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供电公司人员配置模式研究

2018-10-19田秀娟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7期
关键词:供电公司模式研究

田秀娟

摘要:供电企业体制改革升级速度较快,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摸索选择合理人员配置模式,提高企业工作效率,推动电力系统盈利能力提升,为供电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本文就新形势下供电企业人员配置模式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供电公司;人员配置;模式研究

引言:

我国智能化电网发展迅速,大量新设备及新技术投入到生产运行当中去,供电企业发展急需人才,合理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考核及选拔,将企业需要的各类人才合理的安排到合适的位置,是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有效提升。

1、新形势下供电公司人员配置的含义及重要性

1.1人員配置的涵义

企业人员的配置是通过考核、选拔、录用和培训,将各类人才安排到企业需要的岗位上,使得人尽其用,岗位职能发挥到最佳效果。人员配置是实现个人与岗位的有效配置,贯穿人力资源管理全过程,是提升企业组织能力的重要实施途径。

1.2新形势下供电公司人员配置的重要性

随着智能电网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面临着发展新形势,供电企业是电力系统的关键性企业。经过电力系统的三大五级改革升级后,供电企业经营理念逐渐转变,人才培养及配置也随之转变,满足电力系统理念及技术升级的人才需要, 科学化配置人员及岗位,体现供电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水平。面对新形势下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化的迅速发展,去产能化形势下产业发展严峻,通过科学化人才引入及应用,保障企业现实生产的平稳运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推动行业整体素质提升。

2、新形势下供电公司人员配置模式存在的问题

2.1传统人事管理意识存在

供电公司在传统体制内时间较长,传统将如何降低成本的人事管理意识较强,没有将人作为资源进行选拔、培养,一味粗暴的降低工资、降低培训,达到降低人员使用成本目标。传统人事管理意识较重视眼前生产运行需要,且在运行过程中常出现以人配岗的错误方式,造成机构臃肿,没有将人员与岗位合理配置,工作效率不高。

2.2人员配置模式较为单一

供电公司人员配置模式较为单一,以国有企业体制内管理方式为主,岗位上人员只上不下,人员在岗位工作成果好坏与薪酬、晋升、降职等关系不强,企业内部竞争模式开展效果不良,相关专业优秀人才引入较少,员工工作主动性不强,企业生产运营效率不高。

2.3人员配置模式原则把握不细

供电公司作为传统国有企业,在人员配置模式中大方向原则把握较强,但在个人特长发挥、能级、人岗关系问题上把握不够细致,为员工未来职业生涯及岗位效率带来深远的影响,长期下去造成企业员工整体素质提升较慢,企业在行业发展中持续动力不足。

3、新形势下供电公司人员配置模式

供电公司是电力系统的关键性企业,十九大对国有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供电公司必须把握发展机遇,突破传统思想,科学合理的选取人员配置模式,促进企业人才内部流动,积极引入优秀高层次管理人才,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行业整体素质提升。

3.1突破传统思想

十九大对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要求更加明确,“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供电公司作为国有企业的中流砥柱,必须突破传统垄断企业思想,跟随国家宏观战略指引,从管企业向管资本方向做重要转变,将人员作为资本,进行科学化配置及管理,促进供电公司工作效率及经济效益最大化发展,为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人员配置过程中,重视与企业未来发展相结合,突破传统人事管理思想意识,树立人是资源理念,将企业人才运用、培养及选拔科学化进行,拓宽人才培养途径,重视一岗多能技能及技术培训,加大复合型管理人才选拔,梳理企业组织结构,结合企业实际及市场需求合理设置岗位,实现人尽其才理念,激发人员潜能,为企业发展培养和挖掘各层管理人才,推动企业人力资源水平提升,为企业经营效益及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2人员配置模式的基本原则

