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旅游视域下“游客家园感”概念初步建构

2018-10-18闫春平陈海鹰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20期
关键词:形成机制本质属性乡村旅游

闫春平 陈海鹰

摘 要:将“家园感”这一美学概念引入旅游研究中,以相关理论为依据,结合海口市龙鳞村的案例,在乡村旅游语境下,探寻游客家园感的形成背景、形成机制及本质属性,从而对“游客家园感”这一概念进行初步建构。“游客家园感”可初步定义为,一种在现代性结构化社会背景下,游客对自身生活现状反思的情感产物和心理诉求,同时通过与乡村旅游情境的互动体验,衍变出的具有实有性、亲和性、本土性、深沉性以及延续性的主观感受。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家园感”的概念内涵,并为实践中的乡村旅游产品创新、服务升级等提供借鉴依据。

关键词:乡村旅游;游客家园感;形成机制;本质属性;龙鳞村

中图分类号:F590.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8)20-0128-03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联结乡村和旅游的纽带,乡村旅游强调休闲、回归山野及淳朴的乡风民俗文化体验。保存相对原始与完整的乡村之境,可唤起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而乡村事物作为地方文化的载体,可引发人内心深处的乡土情结以及对心理归宿和精神家园的回归,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回归淳朴、释放真我”的价值需求。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中城市周边乡村地域传统农业生产功能逐渐减弱引起的经济贡献退化、乡村经济新生动力不足等问题,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动乡村居民脱贫致富、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等提供重要途径。但在现实中,旅游产品乡土性缺乏、同质化严重、乡村原生意境破碎等,依然是目前乡村旅游在深化游客体验感、提升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游客“追忆乡土,回归家园”的旅游诉求切入,对于可激发游客乡村旅游需求的“家园感”这一概念的本质属性,以及乡村旅游场域中“游客家园感”的形成机制等问题进行理论层面的探析,以此回答“乡村旅游中的‘游客家园感是什么?”“‘游客家园感的价值意义何在?”等问题,并为乡村旅游实践中“游客家园感”的塑造及强化提供合理依据。

二、文献回顾

“家园感”这一概念的提出源于人们对人类所处生存环境的现实反思。陈望衡认为,环境美的根本性质为“家园感”,指出“家园感”本质上是对这块土地的亲和感、依恋感和归属感[1];之后,其又创造性地将环境美的“家园感”衍化为环境美的功能——“乐居”[2]。王琳阐释了环境美学视角下“家园感”的理论前提及其特性,指出对于着眼于人类总体环境的“家园感”应更多地取哲理的维度,而着眼于某些人们具体环境的“家园感”应更多地取生活的维度[3]。依此思路,本文将“家园感”的两个着眼点归结为惯常生活环境中的“主人”(本土居民)以及短期或长期外移至此环境中的“客人”(非本土的大众群体)。这一解读可从一些学者的研究中得以验证。例如,张柠从本土居民的视角对农民的家园感进行反思,认为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城市漂泊生涯中,他们都会心生不适[4]。此外,程磊从“游子”(非本土的大众群体)角度,通过对羁旅行役诗中家园感呈现的意象形态进行研究,提出家园意识始终牵引着游子行旅的精神指向,家园感产生于生命历程的切身体味中,常需借助特定的情境意象而加以呈现,并将行旅之人在山水之间得到安顿生命的补偿,进而达成人与自然的亲和,提升到一种“寥廓深邃的宇宙意识”的层面[5]。

作为整体概念,“家园”强调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唤起乡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是一种富有情感的生活空间、环境优美的宜居之地,也是游子心中的美好向往与梦想[6]。张文祥认为,桂林山水最美的是它的诗境家园。刘玲等将乡村旅游者追寻的乡土情结内容划分为物质情结、家园情结、文化情结、人际情结四个维度,各维度正向驱动旅游情感动机的形成[7]。黄洁提出,乡土情结是人类从心理上否定了逃离自然的行为后所产生的寻求心灵归宿的特殊情结,具体表现在中国人身上就是“土地情结”和“家情结”[8]。本文认为,这种乡土情结内连于心并以“乡愁”外显于形,在某种意义上,与“怀旧”有着极大的共通性,与“家园感”也有着共同的语义。国外学者罗兰·罗伯森指出,现代性所带来的变迁本身也招致对世俗的世界秩序的怀旧,以及对家园世界的某种前瞻或乡愁[9]。熊剑峰等认为,怀旧就是向往过上一种“简单和温暖的生活”,指出怀旧旅游是游客渴望通过旅游重温传统意义“家”的体验,确认自我身份、寻求生存的意义和生命的归属[10]。此外,陶玉霞从历史演进和意识建构角度阐释现代乡村旅游的原根性诉求,将回归乡土的实质归结为“在寻找家园中获得身份认同与信仰重建,让生命重新扎根于厚重的土地,让灵魂回家,温习久违的淡泊与宁静”[11]。

