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魏晋南北朝时期轩辕故里之争及演进
——轩辕文化研究系列之三

2018-10-19赵世明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轩辕故里黄帝

赵世明

(天水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与轩辕故里相联系的地理概念,先秦秦汉时期基本上有轩辕丘、姬水,魏晋以后出现寿丘、天水,以及跟轩辕故都紧密相连的“有熊”(既是姓氏,也是国号)而产生的有熊氏之地、墓葬之地桥山等,对于这些概念的认识分歧而产生诸多轩辕故里、故都,争论不休。在此过程中,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和司马迁的《五帝本纪》具有里程碑意义,基本奠定了轩辕故里、故都的讨论范围和路径。明以后,轩辕故里在相关的地方志中非常清晰。

一、轩辕故里问题的产生

轩辕故里问题的产生有两个原因,一是先秦秦汉时期有关黄帝的历史文献记载少,且记录文字简单;二是地理概念处于变迁之中,某些已经难以考证,故对当时的地理所指后世难以准确知晓。正因为记载简单甚至模糊,因而解读各异,以致形成了后世不同的轩辕(黄帝)故里之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演进路径。

先秦秦汉时期,有关轩辕黄帝的记载寥寥无几。《国语》《史记》《大戴礼记》《焦氏易林》《五帝本纪》等文献记载均很简略。《国语》记载,司空季子曰:“昔,少典娶于有珪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1]98显然,《国语》反映出时人地域意识的觉醒。其“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引发了后世对于姬水的疑问、考究或引用,由此形成了轩辕故里讨论的中心之一——姬水所在地为轩辕故里。

司马迁在《五帝本纪》中说:“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为嫘祖。”[2]10西汉学者戴德之《大戴礼记》卷7《帝系第六十三》也载:“黄帝居轩辕之邱,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3]137这些说法应该来源于《世本》,说法略有不同,基本意思一致,其言:“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子,是为嫘祖,产青阳及昌意。”[4]12因为“黄帝居轩辕之丘”,所以对“轩辕之丘”的考证推究便形成了又一个讨论中心——轩辕之丘所在地就是轩辕故里。

对于“黄帝以姬水成”、“黄帝居轩辕之丘”的说法,后世乃至当今没有人质疑,故一直被采信。但对于姬水、轩辕之丘在何处却争论不休,难以形成共识。特别是人们地域观念强化的明清以后,更是难以达成一致。

二、魏晋至隋唐时期新问题的产生及演进

在仍未弄清楚姬水、轩辕之丘等问题之时(或许时人对此并无异议,只是再后来才弄不清楚这些问题),新的问题产生了。

(一)问题一:黄帝生于寿丘还是天水(上邽)?

1.黄帝生于寿丘?

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既认可了此前姬水、轩辕之丘之说,并说出了轩辕黄帝出生地、建都等,其言:

“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①王献唐认为:“黄帝乃有熊氏之后,与少典无涉,后世传为少典者,殆黄族欲收服炎族之心,故以同族自居,亦谓少典之裔也。”《炎黄氏族文化考》,青岛出版社,2006年,第7页。按照此说,黄帝有熊氏的说法应该有误。姬姓也。母曰附宝。其先即炎帝,母家有蟜氏之女,世与少典氏婚,故国语兼称焉。及神农氏之末,少典氏又取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附宝,孕二十五月,生黄帝于寿丘。长于姬水,龙颜,有圣德,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5]14

可以说,自此以后,轩辕故里的《帝王世纪》时代开始了。同时期略后,东晋干宝《搜神记》、梁萧绎《金楼子》的记述与此一致,只不过后者并未明言黄帝生于何地。②《搜神记》载:“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母曰附宝,其先即炎帝母家有熊氏之女,世与少典氏婚。及神农之末,少典氏又娶附宝。见大霓光绕北斗枢星,照郊野。附宝孕二十五月,生黄帝于寿丘。”萧绎《金楼子》卷1《兴王篇一》载:“黄帝有熊氏,号轩辕,亦曰帝鸿,少典之子,姬姓也。又姓公孙。少典娶有乔女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郊野,附宝孕二十月生黄帝。龙颜,有圣德。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循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邱,乃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行其志。”

2.黄帝生于天水?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卷17《渭水》载:

