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教师核心素养 的转变与重塑

2018-10-18李木洲李晴雯

决策与信息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李木洲 李晴雯

[摘 要] 当前我国教师面临着教育政策释放的教师教育新信号、新高考方案指明的教育教学新导向、学生核心素养提出的教师素养新要求,以及教育信息化发展营造的教师教学新环境等挑战。教师应以“全面育人”为核心,围绕“教育理念、教学技能、人格修养”三个维度,构建包含“教师观、学生观、发展观、知识储备、教学技能、课程执行、职业形象、道德精神、使命意识”等九大素养为主的教师核心素养体系。

[关键词] 新时代新高考;教师政策;教育信息化;教师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8)10-0060-10

关于教师素养,孔子认为教师应做到“重教轻利,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教学相长”,韩愈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当今普遍认为,所谓教师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主要包括职业理想、知识水平、教育观念、教学监控能力以及教学行为与策略”[1]。简言之,教师素养就是教师的素质和修养的综合。教师核心素养即是教师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需求的必备品德、知识与能力,是教师素养中最关键的部分,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专业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兴国必先强师”[2],强师则必注重培养教师的核心素养。因此,厘清“教师核心素养”面临的新背景,探求“教师核心素养”转变的动力和方向,辨明“教师核心素养”的当代内涵及其重塑方式,是建设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前提。

一、教师核心素养转变的新背景

当今,我国教育领域发生着深刻变化,系列教师政策的出台释放了教师教育新信号,新高考方案的实施指明了教育教学新导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提出了教师素养新要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营造了教师教学新环境,这些构成了我国教师核心素养转变的新背景。

(一)国家系列教师政策释放的教师教育新信号

十九大以来我国颁布的系列教师政策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空前重视教师队伍建设。2018年 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意见》将教师队伍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并强调从组织保障、经费保障、督查督导等方面全力保证教师队伍建设迈向更高台阶。二是着力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对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的选聘条件、聘任程序、组织管理等作出详细规定,使教师管理更规范。同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对培养教师的师范类专业加强资格认证。2017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义务教育语文学科教学)》等3个文件,规范教师培训工作。2018年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对研究生导师的政治素质、师德师风、专业素质作出明确规定。三是大力提升教育质量动力源泉。2018年3月,教育部等5部门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旨在完善教师教育体系,为教师队伍储备优秀人才。可以说,国家系列教师政策的颁布,释放出新时代教师教育新信号,即进一步确保与提升教师质量。

(二)新高考方案指明的教育教学新导向

2010年7月,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明确了新高考改革总体目标。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了进一步深化指导,即要通过推进招考分离、不分文理、减少科目、综合评价、分类考试、多元录取、部分科目考试社会化等综合改革,形成高考形式多元化、同科考试多次化、考试机构专业化、高校招生自主化、政府管理宏观化以及社会监督透明化等高考运行新机制。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新一轮高考改革正式启动,并确立了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的总目标。新高考为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了新导向,主要表现为:不分文理,打破文理界限,传统的文理分科的教学方式须作进一步调整;综合评价,更注重学生的整体素质与全面发展,“高分低能”式学生不再适应社会的需要,基础教育的评价体系须重新构建;分类考试,更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所在,学校的培养方案、教师的教学方案更趋个性化;部分科目考试社会化,实现同科考试多次化,颠覆一考定终身的传统思想;多元录取,录取方式多样化,层次性愈加明显[3]。无疑,新高考既要求教育改革在评价层面做出调整,更要求一线教师在教学层面做出改变,即注重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三)学生核心素养提出的教师素养新要求

2016年9月,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高校近百位专家成立的课题组在京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该文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4]。该文件的发布回答了“21世纪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但另一个问题接踵而来,即“什么样的教师可以培养出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也就是说,教师如何将核心素养从一套理论框架或者育人目标体系,落实与推行到具体的教育和社会活动中去,进而真正实现其育人功能与价值,是教育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5]。由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首次确定,改变了传统教育定位的或传统教师认为的在惯性思维下培养的学生素养认知,对新时代教师的基本素养和核心素养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围绕“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进行新的课堂设计并构建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方式和方法,以满足学生在“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新时代教师需要构建新的教育教学素养体系。

