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应用生态工程原理解决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

2018-10-19王璧

水能经济 2018年6期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环境污染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迅速的发展,水利工程施工除了给当代社会经济带来较大利益外,同时也会产生较突出的环境问题。本文利用生态工程原理基本知识, 提出了有效解决水利工程施工中遇到的环境问题, 不仅对水利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同时对生态的恢复治理也带来了重大意义。本文详细分析了应用生态工程的有关基本原理,解决水利工程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关键词】生态工程原理;水利工程施工;环境污染

水利工程作为一项民生工程,近几年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前景较为可观。可是,它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不仅制约了水利工程的而发展,同时也很有可能成为阻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在我国,生态工程属于一门新的学科,是我国现代化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带来较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等,针对以上环境问题,利用生态工程原理确立科学、完善的施工体系,减轻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从而达到工程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赢。

一、生态工程原理与应用原则

1、生态环境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协同发展原则

在水利开发过程中,不但要重视社会经济效益,还要处理好自然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在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往往只在乎经济效益的多少,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全国各地环境污染严重,人类突发性疾病也日益增多,久而久之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生态工程系统必须按照生态环境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协同发展的原则, 从以前只考虑施工管理的思想转变为施工、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全面抓的施工管理模式,在重视工程效益的同时,保证生态效益最优化。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最大程度减小对环境的破坏, 从而保证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使我国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处于良性循环,促进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2、共生互补原则

共生是指一种共同生存、互相收益的现象。在处理工程施工或运行与生态环境问题上采用多种方式共存的方法,对它们进行规划与协调, 建立工程与自然环境和谐平等的相互关系, 以达到效益的最优结合,这就是共生互补原则。例如工程施工过程中占用的土地资源划分的合理性,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循环。工程施工开挖过程产生的弃土需临时堆放,施工营地的选址,工程运营后生产和生活场所的建设都需要占用土地,将施工过程占地与工程运营后占地结合考虑,可节约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建设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共同受益。

3、循环再生综合利用的原则

在施工中要充分利用再生循环过程中产生的材料,秉承再生的原则,处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可循环利用的全部回收,既保护生态环境,又创造经济效益。

二、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水利工程的施工产生的环境影响主要包括:1、水污染。首先,水利工程施工中会产生大量的施工废水,施工设备定期检修、清洗过程也有部分带有油污废水产生,废水一旦渗入地下,将给地下水带来严重污染,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用水。其次,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务必会拦截水资源,引起下游人们生活、生产、以及农业的用水量不充足。2、大气污染。项目施工过程中,开挖土方、建筑材料装卸、在施工场地内堆存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爆破作业会产生部分灰尘,这不仅威胁着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还给附近的农田和植被生存带来影响。同时,在施工期间车辆和机械设备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汽车尾气和机械废气,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为明显。3、固体废物。一般水利工程建设的规模较大,建筑材料的消耗量也比较大,进而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施工营地也会产生一些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若不能及时清理,将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三、如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解决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

1、系统结构优化

水利工程设计之初,结合生态工程原理和施工环境进行综合设计,将施工方案不断地优化和创新,制定出可以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达到最大效益的施工方案。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水利工程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工程监督管理部门要做好监督工作,包括施工人员操作的技术规范性、设备使用情况以及项目运营后的竣工验收。

2、项目建设与管理的生态化

在施工过程中实现项目建设与管理的生态化,首先增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是关键。使其认识到生态环境保護的重要性,保护生态环境也是在保护自己,眼光放长远,不能只注重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而不考虑环境污染带来的严重后果,水利工程只有长远发展才能收获更多的利益。同时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制度,在施工作业当中严格要求施工人员,将工程施工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

3、科学地规划施工体系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施工技术不断优化、管理理念不断创新。在水利工程中,科学的规划施工体系包括施工布局合理性以及结合生态保护理念进行施工。同时,了解施工的相关内容,包括施工范围、环境保护的要求等,根据当地环保局对施工期间的环保要求、占地面积、蓄水量等方面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出最合理的施工方案。

四、结论

水利行业在我国现代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运用生态工程原理解决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问题是水利行业长期发展的关键。在生态工程原理运用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循环再生的原则、资源合理利用原则,按照以上原则和历史经验进行水利设计方案的优化,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国民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云正明,刘金铜.生态工程 [M] .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

[2]水利部,能源部.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1989.

[3]袁亭.浅谈应用生态工程原理解决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J].江西建材,2013(05).

[4]程飞.应用生态工程原理解决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J].水利学报,2002,(3):55-58,63.

作者简介:王璧,(1976-12),男,本科,水工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管理.

猜你喜欢

水利工程施工环境污染
基于低碳理念的室内环境设计研究
我国环境污染犯罪治理机制中的不足及对策
衬砌混凝土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总体布置措施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浅析我国绿色会计
Seminar教学法在《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08年高考中的环境污染与保护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