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三三制”原则巧解历史开放题

2018-10-18陈新生

新课程·下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三三制解题技巧原则

摘 要:课标全国卷第42题已成为高考命题专家改革创新的实验田,近十年来,该题不断变化,越发灵活开放,形式多样。从试题的类型和解题的套路两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应对及合理偷分。

关键词:题型特点;解题技巧;“三三制”原则

课标全国卷第42题(2011年~2016年为41题)已成为高考命题专家改革创新的实验田,从2010年首次出现了开放性设问,即“恩格斯观点题”,当年尚未独立命题,随后从2011年起,开放性设问独立成题,2017年题号变更,即42题。

该题题型开放,灵活多变。2011、2012年属于“观点论证题”,2013年风云突变,出现“比较地图,提取信息,加以说明”题;2014年“教材目录修改题”;2015年“生产力公式探讨题”;2016、2017“自拟(自提)观点阐释题”。虽然高考42题从创新以来不到十个年头,但是该题能够最大限度地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核心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追捧,对考生具有较大挑战性,此题才露“小荷尖尖角”,必将被发扬光大。

一、辫清类型,合理套用模式

高考42题突出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命题形式虽然千变万化,但是到目前为止,此题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1.历史论证探讨题

观点判断+论证评价。如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从两种观点中选其一;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从赞成、反对、片面三种观点中选其一;2015年全国卷I自主观点下多维阐释;2016年全国乙卷自拟论题的民主制度题、甲卷自提观点的佛学传播题。

题型特点:往往给出一段材料或一个人的观点,判断这个材料和这个人的观点的正误。

解題技巧:先判断,即明确对观点的态度,反对或同意,或有对有错(片面的)。此类型观点可以多样,能够自圆其说即可。如果同意观点,则直接依据材料和所学的知识直接论证。如果不同意,首先要批驳材料观点,提出自己的观点,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

2.历史说明阐释题

信息提炼+阐释说明。如2013年全国卷I和卷Ⅱ;2014年全国卷I和卷Ⅱ;2015年全国卷Ⅱ;2016年全国丙卷;2017年全国卷I、卷Ⅱ和卷Ⅲ。

题型特点:往往给出一段材料(文字或者图表与数据),要求“读懂读透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的主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提取图标与数据相互关联的信息,然后予以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

解题技巧:首先,要充分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所谓“有效信息”是指与设问相关的内容,往往是材料的中心或主旨。

二、理清思路,灵活运用套路

面对高考42题不断创新,年年“变脸”,伴随着命题者思路的求新求变,试题的开放灵活,答案的专业多元,怎么样在纷繁复杂的命题思路中,找出一个相对合理的解答套路,让学生在繁重的学业中“又好又快”地“踩点得分”,是我们一线教师亟须探讨的话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感觉用“三三制”原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巧解历史开放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笔者建议学生回答此题时,一定要做到“三”个环节,即:观点+论述+综述,这三个环节必须齐整,缺一不可。

其次,在提炼“观点”时,一要注意避免一个误区,学生在写“观点”时,会习惯性地把观点写成作文式的标题,语文的作文标题一般很短,由几个词语构成关键词,而历史开放题的观点是要明确说出个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由一个完整的句子构成。

二要注意写出“三”个方面要点,即“时空+核心内容(事件)+性质(意义、影响、感悟等)”,不过分地讲,此题观点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得分高低。一般建议学生,观点由这三部分组成。“时空”即时间+空间(举例:近代+中国),“核心内容”“性质、意义、影响等”(举例: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强烈建议学生用好“客观上”三个字,否则会因为“三观”不正影响得分。

再次,在论述环节,第一,建议学生审清题目中规定论述的时间范围,你不可举近代史的案例,更不能举古代史的例子。第二,在该环节,是要求学生一定要做到史论结合,切不可泛泛而谈,一定要用具体的史实支撑并说明好你的观点,不可随意捏造史实,更不可随意歪曲历史。

三、要紧扣你的观点举例,不可随意跑题

最后,在综述环节,它不能是观点简单的再叙述,而应该在观点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升华和感悟。学无止境,教无定法,理无专在,贵在得法。高考中要想在此题拿到比较理想的分数,还需要学生勤于练习,乐于总结,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作者简介:陈新生,1975年5月出生,男,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人,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德育处主任,研究方向:中学历史。

?誗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三三制解题技巧原则
圆锥曲线的解题技巧知多少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初中记叙文阅读解题技巧探讨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三三制”政权下陕甘宁边区基层党建与乡村民意的互动博弈
适应“三三制”培养模式的化工基础实验教学改革
构建“三三制”推动资产合理配置和节约规范使用
“三三制”解读商业模式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