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融入创新创业思想的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

2018-10-19兰飞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7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创新创业教学模式

兰飞

摘 要: 现阶段,国家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越来越重视,如何响应国家的号召,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是各大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高职院校为例,分析了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融入创新创业思想的优势、现阶段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创业思想融入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方式及过程,这对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教学模式

1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融入创新创业思想的优势

近年来,国家极其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发展,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随着高校的扩招,每年毕业生数量已远超专业市场人才需求。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并不占优势,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及质量,是各大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及难题。

对此,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的思想,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不仅是顺应国家政策及时代的要求,还可提高学生的毕业就业率及就业质量,进而进一步的提高高职院校的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及竞争力。

2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深度还不够,缺乏完善的创新创业教学体制

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还处在初级阶段,主要体现为对创新创业理论的研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不足。

由于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的研究深度不够,导致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没有专门的针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考核制度、评价指标、学分评定等。虽然有些学校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思考,如设置创新创业课程,或拿出一周的时间作为双创周,但由于其实施方式、学生和老师相应知识欠缺等问题,导致最终效果并不理想。

(2)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不能很好的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

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对学生创新创业理论方面的培养,主要是辅导员或行政人员来进行教授,或在双创周找专业课教师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集中培训,或设置“双创类”的比赛来训练学生的双创能力。但从实际结果来看,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并未得到显著提升,完全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是传授双创理论及技能的教师,大都没有创业实战经历 [2]。其根源还是在于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其不能很好的进行相应的教学。

(3)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与平台匮乏,不能很好地满足创新创业教学需要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均是以设置“创新创业园”或“众创空间”等方式作为学生双创能力培养的实战平台。这类平台多是只提供相应的场地,没有较好的实际内涵作支撑。要搭建真正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需要学校走出去,与企业合作,在共同搭建实践平台的同时,定期聘请创业类的优秀人才为学生和在校的教师传授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经验、技能等。

3创新创业思想融入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

鉴于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融入创新创业思想的优势,针对其现阶段所存在的问题,可采用两步走的方式进行解决:

第一步是学校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平台,这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针对理论部分,学校可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师双创知识储备、课程教学评价体制等方面着手完善;针对实践平台,除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园”、“众创空间”等,还可多增加一些校企联合,在有相应资质的企业建立学生实践基地,为学生双创实践提供真实场景的训练场地,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双创能力[3]。

第二步是创新创业思想深入课程教学,这是整个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针对创新创业思想如何有效的融入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本文对其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其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首先是设置专门的“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基础认知

针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让学生对其有理论的认知,形成系統性的理论知识体系,为后期双创能力的塑造奠定理论基础。对于“双创”类的专业课程建议在学生刚入学时开设,其教师建议选择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校内外老师进行授课。

(2)在后续专业课中深入贯彻创新创业的思想

一般高职院校开设的“双创”类课程较少,针对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还需在后续其他专业课中进行加强。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课一般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其课堂上,很少或几乎没有注意对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为实现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思想,培养学生双创方面的能力,可采用下图方式进行。

专业课教师在教授专业课知识及技能的同时,可在课堂上穿插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内容,以培养学生随时随地形成创新创业的意识。专业课教师可在专业课的总成绩中拿出一定比例的成绩用于评价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根据其所学的专业课知识与技能找准合适的切入点进行创新创意,并实现成果和编制创业企划书,最后进行创意项目展示,以三方评价的方式获得创新创业部分的成绩。

(3)通过校内、校外实践基地的训练,进行真实的创新创业实战

通过理论与模拟实战的培养后,还需通过真实的项目巩固和加强学生双创方面的能力。可通过校内、校外的实践基地,进行真实的创新创业实战,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最终达到学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初衷及预期效果。

4结语

针对高职院校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必须理论与实际结合。实践证明,通过采用本文所提出的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融入创新创业思想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还可提升学生对专业课课程学习的兴趣。这对高职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方面的教育教学及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吴彬瑛,倪锋.“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用研究[J].职教论坛,2017(02):30-34.

[2] 朱小峰.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贯彻创新创业教育思想的研究与实践[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11):86-87.

[3] 邵月花.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0):76-79.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创新创业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