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学习方法指导初高中数学的有效衔接
2018-10-18马玉春
马玉春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从初中毕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难以适应高一数学学习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当前高一数学学习中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一些原本初中数学成绩很好的学生也逐渐丧失了兴趣和信心。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最本质的原因就在于初高中数学衔接工作的不到位。学生无论是从生理还是从心理上面都未能适应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学生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高中数学学习方式。就巧用学习方法指导初高中数学的有效衔接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有效衔接;学习方法;指导策略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深知初中数学与高中教学,无论是在教材难度、教学方式、教学目标还是教学理念等方面都有所差异,很多学生因为已经适应了初中数学的学习方式,在刚刚进入高中时表现出极度的不适应。一些数学成绩原本很好的学生,在高一年级的数学考试中成绩一落千丈,甚至出现了不及格的情况,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上会是一种非常沉重的打击,他们会开始质疑自己的学习能力,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时,数学教师应该帮助他们分析其中的原因,让他们理解数学成绩下滑如此严重只是一时的状态,是因为他们未能适应高中数学的变化,教师要帮助他们重塑信心,并给予他们切实有效的学习方式的指导,让他们逐渐摸索出正确的学习方式。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就此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拙见。
一、调动学习兴趣,做好学生的心理衔接工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师要明白,要想让学生真正喜欢上学习数学,就必须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致。笔者建议,数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让学生尽快地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具体分析:首先,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多提问一些难度并不是很大的数学问题,为学生创造更多回答问题的机会,当他们回答正确时,数学教师必须要给予他们高度的肯定,要帮助他们重塑学习数学的信心。其次,数学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节数学课的导言,想办法在一开始的课堂导入环节就成功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举例说明:高一年级会接触到集合的知识,对于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而言,他们对于集合这样一个抽象概念的认知几乎为零,数学教师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切忌照本宣科,否则,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笔者建议,数学教师可以采用这样的课堂导入方式:
小红第一次去超市买了钢笔、笔记本和碳素笔,第二次又去超市买了作业本、笔记本和钢笔,那么,请问小红去了两次超市一共买回来了几样东西?学生经过简单的思考后,会回答四种。此时,数学教师就要继续提问,为什么不是六种呢?学生便会开始进行解释,数学教师便可以就此与本节课要学习的集合概念联系在一起。学生也会在正式学习集合之前,对集合有一个基础且形象的认知。
二、转变教学方式
众所周知,数学教师对初中和高中的数学知识都有着深入的了解,应该知道学生在刚刚进入高中阶段时会在数学学习上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如果数学教师强制性地要求学生按照高中的数学学习方式来学习数学知识,这对于学生来说,不仅难度非常大,而且会严重影响到学习的质量。因此,笔者建议,数学教师不妨转变一下自己的教学方式,先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学,然后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渗透给学生高中数学到底应该怎么学习。
具体分析:因为初中数学知识,内容相对简单、题型也很少,课时很充足,所以,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反复强调,对各类题型进行反复讲解。但是,高中数学知识,无论是从课时、难度,还是内容、题型等方面都与其差别很大。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出现过大的落差,数学教师可以尝试在刚开始进行教学时,放慢教学的脚步,先模仿着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切忌太过心急而加快教学的速度,如果学生在一开始掌握不牢基础知识,很容易影响到后续的学习。当然,高中教师也不需要完全按照初中数学教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可以适当在初中数学教师教学速度的基础上进行提升,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给学生一个缓冲的过程,让学生能够逐渐提高学习的速度,适应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状态,不会在一开始便出现跟不上的问题。
三、重点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力度,培养学生的转化能力
对于刚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而言,他们在数学课堂上遇到的每一个数学问题都是陌生的,但是,如果学生能够具备较好的知识转化能力,能够深入挖掘高中数学问题,便会发现这些问题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复杂。这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在高中数学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举例说明:高中会接触到立体几何知识,可能很多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到几何知识时,会因為其空间上的独特性,而觉得学习难度很大,但是如果学生能够将一个立体几何图形拆解成为几个平面图形,便会发现,原来立体图形的本质还是平面图形,解决立体几何的问题还是在解决平面几何的问题。
以上是笔者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工作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李攀.探究初高中数学衔接的有效措施[J].读写算(教师版),2017(34):275.
[2]安朝浪.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J].读写算(教师版),2017(16):39.
注:本文是甘肃省酒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课程理念下初高中数学有效衔接及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编号JQ[2017]GHB004)阶段性成果之一。
?誗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