(四)教育信息化发展营造的教师教学新环境

教育信息化正加速改变着传统教学环境,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其一,知识获取更加便捷,正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百度之”,如今学生通过互联网可随时随地获取感兴趣的知识信息,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角色逐渐弱化,教师角色有待转变。其二,MOOC(慕课)的发展使优质课程变成共享资源,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严重冲击,正迫使教师自我革新。其三,大数据分析技术使精确掌握学情成为可能,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程度、易错知识、思想动态等情况,并根据学情有针对性地调整设计教学方案,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四,课堂交流与互动方式更加人性化与个性化,基于人机互动的实时通讯技术,正在打破传统的师生交流与互动的时空界限。其五,人工智能的拓展与应用正在将教师从简单、机械、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其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关注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可以说,在这场教育大变革中,只有掌握良好的信息素养与智能操作素养,才能适应新的教学环境。

二、教师核心素养的转变诉求

在传统教育背景下,衡量教师素养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教师的核心素养便是应试教育的技能。然而,随着国家系列教师政策的出台、新高考方案的实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明确、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新时代教师的核心素养正面临系列转变诉求。

(一)教学理念:从“学生中心”向“学习共同体”转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经过多年的变革,已经历了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然而,不管是“教师中心”还是“学生中心”,两者在理论与实践中均存在不足或偏颇,要么过于强调教师的主体性地位,要么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皆不能同时满足“教师”与“学生”这个双主体的教育诉求。新时代,由于教育观念和教育环境的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亟待转变,即从“学生中心”进一步向“学习共同体”转变。不过,值得强调的是,“学习共同体”的教学模式,并非意味着教师要放弃自身的主导作用,而是改变原有的经验教学模式,改由根据现有学情和新的素养目标开展有针对性、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教学理念的转变,需要教师打破固有思维,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有效引导,鼓励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构建和谐的学习共同体。

(二)教育目标:从“知识灌输”向“能力培养”转变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考什么,教什么”,教师教学的内容大多局限于考试的范畴,教师往往通过分析考纲、命题模式、往年试卷,寻找考试规律并运用题海战术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忽略了教育的真义——人格培养与能力塑造,以致“状元啃老”“高才生乞讨”等新闻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读书无用论”的泛滥。当前,新高考的导向是“打破一考定终身”,促进素质教育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新时代的教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教育目标的转变,本质上是要求从“知识灌输”转向“能力培养”,教育的目的不再是简单地甚至机械地进行知识传授,而是要通过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课程设计的系列改变,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发展,促进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素养的综合养成,最终达到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教学对象:从“受教主体”向“对话主体”转变

新高考科目设置改革后,高考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个统考科目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3个自选科目成绩以及综合素质评价成绩三部分构成。其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6]。这意味着学生具备了自主选择学习科目的权利。如此,原来的根据年级、科目等均等划分教学班级的模式,将由学生自主选择教师任教科目所替代。另外,由于新生代学生易接受新事物、创造力强,借助互联网技术已打破了传统的“前喻文化”传递方式,“后喻文化”凸显,甚至产生“文化反哺”[7]。这必将导致传统的教师权威地位逐渐被瓦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将进一步趋向平等,学校的教学对象将实现由绝对的“受教主体”转向平等的“对话主体”。教育对象的深刻变化,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认清教育趋势,接受教育新事物,拓展自身新素养来加以应对。

(四)课程模式:从“单一课程”向“综合课程”转变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对学生的要求从“知识学习”转向了“素养提高”,而新高考的导向也强调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二者高度一致。然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运用,又必然要求打破单一的学科教学模式,进而转向多学科或综合学科教学模式,以实现学科知识的综合与运用。有研究指出,“运用知识”“创新知识”——这些现代社会期许的高阶认知能力的培育本身即是同跨学科、超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之类的课程相关的[8]。可见,在“单一课程”向“综合课程”转变的趋势之中,教师面临系列的新问题与新挑战,如教师如何协调与其他教师间的教学合作,如何设计课程使学科间有交流又不重合,有补充又不冲突,等等。诚然,如火如荼的“走班制教学”即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应该看到的是,这些新的教学模式与课程模式的創新,归根到底还是以新的教师核心素养的构建为前提的。