3.2.1重视内部人才选用

人员配置的目的是人与岗位相结合,实现综合效果最大化,面对供电公司不断提升的企业发展目标,合理任用内部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高级人才极度缺乏状况,这与企业内部人才培养体系及人力资源开发息息相关,正式人才培养及开发,重视运用激励机制,为内部管理提供竞争机会,激发内部人才上升动力,实现企业内部人才合理流动,重视一岗多能、多岗培养的人才培养途径,带动企业内部人才培养,提升企业人员整体素质。

3.2.2重视人才特长发挥

供电公司在人才引入过程中对专业要求较为突出,以电力相关专业人才较多,随着供电企业与市场经济的接轨,部分岗位职能要求逐渐多元化。人员配置模式要对专业人才运用更为细化,重视对人员的优势及长处应用,在岗位人才固定要求的同时,对人员自身性格、文化以及专业相结合,研究个人特殊专长、特长进行,查找其适合岗位方向,根据能力水平差异,安排到不同层级的岗位中,采用个体与岗位最佳结合方式,实现1+1>2成效,使人员能力与岗位需求发挥到最大水平,为企业经营管理提升提供可靠基础。

3.2.3重视人岗能级对应

供电公司组织结构较为庞大,各层级管理较分明,企业人才专业技能及个人素养具有一定差异,根据专业、经验、文化等多方面的结合,根据岗位工作性质、任务的大小以及工作的难易程度需求,将人员放置在不同职位上,对相应的权利和责任加以落实,实现最少员工发挥最大的系统功能,赋予岗位组织角色的身份性质,满足企业内部人员组织系统的需求,实现系统能效最大化。

3.3科学化人员配置模式

3.3.1人岗关系型

人岗关系型人员配置模式在供电公司是常用方式,根据供电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中各部门、岗位的人员质量及要求,采用招聘、试用、竞争上岗、末尾淘汰、双向选择等方式,促进企业内部人员的流动,拓宽人才筛选渠道,选拔适合岗位的人才并应用,对现任岗位中不能胜任的人员进行调整、淘汰,促进组织整体效率提升。

3.3.2移动配置型

供电公司员工从业时间较长,部分职工在从事同类岗位多年具有一定的经验,通过降职、晋升及调动方式,在岗位上、下、左、右的移动方式促进岗位人员流动,将不能胜任或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的人员进行降职,对工作成绩优秀人员并具备领导能力的进行晋升,对工作岗位流程或更合适的岗位人员进行平级调动,实现移动配置,满足岗位职能及人员水平的匹配。

3.3.3流动配置型

将员工与企业岗位关系进行流动配置,通过安置、调整和辞退三种形式,实现企业人员内、外部流动,这也是近年来供电公司采用的方式,引入新的人才,实现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增强企业内部人员危机感,激励企业内部良性竞争,引入高层次、优秀人才到企业,推动供电公司未来可持续健康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的选用人员配置模式,是实现人尽其才及为企业未来提供持续动力的重中之重。在十九大及十三五的引领下,供电公司必须把握新形势需求,激发企业内部竞争主动性,推动人才内部合理流动,积极引入优秀、高层次人才,充实到企业高级管理层,激发企业创新能力,激发企业活力,为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陈文菲.基于现代管理理论的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探索[J].人力资源管理,2018(05):91.

[2]朱立波.电网企业管理与专业技术类人员典型配置探索[J].广西电业,2017(03):40-42.

[3]张旭风,崔志恩.浅析国有供电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J].河北企业,2016(08):123-124.

[4]王世君,赵亮,王立新.基于现代管理理论的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24):120-122.

猜你喜欢

供电公司模式研究
供电公司电力市场营销优质服务提升途径探寻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国际学校主题班会模式研究
服装设计智能化趋向及模式研究
基于精细化理念的沈阳市乡村规划编制与建设管理模式研究
供电公司人力资源培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高校内部控制的定位与模式研究
供电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瓶颈及解决方案研究
供电公司电力市场营销策略及应用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