综观现有文献,虽然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成果颇丰,有关乡村旅游者情感訴求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体系也渐趋完善,但着眼于对乡村旅游者内在情感诉求和体验,特别是解析其情感诉求形成机制等的研究尚不多见。同时,将“家园感”这一美学概念引入到乡村旅游研究中并对“游客家园感”的本质属性及其形成机理进行解析的研究更为鲜见。因此,本文尝试在既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海口市龙鳞村的案例实践,对乡村旅游视域下“游客家园感”这一概念及其形成机制进行理论建构,以期在乡村旅游语境下进一步丰富“家园感”的概念内涵,并为着眼于“游客家园感”构建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和服务创新等实践活动提供有益参照。

三、游客家园感概念建构

(一)游客家园感形成背景

印第安人民谚中有一句描述:“我们走得太快,该停下来等等自己的灵魂了。”这句民谚同样适用于中国社会。在现代化发展语境下,乡土空间的消失、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单向流动导致的传统农耕方式、民俗文化等的遗失,不仅带来乡村寂静下的乡土破碎,还造成游离在城市的人群对乡愁的情感诠释愈发模糊,加上“生于斯,长于斯”,而未能“活于斯”的缺憾,致使这一群体的乡土情结越来越强烈。此外,现代性所引发的环境危机、个人生活历程的时空断裂、文化价值观,生存意义的缺失以及人际关系的疏离,把人们带入到“本体的安全和存在性的焦虑”[10]。这样的生存危机状态中。经过对现代生活的审视和对自身灵魂的观照,“家园感失落”成为大多数现代都市人的心理通病。“家”情结促使人们渴望通过到与“故土”有相似特征、有同源性地域文化的乡村旅游场域中重温传统意义“家园”的体验,再寻家园安顿的踏实感与回归乡土的亲和感。某种意义上,游客的乡村旅游需求是基于对现代性生存发展的理性诉求与对生命质态的感性体验之间的冲突,而衍生的对现代性结构化生活的反抗与对个人原根性价值的弥合。从反思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角度审视,当较低层次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个人心灵方面的一些更高层次的需求也可能会占主导地位[12],而游客这一渴求回归和体验“家园”的“逆序需求”。本文认为,可解释为在现代化社会环境中,理性层面上自我实现的需求与感性层面上社交需求和安全需求间的矛盾所引发的集体无意识的“需求失序”和“矛盾交织”。对此,只有通过生活场域的变换(乡村旅游等),方可使人暂时从这种内在的心理紊乱中逃逸。

(二)游客家园感形成机制

勒温提出在个体行为表征背后,存在着决定行为的内在动力——心理场(或称为生活空间(life space),包括人和环境,即行为主体所处的整个主观环境,也就是个体的心理经验的总和[13]。在勒温场论的基础上并结合格式塔心理学,谢彦君等指出,旅游场作为旅游者行为反应的当下情境,是一个以地理环境(即旅游景观的空间场域)为基础的物理场和以心理环境(主观心理情感)为基础的心理场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心物场[14]。在这一语境下,作为一种符号,乡村景观(rural landscape)存储着某一特定地域群体的共同文化和象征意义,其构成了解读乡土文化、意识形态、话语权力的充满符号和象征意义的文本[15];传统的乡村是哺育生命、滋蘖文化、承载人类本源性生产生活的根性空间,随着乡村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代表着乡村诗意栖居的田园理想,乡村意象成长为一种极具人性与温情的家园性召唤结构[11],能够激发游客前往乡村参与相关旅游体验活动的欲望,也能赋予乡村以深层的旅游功能意义。例如,海口市龙鳞村作为海南乡村旅游十大名村之一,除了原生的自然景观和传统习俗保护较为完整外,村民在长期聚集而居中形成的“民风淳朴、夜不闭户、夜不拾遗、和睦互助”的乡土情境保留至今,为有乡愁怀旧情结的游客群体提供了空间体验、情感互动的特殊场域。