(五)教学方法:从“讲授法”为主向“发现法”为主转变

在教学方法上,传统课堂教师主要以讲授法为主,而随着“学习共同体”时代的到来,教育者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传授,更要注重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知识信息获取的便捷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供了良好条件。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模式必然要让位于以“发现法”为主的教学模式。然而,教学方法的成功转变,不仅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也要求辅之以必要的教学条件,即学生自主发展的素养须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水平,否则自主探究将沦为形式,自主探究的成效也难以保证。为此,教师需要为学生自主发展素养的培育创造合适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发现,进而形成自己的理解或见解,用小组合作学习或独立学习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使之掌握自主探究方法、具备自主探究能力并保持浓厚的自主探究兴趣。

(六)评价方式:从“结果评价”向“过程评价”转变

教育评价具有极强的教育导向性,有什么样的教育评价模式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模式,而教育教学模式往往又决定着人才的知识结构、思维模式与创新能力。因此,教育评价模式深刻地影响着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传统教育中“一考定终身”的“结果评价”模式,无形中强化了社会、学校、家长、教师对分数的看重,进而促使学生自觉、自主地通过反复练习与不断测试以追逐更高的分数,以致教育生态恶化,课业重、考试多,形成学生苦、老师苦和家长苦的“三苦”局面。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人们认为教育的“结果评价”重于“过程评价”。新时代,新高考的实施方案明确强调了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性,它不是一次考试成绩所能体现的,而是平时学习与行为表现逐渐积累的结果。从学生核心素养框架来看,六大核心素养的培育也是一个需要长时间锻炼与成长的过程。可以说,此两者在本质上皆倡导“过程评价”,即强调综合素质评价与过程性学习的重要性。

三、对国外教师核心素养的检视

随着教育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教育差异与优劣一目了然,从国际视野考察教师核心素养,有利于借鉴世界发达教育体系国家中的教师素养之共性,对构建符合世界趋势和我国国情的教师核心素养模式有重要启发意义。

(一)美国:注重教师的人格素养

美国关于教师素养(主要称为“教师素质”)的研究,大多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教师的人格价值,其内容一般强调教师内在的心理特质,如班纳和卡洛(Banner and Cannon)认为,教师素质包括同情、耐心、想象、威信、道德等9大因素。美国教育协会曾公布“健康而有活力、智慧、爱儿童、成熟、爱好、友善、合作、容忍”等16条教师素质标准来规范和培养美国教师[9]。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美国关于教师素质的内涵也在不断更新,如教师的创新能力、教师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能力等,也成为美国教师素养的新元素。值得一提的是,为确保教师达到基本素养要求,美国还通过教师职业培训、教师资格认证、在职教师进修课程认证等一系列措施加强对教师素质的管理。

(二)德国:突出教师的专业素养

德国的职业教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它对于专业教师的教育培训有着一套完善的体系。2000年德国发布了《德国教师教育展望》的报告,要求在高等教育阶段,通过课程教学、实践锻炼等一系列教学设计培养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可见德国对于教师专业知识技能素养的看重。同年,德国又发布了《不莱姆宣言》,对教师所需承担的职责进行了界定,并明确了教师作为教学专业人员的地位,它指出:“对教师的专业工作而言,其不仅需要具备全面的学科专业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教育学、教学法、社会心理及社交等方面的能力。”[10]不难发现,学科性专业素养在德国教师素养结构中有着突出地位。

(三)芬兰:强调教师的研究素养

芬兰学生在PISA测试中的优秀表现举世瞩目,学者们普遍认为芬兰高质量基础教育的成功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芬兰不仅注重教师教育,还注重建立教师教学评估体系,以此确保教师队伍的基本质量。另有芬兰学者和一线教师通过长期调查研究,提炼出芬兰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中的21个重要指标,这21个指标由“评估与评价”“整体引导与因材施教”“清晰有条理的课堂教学”“教学技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以及发展元认知(自我管控)的能力”“课堂氛围”“课堂管理”等7项一级指标构成[11]。而近来,芬兰开始着力倡导的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师教育理论模型,又将教师的研究能力纳入到教师素养的体系中来,这表明研究素养将成为芬兰教师的核心素养之一。