渭水又东南合泾谷水,水出西南泾谷之山,东北流,与横水合,水出东南横谷。西北迳横水圹,又西北入泾谷水,乱流西北,出泾谷峡。又西北,轩辕谷水注之,水出南山轩辕溪。南安姚瞻以为黄帝生于天水,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皇甫谧云生寿邱,邱在鲁东门北。未知孰是也?[6]429-430

在《帝王世纪》的时代,“黄帝生于天水”打开了这个时代主流学说的一大缺口。

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和司马迁的《五帝本纪》同样具有里程碑意义。《帝王世纪》记载得如此清楚,将轩辕黄帝的基本生平如此具体地呈现出来,来源或文献、或口头相传,想必是有一定依据的,但依据是什么却不得而知。同时,其中许多神秘化的记述同样具有里程碑意义。

大概因为寿丘说不胫而走,在魏晋乃至隋唐时期,都很流行,也成为后世学者的重要依据。所以,唐代基本承袭了魏晋时期的观点,甚至完全引用其说法。对于寿丘的理解上基本上也承袭了魏晋时期“邱在鲁东门北”,即山东之说。

唐初高祖下令编修的类书《艺文类聚》卷11《帝王部一·黄帝轩辕氏》则完全照搬了《帝王世纪》。张守节《史记正义》中关于黄帝,也是完全引用前人皇甫谧的说法。房玄龄等人著《晋书》之《地理志四上》同样认为“黄帝生于寿丘,而都于涿鹿。”唐初《轩辕黄帝传》③据张固也《〈轩辕黄帝传〉考》认为《轩辕黄帝传》并非南宋之作,而是唐初作品,晚唐王瓘《广黄帝本记》实即增广此书而成。《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期,79-83页。应该是首次为黄帝立传,其曰:“轩辕黄帝,姓公孙,有熊国君少典之次子也。其母西乔氏女,名附宝。瞑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于郊野。附宝感之而有娠。以枢星降,又名天枢。怀之二十四月生轩辕于寿丘。”[7]1而李贤注《后汉书》志20《郡国志二》也完全引用《帝王世纪》:“生黄帝于寿丘,在鲁城东门之北。”[8]3430

这样,有唐一代,整个官僚士大夫基本采信了《帝王世纪》的说法,以至于其他的文献中几乎千篇一律: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都于涿鹿后迁有熊,葬于桥山。因此,整个隋唐时期,寿丘山东说占据统治地位,南安姚瞻“黄帝生于天水”说一度销声匿迹。由此可以进一步看出《帝王世纪》的里程碑意义。

只不过到了宋代,除了山东说继续流行之外,罗苹为其父罗宓所著《路史》作注时,否定了《帝王世纪》关于寿丘山东说和其父采用的皇甫谧之说,言“寿丘,在上邽”。因为有了《帝王世纪》说、罗苹说等说法,后世便有了充分的材料依据而加以引证,故而争论不休。

因为魏晋及以后,轩辕故都、墓地等问题有时与轩辕黄帝故里相为表里,互为印证,故有必要对此也做一基本梳理。由此就有以下两个问题:

(二)问题二:黄帝都于何处?

1.有熊(新郑)说

关于轩辕黄帝的姓氏,有轩辕氏④据宋代罗璧《罗氏拾遗》记载,轩辕和黄帝并非一人,其言:“庄子注轩辕氏后,始有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黄帝氏、,六韬亦著轩辕氏在骊离氏、赫胥氏之间。轩辕,自古帝王一号也。古币亦有轩辕、黄帝之分,轩辕币始作货,黄帝币又作布,则轩辕黄帝为二。又轩辕以车得名,轩辕睹转篷之风,法制车轮。轩,车横木,辕,车直木。因以为号。黄帝见大蚓,曰土气胜,土色黄,因号为黄帝。司马迁不祥,乃玥黄帝名轩辕,后人从而讹,执古为信。”《罗氏拾遗》卷八《轩辕黄帝》,丛书集成初编,单行本,中华书局,1991年,第96页。、有熊氏⑤徐旭生先生说:“古书中只谈到少典,没有谈过有熊,有熊一名同黄帝、少典二名发生关系大约是比较晚近的事情,不足为信据。”《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第41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等说法。围绕轩辕氏,产生轩辕丘的概念;围绕有熊氏,产生有熊国号。在证明黄帝故都时,黄帝之号有熊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载:“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2]45

