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历史教育在培养中学生 人文素养中的作用

2018-10-19柯荣树

文理导航 2018年16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高中历史素质教育

柯荣树

【摘 要】历史作为高中的必修课程之一,对学生的成长乃至人生的发展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提升人文素养,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不断完善自身,从而最大限度激发自身潜能。高中历史在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方面,有着明确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并有着深刻的意义。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明确自身的责任与目标,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本文就当下高中历史教育在培养中学生人文素养中的现状作了简要分析,并对如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了相关探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素质教育;人文素养;现状;探究

一、高中历史教育在培养中学生人文素养中的现状

1.高中生道德水平现状简析

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是人文素养教育以及科学探索精神,因此,当下高中生出现人文素养意识低下的直接原因就是思想品德教育薄弱。就相关调查发现,当下高中生关心父母的程度普遍偏低,只有一半左右的高中生记得父母的生日,反之,父母记得孩子生日的比例就高得多。虽然父母为学生付出了很多,但作为高中生的孩子,却没有对父母尽到相应爱的回报。父母是最亲近的家人,对待父母尚且如此,何谈对待同学和老师?日积月累,一些高中生的性格变得寡淡冷漠,以自我为中心,一味索取而不懂付出。高中历史学科的人文素养重点便是着重于人性的提升,而情感是人性的核心,没有情感的人生是不完善的人生。

2.高中生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意识简析

能够与人合作、善于与人交往、具备很强的沟通交流能力,是一个人完善的基础,是迈向人生成功的有利条件之一。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是发展的人,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自身的独特性,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引导学生提升人文素养水平。而当下,高中生团队协作意识不强,普遍选择独立完成学业,拒绝与别人交流,自我中心意识过强,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二、高中历史教师进行历史学科教学时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措施

1.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开展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活动

对学生而言,教师是他们学习道路上的指路人,同时为了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教师会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近几年来,新的教学大纲中对于历史课程的教学标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教师如果想要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履行新的标准,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起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學标准和传统的课程标准最大的区别在于,不再把学生看作应试教育下的“考试机器”,而是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对于教师而言,为了有效地落实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要求,应该在平时积极自主地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新课改培训,读一些现代教育理论的书籍,从而真正地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而加强对学生历史知识的有效训练。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关心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正确。最大限度的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端正学习态度,形成一种对人对己负责的积极心态,以便今后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应对种种问题的处理应变能力,应该说这也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有效途径之一。

2.探索课本的历史事实,收集生活素材,完成渗透教学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学生可以选用不同的方式获得学习资料,不过在一定程度上,大部分的学生还是习惯于通过课本获取知识。因此,历史教师应该在备课的基础充分挖掘教材当中有助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相关史实材料,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渗透,达到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完成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3.教师要注重提升自身人文素养

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也应该注重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特别在于人文知识以及人文精神方面。只有自身的素养提升了,才能真正引领学生,起到“下自成蹊”的良好作用。教师首先可以从充实自身的人文知识开始,多读历史书籍、历史经典,多做一些历史研究,以专业知识的魅力来获得学生的认同,帮助学生以正面的历史人物或现实中的人物为榜样,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积极主动的去了解和接受人文教育。其次,教师还应见诸行动,公正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最后,教师还应多做一些教学反思,反思自己在教学时特别是有关人文教育素材的挖掘程度并进行适时调整转变。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素养不仅是历史学科的任务,更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适应时代进步趋势的必然要求。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意识,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体系,尊重并关爱每一位学生,积极创造条件帮助他们成长。在平时的教育中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引导学生发现和创造历史学科中有利于人文素养培养的有效素材和载体,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最大限度上开发自身的潜能,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社会输送建设性人才夯实根基。

【参考文献】

[1]裴新媛.民族传统文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l6(4O)

[2]孙瑞淼.浅谈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当代小说(下),2O15(6)

[3]闭云峰.何东蓉应大力加强高中世界近现代史的学习[J].中学教学参考,2017(6)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高中历史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