(四)联合国:关注教师的国际素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写道:“教师培养课程的目的应在于培养学生的一般知识和教养、教育他人的能力、对构成国内外良好人际关系之基础的诸原理的理解以及通过教学和表率而对社会文化的和经济的进步作出贡献的责任感。”[12]可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师核心素养的认定,除专业知识、个人修养、教学能力、职业理想外,还特别强調国际视野。当今,全球化日渐深入,通过加强各国间的交流、增进各国间的理解与融合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全球广泛共识,而教师在这场全球化变革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纵观世界发达教育体系对教师核心素养的界定,虽有共性,但各有侧重。当然,也正是各种不同的教师素养要求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教育特色。总的来说,世界发达教育国家都十分重视教师素养建设,都将教师素养的培育贯穿于教师教育的全过程,并作为指导教师教育的重要准则,也是考查教师是否具有教育教学资格的重要依据。当今,教育领域正在发生系列深刻变革,包括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课程结构的改革、教育国际化的深入等等,这些新的变化都将对教师素养结构产生深远影响,提出新的要求。

四、新时代教师核心素养的重塑

根据教师素养面临的新挑战,结合世界发达教育体系对教师素养的关注重点,新时代重塑我国教师核心素养已迫在眉睫。具体而言,应构建以“全面育人”为核心,围绕“教育理念、知识技能和人格修养”三个维度,重新构建包含“教师观、学生观、发展观、知识储备、教学技能、课程执行、职业形象、道德精神和使命意识”等九大素养为主的教师核心素养体系。

(一)现代化的教育理念

1. 全面育人的教师观。所谓教师观是指“对作为教育者的教师的认识、看法和期望的集中体现”[13]。在传统教育话语体系里,教师的角色大多是知识的传授者、知识的权威、真理的化身等,而在现代教育话语体系里,教师的角色与定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因此应准确定位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设计者、促进者等,进而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合作教学。这种合作既包括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也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就是说在新的教师观下,教师不再是单一的教学个体,而是贯通各个年级层次、多个学科、多个群体的合作整体,也即学习共同体。同时也应该看到,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其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应该在与学生或其他教师的交流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改善优化,以达到持续提升全面育人能力的目的。

2. 主体生成的学生观。教师所持的学生观决定着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以及教学方式和方法。“主体生成”的学生观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持一种主体生成的观点,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引导学生实现主体的自我生成、个人的整体生成以及个体的社会生成。它需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相信学生的能力。新高考学生可自主选择科目进行选修选考,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思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学习,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传统教育中,学生的想象力与能力往往被低估,新时代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相信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思考、合理评估,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并注重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以主体生成的学生观主导教育教学。

3. 与时俱进的发展观。所谓发展观,即对发展及怎样发展的总的和系统的看法。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具有普遍性与客观性,发展的实质就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当今世界瞬息万变,教师的发展观在很大程度上既决定着自身的发展,也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新时代,教师应具备与时俱进的发展观,顺应时代教育环境与需求的变化,特别是要加强信息素养、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伴随教育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教育在更大范围内走向了交流、互鉴与融合。只有拥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有效整合国际化教育资源。只有具备勇于创新的精神,才能培养敢于进取和担当的健全人格。只有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才能培养具有国际情怀的世界公民。

(二)专业化的知识技能

1. 丰富的知识贮备。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传授知识,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或传播者,必须以丰富的知识贮备作为基础。而丰富的知识储备又包含两类:一是广博的基础知识,主要是基于通识教育的知识,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逻辑、伦理、心理等各类普及化、奠基性知识,在于为学生提供开阔的学习视野和基本的学习方法;二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即本学科领域乃至相关学科的专业化知识,它是教师胜任学科教学的基本前提,更是使教学实现深入浅出、游刃有余的关键所在。