魏晋时期,黄帝都“有熊”说较为流行。《帝王世纪》言“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似乎是说黄帝建都和居住地为同一地方。东晋王嘉《拾遗记》载:“轩辕黄帝出自有熊之国,母曰‘吴枢’,以戊已之日生,故以土德称王,时有黄星之祥。”[9]13魏晋时期已经完成了“有熊”由氏族之号到国号或都名的转变。《帝王世纪》“受国于有熊”几为后世之圭臬。①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学者引经据典时,似乎有意无意模糊原文献和后人注之间的关系,把原文献和注不加区别一并引入,使不明读者误以为均来源于该文献。比如“焦赣《焦氏易林》载:‘黄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有熊,即今河南新郑是也。’”其实这是后人加的注。还有学者将后世的理解变成了原文献的内容,如“东汉班固《白虎通·号篇》:‘黄帝有天下,号曰有熊。’”其实原文献为:“黄帝有天下,号曰自然,独宏大道德也。”(光绪元年湖北崇文书局,第7页)只是后世有人认为“自然”应为“有熊”。故使很多学者引用时“自然”变成“有熊”,让人误认为《白虎通·号篇》记载是“有熊”。

隋唐时期这一说法的统治地位基本确定下来。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八言:“新郑县,紧。东北至州九十里。本有熊氏之墟,又为祝融之墟。”[10]205李泰《括地志》卷四言:“郑州新郑县,本有熊氏之墟也。”[11]178杜佑《通典·州郡七》载:“新郑,汉旧县,春秋郑国,至韩哀侯灭郑,自平阳徙都之。有溱洧二水,祝融之墟,黄帝都于有熊,亦在此地,本郑国之地。”[12]939由此而言,有熊由最初的姓氏之号而逐渐演变为都之号,至唐以后,被基本确定下来。自唐以后,有熊说非常流行,居于主导和统治地位。

宋以后,这种说法非常普遍。如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载:“河南尹新郑县,古有熊国,黄帝之所都。”[13]22刘恕《通鉴外纪·卷一》载:“黄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生于寿丘,长于姬水,改姬姓。”[14]6欧阳忞《舆地广记》卷4《京西北路》载:“新郑县,古有熊国,黄帝所都也。”[15]59这样的记载频见史端。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天文志》:“新郑为轩辕、祝融之墟,其中东鄙则入寿星。”宋代《御览》卷155载:“黄帝都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宋罗泌《国名记》:“有熊帝之开国,今郑之新郑。”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新郑县,黄帝都于有熊即其地。”宋张君房《云笈七签》:“轩辕黄帝,姓公孙,有熊国君少典之次子也。伏羲生少典,少典生神农及黄帝,袭帝位,居有熊之封焉……始学于大颠,长于姬水。帝年十五,心虑无所不通,乃受国于有熊,袭封君之地。在郑州新郑县。”明李贤《大明一统志·沿革》卷26:“新郑县,上古有熊国,在州城东北九十里,周封黄帝后于此为郐国,春秋时为郑武公之国,名曰新郑。”(第18页)明大学士李东阳奉敕撰《历代通鉴纂要》:“黄帝轩辕氏,姓公孙,改姓姬,名轩辕,有熊(今新郑县)国君少典之子,以土德王。神农氏衰,诸侯相侵伐,轩辕修德治兵,擒杀蚩尤于涿鹿(今涿州),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

2.先都涿鹿,后迁有熊

同时期仍流行另外一种说法,即黄帝先都涿鹿,后迁有熊。

《魏书》记载,高祖欲迁都,燕州刺史穆罴:“臣闻黄帝都涿鹿。以此言之,古昔圣王不必悉居中原。”高祖曰:“黄帝以天下未定,居于涿鹿;既定之后,亦迁于河南。”[16]359唐李大师和李延寿等撰《北史》也有相同收录。间接地证明了黄帝初都涿鹿,后迁都河南。这一说法得到部分唐人的认可,而采用。《史记》之正义:

舆地志云:“涿鹿本名彭城,黄帝初都,迁有熊也。”案:黄帝有熊国君,乃少典国君之次子,号曰有熊氏,又曰缙云氏,又曰帝鸿氏,亦曰帝轩氏。母曰附宝,之祁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而生黄帝於寿丘。寿丘在鲁东门之北,今在兗州曲阜县东北六里。生日角龙颜,有景云之瑞,以土德王,故曰黄帝。封泰山,禅亭亭。亭亭在牟阴。少典之子。[2]10

