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物资招投标采购审计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8-10-19朱苑琳

水能经济 2018年6期
关键词:内审招标审计工作

朱苑琳

【摘要】我国高校物资招投标采购项目逐年增多,招投标过程中产生种种现实问题随之而来。本文探究了加强物资招投标采购的全过程审计监督,推进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队伍建设等措施,为促进高校物资招投标采购审计更好的发挥作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提供借鉴方法。【关键词】高校;物资采购;招投标审计;问题;对策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不断改革深化,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对科研、教学和后勤保障的物资需求也不断提高,国家对高校的资金投入逐年加大,高校的资金支出中用于物资招投标采购的经费占总支出比重越来越高,为了促进高校物资采购资金发挥更好作用,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率,当前对高校物资招投标采购的审计监督就显得越发重要。高校物资招投标采购审计主要是指高等院校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依据国家及本校的相关法律法规,对物资招投标采购全过程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对招标采购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审计监督,力求最佳性价比购入所需物资,以利于高校实现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高校物资招投标采购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物资采购招投标审计缺乏具体的制度标准 目前部分高校在开展物资招投标采购过程中,相对应的审计准则和具体的审计流程规范缺乏,没有具体可执行的审计实施细则。虽然国家和高校已出台了一些物资招投标管理制度,但是具体到招投标采购审计工作,部分高校未制定相关审计流程和审计准则,使得内部审计人员没有合理的制度依据开展审计工作,无形之中加大了物资招投标采购审计工作的难度。(二)对物资采购招投标事前审查不足物资采购招投标事前审计包括采购立项审计和招标文件审计。由于审计人力和技术的有限性,部分高校内审部门对招投标采购事前事项没有监督审计或者只重点开展招标预算控制价审计等个别项目。由于申购部门、采购管理部门、供应商家与审计监督部门的信息不对称,审计部门往往在采购信息量的掌握方面是最少的。有时,供应商家和申购使用部门会有事前接触,这样,招标文件中一些参数方案会带有一定倾向性,会影响招标预算控制价,若未及时纠正,会影响中标结果。 (三)实施招投标会现场审计时,存在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不强的现象在一些高校招投标会现场,内审人员常常被招标管理部门安排作为评标委员会小组成员,内审人员定位不够准确,也习惯于作为评委的角色,参加评标与定标。这样,内审人员就不能独立发表审核意见,丧失了独立性,也增大了审计风险。(四)验收过程缺乏监管在物资招投标采购结束后,虽然有很多高校对物资的验收有一定的管理办法,有相应的职能人员对采购的物资进行验收,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当中,由于采购的物资中一般是大批量次的物资,或者是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仪器、设备、试剂等,执行验收工作的部分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技术,往往只能对物资的数量进行验收,缺乏对物资的技术参数、设备性能、质量标准的验收,导致验收过程流于形式,为今后物资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质量事故埋下一定的隐患。(五)物资招投标采购内部审计人员业务能力有局限性在高校物资招投标采购工作中,由于物资采购审计涉及到财会、经济、审计、法律等各方面专业知识,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同时,还需要内审人员善于协调沟通,具备较强专业判断能力。另外,在人员配置上,内部审计部门人员通常较少,导致工作量较大,审计任务繁重,难以在招投标采购审计中实现全过程跟踪审计。二、对高校物资招投标采购审计工作采取的对策分析(一)建立健全物资招投标采购审计工作的規章制度在高校实行物资招投标采购工作时,需完善、健全相关的审计制度,让内部审计人员有章可循。物资采购招投标是一项原则性较强、适应政策性、专业性与技术性综合的系统工作,作为物资采购招投标的审计监督人员,如何有理有据、依法按章地做好监督审计工作,作为第三方对整个物资招投标采购过程进行审计,就必须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权限分明、易于操作的审计监督工作机制。 (二)加强物资招投标采购的事前审计由于内部审计人员在时间上具有滞后性和开标过程的程序性,内审人员在招标现场进行的审计监督就很难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与预防,这就需要加强物资招投标采购的事前审计。第一,开展立项审计。主要是检查立项手续是否合法合规;是否组织专家对拟采购的物资进行可行性论证;采购计划是否已按学校年初下达的预算指标进行编报,有无变更计划或无计划的采购行为。第二,开展招标文件审计。主要审查招标方式是否合法合规;审核招投标程序是否合法合规,检查标书中是否设立了不合理的参数条件限制潜在投标人或条款带有倾向性,明显有利于个别投标人,招投标管理部门与投标商家有无相互串通、虚假招标等行为;检查招标文件是否合法合规,评委的组成是否公平合理,评标打分条款是否公平合理。对招标采购预算控制价的审计,对同一类型、品种、规格的物资采购,要求至少采集三家及以上数量的价格信息进行比价,以确定物资公允价格。内审人员在开标前对物资招投标资料进行事前审查,在物资采购招投标前及时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三)加强物资招投标采购现场会审计人员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的重要特征。审计只有完全独立于三方中的另外两方,发表的审计意见才有客观公正的基础。在物资招投标采购会现场,为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处在第三方监督方的位置,不能作为评委参与评标与定标。招标管理部门应该专门为审计人员设立审计监督岗,审计人员负责对开标评标定标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对于发现的问题提出质疑,并有否决权,但不参加标书评定和打分以及定标的具体事项,招标会结束后,审计人员对中标结果进行认定并独立发表审计意见。这样,内审人员既保持了独立性,又实现了对招投标采购工作的有效监督。(四)重视物资采购完成后物资入库验收监管审计采购物资入库后,要求使用部门严格对照双方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应的合同文本,先进行验收。如需安装调试,需完成安装调试并确认能正常使用;如有物资项目与合同不符,需先行整改,再由学校招投标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组成的验收小组进行联合验收。审计人员需到现场参加验收监督,可结合招投标内部控制目标分别进行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检查物资的型号规格、品种品牌、数量质量等指标是否与合同要求相符,验收报告是否完整清晰;检查重大采购项目或涉及特殊专业的项目是否有经过国家认可的专业检测部门进行质量验收与评定,并出具验收报告,报告上是否有验收方签字盖章等。(五)加强高校内部审计人员队伍的建设由于高校的物资招投标采购需要综合运用到多种专业知识,因此需要加强内审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第一,强内部审计人员专业培训,加强审计后续教育,定期安排内审人员到相关培训机构学习物资招投标采购相关知识和技能;第二,逐步引进具有物资招投标采购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审计人才;第三,加强与兄弟院校审计部门的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的采购审计经验,使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结束语:当前,高校在物资招投标采购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何集中审计力量来对高校物资招投标采购领域进行有效的监督,审计部门需与时俱进地不断学习和探究在新形势下开展物资招投标采购审计工作的优秀经验与方法,以促进采购资金发挥更好作用,提高高校资金使用效率。参考文献:[1]吴乃龙.高校物资采购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16,(5):291. [2]许持.浅谈高校物资采购审计监督的难点与对策工作[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4):155-156. [3]马敬让.审计视角下的高校招标采购全寿命风险分析[J].现代审计与经济,2017,(1):40-41.

猜你喜欢

内审招标审计工作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浅析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审计工作质量研究
简述如何做好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对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