2. 先进的教学技能。教学技能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必备技能,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监控等教学技巧与能力。新时代教学环境的变化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新的挑战。新高考后,学生选修选考的科目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教学水平的影响,有魅力的教师主讲的科目学生才会主动选择,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多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与知识的丰富性。自觉进行角色转变,从传统的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此外,新高考倡导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相应的考试内容也会进行一定的调整,教师应协调教学与考试间的关系,根据课标要求和考纲进行教学设计,优化教材的使用。在教学监控评价方面,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结果性评价,重视学生的过程评价、形成性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的不断成长。

3. 有效的课程执行。教师的课程执行素养主要体现在运用教材和课程开发两个方面。对于运用教材来说,新高考加强了考试内容与教材的联系,教师要通过教材的合理使用,让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对于课程开发来说,新高考对考试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变革,这就需要学校对于课程体系进行相应的变革。如很多学校构建弹性的课程体系、试水“走班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进行学习,而不单纯地以年龄进行“一刀切”。无疑,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对于问题的发现最为敏感,对于学生适应程度的感知最为直观、迅捷,教师应加强课程研究的能力,即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并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学生的反映研究问题,从而优化课程教学。

(三)健全的人格修养

1. 良好的职业形象。《学记》有言“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良好的职业形象是吸引、感染和影响学生的第一要素。教师的形象不仅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还体现在与学生交流的任何场所,甚至包括看不见的场所,譬如关于教师形象的讨论、舆论等,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看法、对学习的态度、对道德的认知甚至对人生价值的评判。因此,教师必须善于塑造和维护良好的个人形象,诸如衣着得體、语言规范、行为恰当、情操高洁、学识扎实、仁爱之心等等。总之,良好的教师形象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更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2. 高尚的道德精神。教师高尚的道德精神主要体现在教师个人道德和职业道德上。一方面,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的内在修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坚定“以德树人”教育信念,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榜样。另一方面,教师应不断加强个人职业道德修养,恪守职业准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真诚地关注、关爱学生的成长与变化,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感受世界,让学生学会学习与生活。新高考要求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注重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无疑对新时代的教师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强烈的使命意识。如果说国家大计,教育为本,那么教育大计,则以教师为本。“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担当者与践行者,教师不仅决定着教育的质量,而且还决定着教育事业的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教师节同北师大师生代表谈话时明确指出:“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14]使命意识是个人精神力量的重要源泉,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备强烈的使命意识,才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总之,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教师面临着教育政策要求、新高考变革、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教育信息化发展等新背景,这要求教师应以“全面育人”为核心,围绕“教育理念、教学技能、人格修养”三个维度重塑自身核心素养。教育工作者要做到回归读书的常识,回归教书育人的本分,回归培养人才的初心,回归教育梦想。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适时回归,注重自身核心素养的塑造,这样才不至于走得太远而忘了出发的初心。而只有具备了良好核心素养的教师,才能以现代的教育理念培养人、专业的知识技能教育人、高尚的人格塑造人。

[参考文献]

[1]林崇德,申繼亮.教师素质论纲[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9.

[2]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中国政府网,2018-01-31.http//w

ww.gov.cn/zhengce/2018-01/31/co

ntent_5262659.htm.

[3]李木洲.新高考改革与基础教育的应对[J].现代教育管理,2016,(6).

[4]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

[5]姜 宇,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实践途径与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6,(6).

[6]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中国政府网,2017-09-04.http://www.govcn/

zhengce/content/2014-09/04/conte

nt_9065.htm.

[7]贾 月.后喻文化背景下我国代沟现象微探[J].当代青年研究,2013,(3).

[8]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1).

[9]熊健杰.国际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评价[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3).

[10]覃丽君.德国教师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11]学校发展:价值、挑战与对策——2011首都教育论坛学校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首都师范大学,2011.

[12]万 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J].外国教育资料,1984,(4).

[13]支爱玲.关于教师观的新视野[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2).

[14]习近平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人民网,2014-09-10.http://politics.pe

ople.com.cn/n/2014/0910/c70731

-25629093-2.html.

[责任编辑:李利林]

猜你喜欢

教育信息化
高校智慧教育生态发展新挑战
拒绝“花哨”,重拾“得体”
信息化教育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如何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创学校发展提速平台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