但对于涿鹿认识也有分歧,一说河北涿州,一说江苏彭城。唐人似乎对于彭城说认可度并不高。江苏彭城说的依据来自于《舆地志》,其载:“涿鹿本名彭城,黄帝初都,迁有熊也。”[17]108这一说法虽被唐张守节在《正义》中引注,但并未认可涿鹿即彭城的说法。在《史记·五帝本纪》“北过涿鹿”一语中张守节云“涿鹿山在妫州东南五十里,山侧有涿鹿城,即黄帝、尧、舜之都也。”妫州,唐朝州名。治在今河北省涿鹿县城西南二十里的保岱(天宝初年改妫州为妫川郡。乾元元年(758年)恢复妫州。后晋天福三年(938年)作为燕云十六州的一部分,被割让给契丹。契丹改名为可汗州),故而张守节仍然认可河北涿州说。

由此,黄帝故都有三种说法,如图1:

图1 黄帝故都的三种说法

(三)问题三:桥山在哪儿?

《史记》卷28《封禅书》载:

其来年冬,上(汉武帝)议曰:“古者先振兵释旅,然后封禅。”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馀万,还祭黄帝冢桥山,释兵须如。上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既至甘泉,为且用事太山,先类祠太一。[2]1396

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上郡阳周县条下注云:“桥山在南,有黄帝冢。”[10]1617由此可见,汉代已经基本形成桥山为黄帝衣冠冢之地的认识,也被后人所认可。

汉魏之间的刘向《列仙传》指出黄帝“假葬桥山”。其载:

黄帝者,号轩辕。能劾百神朝而使之。弱而能言,圣而预知,知物之纪。自以为云师,有龙形。自择亡日,与群臣辞。至于卒,还葬桥山,山崩,柩空无尸,唯剑舄在焉。仙书云: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下,鼎成,有龙垂胡髯下迎帝,乃升天。群臣百僚悉持龙髯,从帝而升,攀帝弓及龙髯,拔而弓坠,群臣不得从,望帝而悲号。故后世以其处为鼎湖,名其弓为乌号焉。神圣渊玄,邈哉帝皇。莅万物,冠名百王。化周六合,数通无方。假葬桥山,超升昊苍。[18]9

唐代仍继承这一说法。唐代《广黄帝本行记》言,黄帝乘龙登天,“有臣左徹削木为黄帝像,率诸侯而朝奉之。臣僚追慕,取几杖立庙而祭之。取衣冠置墓而守之,于是有乔山之冢。”①对乔山之冢,嘉庆年间顾广圻注曰:“在上郡周阳县有桥山,又肤施县有黄帝祠,坊州桥山有黄帝冢。”[19]7

约魏晋后期至隋唐时期,对于桥山的理解出现了分化。《史记》之三家注云:

[正义]:列仙传云:“轩辕自择亡日与群臣辞。还葬桥山,山崩,棺空,唯有剑舄在棺焉。”葬桥山。[集解]:皇览曰:“黄帝冢在上郡桥山。”[索隐]:地理志桥山在上郡阳周县,山有黄帝冢也。[正义]:括地志云:“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地理志云上郡阳周县桥山南有黄帝冢。”[2]11

