜于室外完成,操作时要用凉棚遮掩,阻止光照直射进来。冬季应高于10摄氏度,浇筑前后的界面温差不能超过15摄氏度,操作时可以利用麻袋、彩布条来增强保温效果。

(6)采取分层方式浇筑混凝土,控制好分层,使全断面连续浇筑,一次成型。合理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和时间,减少上下层间歇时间,防止出现冷缝。

(7)混凝土的振捣常利用插入式振动器,对每一层受面体的深度与振捣程度等量,使其在重塑前下层能够再次振捣。振动棒要遵守快插慢拔法则,以振动棒的1.5倍向前缓慢移动;过程中要以20-30秒为周期有规律性的插点,防止漏振;振动结束应立即拔出。振捣效果的衡量标准是:混凝土不下沉、无气泡、表面泛浆,具体操作中切忌紧贴模板、拉杆等。

(8)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要精确混凝土的具体厚度和高度,在确保下层初凝结束的前提下再对上层浇筑;上下两层的浇筑距离应不超过1.5m;倾斜面的浇筑要从低到高依次进行。

(9)倾卸混凝土要做好避免离析的准备工作。控制最高自由倾斜高度为2m,2m以上应配备串筒或溜槽,10m以上要有减速带[1]。

2 搅拌预制混凝土

(1)通常在混凝土工厂完成搅拌操作,必须保证混凝土工厂生产能力要能够满足现场混凝土浇筑速度的要求。

(2)完善混凝土浇筑技术方案,应根据桥梁结构物的情况、环境条件及浇筑砼的数量制订合理浇筑方案。方案中应明确施工缝设置、浇筑次序、防裂方法、保护层等進行详细分析。

(3)搅拌混凝土时,还要对混凝土内部含砂量和石子含水率进行测量,结合测试结果和混凝土实践知识,调整好材料用量,控制材料配合比。

(4)配置混凝土拌和物时,所使用的称料衡器应经过检验校正。拌合物中的水、水泥等材料用量应控制在±1%,粗、细骨料用量控制较严格,必须控制到±2%。

(5)保证配置完成后混凝土搅拌均匀,色泽相同,不能发生离析现象。

(6)限制混凝土拌制时的最高温度。混凝土的拌制要温度适宜,应低于30摄氏度。温度较高时,要加低水调和,或用遮掩骨料和运输机、凉水冲洗石料、的方式来降温;温度较低时,应以不高于80摄氏度的热水中和升温。10摄氏度时混凝土最佳的入模温度;实际温差可表示为:。其中浇灌混凝土的温度;表示混凝土水化热产生温度升高辩护;表示混凝土表面温度。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将控制在25摄氏度到30摄氏度;为60摄氏度;可以根据工程进展实际状况进行测量。

(7)为了保证混凝土搅拌质量,必须在混凝土搅拌和浇筑点随机选取样品,对搅拌混凝土坍落度进行检测,为了提高检测质量,每单元混凝土结构物质至少测定两次,可以结合浇筑地点设定的测量值判断混凝土坍落度。如果混凝土拌和物搅拌机出料到浇筑入模时间没有超过十五分钟,可以直接在搅拌地点选取样品对其坍落度进行检测[2]。

3 混凝土养护及接缝处理

(1)完成混凝土浇筑后,必须保证对其表面进行修整、抹平,完成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同时进行压光操作。应注意的是,混凝土的养护,切忌使用海水、有害水,时间要在7天以上。

(2)拆模后加强养护。如果使用塑料薄膜养护可以不洒水。

(3)拆模前的洒水养护要对混凝土表层保持湿润;在养护过程中,混凝土顶面、模板上水温与混凝土表层温度的差距应小于15摄氏度。期间,混凝土的最高温度为65℃,表层温度与大气环境间的温差应控制在20摄氏度以内,而用来养护混凝土的水和混凝土表面必须在15摄氏度温差范围内。拆模时,混凝土表面与环境温差不超过20℃[3]。

(4)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在小于1.2Mpa时,荷载量应为0。

4 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受到某些客观存在因素的影响,需要技术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地发挥这种施工技术的优势,增强混凝土的实际作用效果。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可以及时地消除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为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带来一定的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丹曦.路桥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管理[J].居业,2015,(22):

118,120.

[2] 胡奇舟,史先沛.路桥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门窗,2014,(12):

121.

[3] 周兆峰.路桥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剖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5,38(12):63.

猜你喜欢

混凝土施工技术交通工程土建施工
市政路桥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刍议土建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
浅谈工业厂房土建施工的施工工艺
关注建筑工程领域内的土建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提高交通工程机械管理与维护工作的措施探究
试议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桥施工中的应用
就当前混凝土技术在道桥施工应用中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