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公共参与核心素养培育途径探究

2018-10-18张同秀

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14期
关键词:时政听证会政治

张同秀

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公共参与作为思想政治学科的四大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指的是公民主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责任担当。可见,公共参与核心素养重在参与。笔者认为,通过开展活动型学科课程,使学生乐于参与、体验参与、践行参与,才能塑造有担当的合格公民。

一、开展时政论坛:乐于参与

培养学生公共参与意识是培养公共参与核心素养的前提。高中生思维活跃、自主意识强,因此可以选用时政材料作为学生参与的载体。时事信息及时且广泛传播的特点不仅为课堂注入了活力,也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

开展时政论坛系列课程应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从实际出发,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针对高一学生政治课时少、科目多的情况,在入学初期,可利用课前3分钟进行“时政播报”,引导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进行点评,提高学生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观念。高二在高一的基础上,可定期开展时政论坛活动,时间限定在10~15分钟,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理性分析社会事件,并提出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其公共参与的能力。高三可以议题和命题的方式进行,通过真实或模拟时政情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社会公共参与做好准备。

在时政述评中,学生纵横谈论天下事,家国情怀油然而生。时政论坛系列课程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也使学生对政治时事更加敏感,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公共参与的热情高涨。

二、模拟“两会”“听证会”:体验参与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是学生进行公共参与的重要途径,但这些对学生来说,又显得有些远。因此结合学科内容,在学校举行模拟政治参与活动,不仅能使学生知道参与的相关程序,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参与体验。而模拟“两会”和“听证会”就是很好的参与形式。

1.模拟“两会”,参政议政

“两会”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让学生通过模擬“两会”活动,以主人翁的姿态去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够提高其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体验参与的价值。

在每年三月份“两会”召开期间,笔者所在学校都会通过模拟“两会”的方式,以班级小组为单位,模拟组建省份代表团,在“两会”上就各自地区或者更大范围内出现的不合理社会现象进行剖析和提出可行性建议,然后再由“专家团”进行点评。学生“坐上”人民代表的位置,以自己的视角评判当今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人民当家作主。

在模拟“两会”期间,各代表团通过PPT、视频、音频的形式别开生面地展示各自对当今社会存在的种种乱象与矛盾的认识与看法。从教育均衡到教育公平,从精准扶贫到新发展理念的落实,从对失信者的惩戒到依法治国,从对文物的保护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等,议案的内容与视角覆盖了方方面面。

模拟“两会”不仅使学生理解了我国民主政治运行的基本环节,提高了政治素养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激发了关注国家大事、关注民生和参与政治的热情,加深了对我国政治制度的理解,增强了对我国政治制度的自信。

2.模拟“听证会”,共历决策过程

“听证会”是政府进行民主决策的重要途径。参加模拟“听证会”是让学生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途径之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为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听证会”主题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其切身利益,并要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同时,教师对学生要进行两方面的指导:一是主题的选取是否涉及公共利益;二是各方代表的资料准备是否充分到位。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人民当家作主,理解国家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模拟“听证会”的相关利益方都由学生扮演,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模拟“听证会”,学生们了解听证会的程序和作用,共历决策过程。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可通过分析“听证会”的典型案例,与学生一起感受“听证会”的“准备—召开—决策”的完整过程,熟悉“听证会”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做到人人会主持,人人会参与。

三、开展社会调查与社区服务:践行参与

1.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社会调查是在明确的目标指导下,确定具有社会意义的调查对象,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调查效果的活动。它是学生走出课堂,践行公共参与的重要形式。

社会调查可以小组合作为形式,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如通过典型个案调查或抽样调查,了解当地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某个现实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开展此活动要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也可利用寒暑假期。活动内容既可从已定的方向和范围中去选择,也可就自己关心的社会问题进行研究。社会调查的选题或者活动的主题要有代表性和现实意义,要根据当前国家经济形势和相关的方针政策,以及学生的兴趣和学识,并结合社会调查的要素特征,选定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选题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并给予一定的帮助,引导学生关注、服务公共事务,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此外,还可以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眼,组织学生开展职业体验,如参观绿色农业实验基地等,以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

可见,社会调查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求实的态度,使他们虚心向群众学习,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还能够促进社会进步、解决社会问题。

2.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基层群众自治是基层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村(居)委会是村(居)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乡村或社区是学生对公共参与接触最多的基层活动场所,为此,学校可充分利用社区服务等活动提升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

例如,通过参加村(居)委会的选举,感受选举当家人的权利和意义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民主管理的知识和职能,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自己的政治参与责任意识和实际能力,做有担当的公民。

总之,培育高中生公共参与核心素养,具备公共参与的学科知识是基础,提升公共参与意识是前提,增强公共参与体验是准备,践行公共参与是关键,培育有担当、有情怀的公民是落脚点。

(责任编辑 张慧籽)

猜你喜欢

时政听证会政治
办公室政治
My Hometown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时政要闻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时政
时政
充分尊重民意,就是成功的听证会
醒世图
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