此后,官僚士大夫仍有采用黄帝归葬阳周“桥山”(或乔山)之说,如宋代李昉等撰《太平预览》卷79引《史记》、《帝王世纪》等,言黄帝“葬于上郡阳周之乔山”。[20]367但分化是明显的,而且,除了宁州说②《庄子·外篇》至乐第十八载:“昆仑之虚,黄帝所休”。这是黄帝墓葬之地之意?是关于黄帝墓葬的最早记载?这与后来的《汉书》、唐代《括地志》、《元和郡县志》、《通典》相呼应。《括地志》云:“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元和郡县志》卷3《关内·道宁州》云:“子午山,亦曰桥山,在县东八十里,黄帝陵在山上,即群臣葬衣冠之处。”中华书局,1983年,第65页。外,黄陵说逐渐占据统治地位。徐旭生说,“近代的书全说它在黄陵县境内”,北宋以前的书全说它在阳周县境内。[21]42曲辰也说黄陵说为时较短,阳周说基本是其二倍。同时,他肯定了涿鹿桥山。③但曲辰认为:自西周至西汉时期,涿鹿桥山黄帝陵一直为国家大禘时的祭黄帝处。然自东漢改制,大禘改为于帝都明堂设牌位祭黄帝后,帝王就不再亲到涿鹿桥山祭黄帝,这就给班固提供了史事依据、笔移桥山。于是,班固将黄帝葬地桥山从涿鹿笔移至千里之外的陕北,在《汉书·地理志》上郡的阳周县下记曰:“桥山在南,有黄帝冢,莽曰上陵畤”,亲手造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大一例假案。《轩辕黄帝史迹之谜》,《汉武帝所祠桥山在哪里》,第217-22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但不可否认的是,自宋以后,国家祭祀黄帝时,似乎看不到对黄陵之地的质疑。比如宋代重视整修黄帝庙、元代设立三皇庙、明洪武时期桥山黄帝陵列为国家祭祀始祖的圣地、清朝祭祀黄帝陵频见于史载。即使时至今日,依然为主流认识。

三、问题刍议

因为问题较多,内容庞杂,故这里以轩辕故里为核心做一粗浅分析。

据现有掌握的文献来看,轩辕故里的概念出现已经迟至唐初。成书于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年)的《隋书》记载说,刘昉(博陵望都人,今河北安定)早年因为“定策”之功,被高祖授以上大将军,封为黄国公。其“自恃其功,颇有骄傲之色”。高祖受禅后,升任柱国,改封为舒国公,闲居无事,郁郁不得志。后来与柱国梁士彦、宇文忻数相来往,相与谋反,答应推梁士彦为帝。事遭泄露,高祖欲诛杀,下诏曰:“(刘昉)尝共士彦论太白所犯,问东井之间,思秦地之乱,访轩辕之里,愿宫掖之灾。唯待蒲坂事兴,欲在关内应接。”[22]1134这与《北史·刘昉传》记载完全相同。④《北史》是汇合并删节记载北朝历史的《魏书》、《北齐书》、《周书》而编成的纪传体史书。但后三史均未记载此诏。

刘昉所问“东井之间”,所思“秦地”,所访“轩辕之里”应该相距不远。《战国策》载:“外自弘农故关以西,京兆、扶风、冯翊、北地、上郡、西河、安定、天水、陇西皆秦地。”一说“秦地”在今甘肃天水一带,是指秦的封地。“轩辕之里”应是今天“轩辕故里”之意。这是笔者所见最早的“轩辕故里”的概念。

(一)早期路径分析

1.汉代轩辕故里之争

司马迁在《五帝本纪》末,以“太史公曰”论述了学者关于黄帝的认识,并讲述了他所到之处的见闻,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於他说。”[2]46

从司马迁之语中我们可以获取以下信息:第一,学者据《尚书》所言五帝缺乏信度,因为《尚书》自尧开始;第二,百家之言理性考证不够;第三,民间存有轩辕故里之争;第四,《春秋》和《国语》“表见皆不虚”,即为信史。

民间对黄帝故里的认识和争夺,反映当时社会对黄帝的尊崇和重视,从中亦能看出民间的地域意识、文化意识,甚至正统意识的觉醒。司马迁所言其到之处皆有轩辕故里之说,与黄帝“迁徙往来无常处”有关,言黄帝故里者,亦必然留下黄帝的遗存,故不足为奇。但这或许成为后世轩辕故里之争的源头。

然而,司马迁在《五帝本纪》中,仍表达了他关于轩辕故里的看法,说:“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即轩辕故里在轩辕之丘,但轩辕之丘是何地却不得而知。因为司马迁对文献的研究考证和四处走访,故其可信度高,所以这是一条非常有价值的记载。由此,轩辕之丘成为考证轩辕故里的主要思路之一。

先秦秦汉时期的文献,涉及轩辕故里其他线索的记载并不多。与前记《五帝本纪》同样的记载来源于《大戴礼记》,其载:“黄帝居轩辕之邱,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3]137由此,轩辕之丘的地理位置成为又一个关键问题。《焦氏易林》言:“黄帝所生,伏羲之宇。兵刃不至,利以居止”,[9]279因为伏羲出生天水地区,故黄帝所生之地就在天水地区。这是一条有力的证据。但同时期焦延寿之言并没有引起当时及后世学者的足够重视,造成这一探究路径基本断裂,迟至今日才有学者予以关注。①李清凌《华夏文明的曙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36页引用该材料。

根据《山海经》等文献,也可以大致推断出,轩辕之丘应在今甘肃清水县境内。②拙文《再论轩辕故里在清水》,雍际春主编《陇右文化论丛》第四辑,三秦出版社,2014年,第83-91页。

2.姬水

《国语》之“黄帝以姬水成”,其内涵应有两种可能:一是黄帝“生”和“长”于姬水,二是只长于姬水。如果属于前者,那么就可肯定轩辕故里在姬水流域;如属于后者,这一记载就并无“轩辕故里”的直接价值意义,而只能据此推断。从前文所引文献来看,后世的注解基本为后者,因为大约自晋代《帝王世纪》伊始,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葬于桥山,几成定论。

对后人来说,另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是姬水在哪儿。因姬水所在,史无明载,所以,《国语》给后人留下了诸多想像和推理的空间,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学者不得不依靠其他的史料加以印证、佐证。今天,对姬水所在有三种说法:第一,陕西渭水支流,武功县漆水河或黄陵县沮河。③杨东晨《从南北民族迁徒与文化交流论炎帝遗迹》(《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4第2期P66-71)认为:“黄帝氏族,居于天水,后东徙,居于姬水,再经正宁入居桥山。”高光晶《两晋时期北方的民族融合》[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史)1981第3期P99-105]认为:“据说姬水流域即今关中平原北部,住着黄帝的姬姓部落群。”第二,今新郑潩水可能是古有熊国之姬水。认可此观点的学者多。④可参见刘文学《黄帝所居“姬水”新观察——今新郑潩水可能是古有熊国之姬水》(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04)。另外,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新郑县炎黄文化研究会和郑州市振兴黄帝故里研究会,于1993年4月17日,在少典祠、自然山黄帝饮马泉和嫘祖祠所在地新郑县辛店乡,联合举办了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着重讨论轩辕故里与姬水河的关系问题、少典活动遗迹与姬水的关系、姬水——潩水之变化,“到会专家学者通过各个学科充分研讨和论证,一致认为,潩水就是姬水,今后,应重新用姬水河原名。”第三,渭河上游。范三畏先生说:“黄帝族的发祥地,应在渭河中上游及其支流,耤河、牛头河一带,其南境则为西汉水上源及其支流永宁河上源一带。黄帝及其后裔在这一带所建之国,可考者有轩辕之国,氐人之国,西鲁之国等”。他还认为,古姬水就是渭河。何光岳先生认为清水县城东约30里的白沙乡的汤浴河是“姬水”。⑤参见何光岳:《黄帝轩辕氏发祥地及其祭祀略论》,《轩辕故里》,2010年第6期。有学者认为姬水就是今渭水。参见刘起釪《古史续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总结出下图(图2):

(二)魏晋以后路径分析

作为里程碑意义,且被后世广泛采引的《帝王世纪》明言黄帝出生于“寿丘”,无论正史,还是笔记小说几乎均无异议。总体而言,寿丘乃“鲁东门北”之说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图2 轩辕故里早期探讨路径

先秦秦汉时期的文献并未明载轩辕之丘为何地,但《帝王世纪》言“黄帝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使轩辕之丘与有熊国联系在一起,因而演绎出后来轩辕之丘在新郑之说,在宋明时期非常流行,似乎“居”和“生”已经成为同一概念。而且,因为魏晋时期有黄帝“生于寿丘”,故而对轩辕之丘的注解似乎显得不那么重要,隋唐时期对于黄帝葬于何处的讨论着力更多,所以关于轩辕之丘已经少人问津。直到宋代才被再次关注,而问题又回到了最初状态——沿着轩辕之丘的分析路径。这时,一则轩辕之丘的地理位置在宋代的文献里已经很明确,二则“居”变成了“生”。①宋代潘自牧《记纂渊海.郡县部》载:“轩辕丘在新郑县境,黄帝生此。”王钦若《册府元龟》卷2《帝系》载:黄帝轩辕氏,少典之子,有熊国君少典之子,姓公孙。一云姬姓,母曰附宝,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79《皇王部四》载:“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生黄帝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以为名,又以为号。”刘恕《通鉴外纪》卷1载:黄帝居轩辕之丘。明李贤《明一统志》卷26《河南布政司》载:“轩辕邱在新郑县境,古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生于此,故名。”明代陆应明《广舆记》:“轩辕丘新郑,古有熊氏之国。黄帝生此因名。”明曹学佺《天下名胜志》载:“新郑县城内有轩辕丘。”

与此同时,天水说在一度沉寂之后,到了宋代又被提出。宋代罗泌《路史》卷14《黄帝纪上》载:“黄帝有熊氏,姓公孙,名荼。一曰轩,轩之字曰玄律。少典氏之子,黄精之君也。秘电绕斗轩而震,二十有四月而生帝子寿丘,故名曰轩。”罗苹对黄帝生于寿丘加注曰:“寿丘,在上邽。或云济南,《世纪》又以为兖,俱非。详《水经注》。”[23]114-115“详《水经注》”语是说他所依据的是郦道元的《水经注》之记载。这样,问题又回到了原初——《帝王世纪》之寿丘。

《水经注》之记载南安姚瞻认为“黄帝生于天水,在上封城东七十里轩辕谷”之言是今天“清水说”的重要依据。此后甚至有“戊己日生黄帝于天水”之说。②清梁玉绳《汉书人表考》卷1载:“以戊己日生黄帝于天水”。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20页。而且,仍需重视的是,《水经注》卷十七《渭水》卷所记“东亭水”和“桥水”,以及“泾谷水”、“轩辕谷水”、“轩辕溪”等水系,按照渭水的流域来看,均在今清水县境内,大致在清水县东南区域。这也是轩辕故里是清水的有力依据。以寿丘为中心的探讨,可以归结为下图(图3)。

明以后,因为距离今天较近,故很少存在对同一地名的天壤分歧。而且,地方志的繁荣,也为相关说法做了丰富的注脚。

图3 “寿丘”的分析路径

从以上分析可知,沿着早期姬水、轩辕之丘之路径的探讨被魏晋时期寿丘说的横空出世而基本阻断。直至宋以后,以轩辕之丘作为轩辕故里依据的讨论再次高涨,但这已经是基于魏晋时期的认识之上的讨论,轩辕之丘往往和有熊氏、寿丘等概念联系在一起,故而结果倾向性较为明显。魏晋时期的寿丘说是整个轩辕故里问题的又一重要源头,沿着寿丘的讨论热度一直不降。而与之并行的天水说直到宋代被人重视,明清时期才得以流行起来。魏晋时期轩辕故里的争论基本上决定了后世争论的主要范围和结论。

四、结 语

对于今天而言,轩辕故里(黄帝故里)的重要性超越了任何时候,学者的研究自然较之以往更加不遗余力。但需要指出的是,轩辕故里演变到今天说法种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与其路径演进主线的偏离有一定关系。同时,概念性的模糊(有意无意似乎均存在)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剔除不必要的干扰因素,秦汉魏晋时期的说法对时人来说本就没有异议,故而沿着“轩辕之丘”和“寿丘”的路径,想必得出的是较为客观的结论。

对于寿丘的两种结论——山东(鲁城东门北)和上邽,今天的学者对其理解已很深刻:“鲁国本为‘少皞之墟’,是东夷集团的大本营,华夏集团的黄帝决不能生在那里。”[21]41顾颉刚先生认为:“黄帝诚发源于西北,其故事大本营在西北,惟以崇拜之者浸多,自能传播而至东方。”并言“黄帝所以在西北者,祠之之秦人国于西北其大原因也。”[24]179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书依据《路史》、《汉书人表考》等史书,认为“黄炎亲缘及姜水地理推断,则黄帝起源于陇山西侧的天水地区为近是”。[25]83-84由此而言,机械的照搬是不可取的。同时,对于明清地方志的说法,也需辩证来看。

猜你喜欢

轩辕故里黄帝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清华简”又爆“猛料”蚩尤竟是黄帝之子
论中医文化的守正与创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帝内针为例
风起轩辕——联通五千年民族血脉
故里山西
探访林语堂故里
梦回故里
轩辕颂
商故里大酒店
涿鹿黄帝泉(外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