由下图1可知,在旅游活动开始之前,受“乡土记忆”中传统家园带给游客的居家安全感、稳定感和温暖感以及市场宣传引导等主要因素的影响,游客初步形成了对个人情感期望中“家园感”的认知,这一长期积累的情感,成为游客做出乡村旅游出游决策的根本性动机,驱使游客参与到乡村旅游场域中的体验活动。同时,由于旅游体验作为一种主要由个体赋予其意义的主观心理过程,对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都有着极大的依赖[16],游客经由乡村氛围情境和行为情境及旅游场的交互作用之后才能实际获得“家园感”这一情感体验。在与旅游场的空间互动过程中,通过与有形的乡村景观、村民生产生活实物以及其他物化层面上文化符号的身体接触,游客最初的家园感便在此行为情境中得以自然流露,继而通过互动,与这一物理场形成心理共鸣,达到物与我两相忘,沉浸在“归家”的真切和实有感里,形成对其所在乡村旅游目的地“家园感”的认同。同时,游客对乡村氛围情境的体验需求,可以在静态的感知以及动态的主客交往过程中得以满足。乡村原真的乡土气息,村民自发营造的日常生活劳作的乡土氛围,让游客的“家园感”在此种氛围渲染中得以升华,之前日渐模糊、残缺的“家园记忆”,会变得更清晰具体。同时,在自我建构的“家园感”所在的真实场景中,氛围情境表征的熟悉感,会促发游客本能地与当地村民建立话语上的情感联系,在“乡音”中寻找“似曾相识”的亲和感。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感性层面上的乡愁慰藉,游客还会通过主客互动,理性判断自身的异化程度,来确认个人的本土感和本土性身份。如此,在与所处旅游场的互动中,通过感性的“家园感”实际体验和理性地对自身生活的深刻反思,游客会形成对乡村旅游场域实有乡土价值的判断,达成对“家园感”的心理认定,进而产生归属感和地方乡土依恋。此外,对比最初的个人期望,通过具体的乡村旅游情境体验,游客会重构更符合自己心境的“家园感”。

(三)游客家园感的本质属性

“游客家园感”的产生是个体在现代性结构化社会背景下,对自身生活现状进行反思的产物。“家园感”本身具有的实在性、消费型和享受性[3]与乡村游客追求本真性、真实性的愉悦体验诉求相契合,乡村本有的“家园感”能满足游客对“家园”深度体验的诉求。同时,在与乡村旅游场的互动过程中,游客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形成乡土自然相融、文化迷醉、情感流连的特有心境,赋予“家园感”以实有性、亲和性、本土性、深沉性以及延续性的本质特征。此外,在与乡土场域互动体验之后,经过个人重构的“游客家园感”,从功能属性上来看,又促使游客产生对乡村的归属感和依赖感,从而建立游客自身对地方的忠诚度,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村旅游目的地客源的持续输入,为所对应的细分客源市场的稳定提供了保障。例如,通过对龙鳞村的实地调研访谈得知,来此旅居的游客在体验“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看农家景、学农家活、享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活动时,其内在的家园感在主客日常互动过程中得以强化,逐渐建立与客房主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及对龙鳞村的地方依恋,之后往往会以“探亲访友”的出游动机频繁到此游玩。

四、结论

本文将“家园感”这一美学概念引入到旅游学研究中,结合海口市龙鳞村的案例情况,在乡村旅游语境下,尝试对“游客家园感”的形成背景、形成机制以及本质属性做出理论解析,从而对“游客家园感”概念进行建构。本质上,游客家园感是一种在现代性结构化社会背景下,游客对自身生活现状反思的情感产物和心理诉求,并通过与乡村旅游情境的互动体验,衍变出的具有实有性、亲和性、本土性、深沉性以及延续性的主观感受。

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家园感”的概念内涵,并为实践中的乡村旅游产品创新、服务升级等提供借鉴依据。但现实中,游客社会异化感越强烈,其对旅游经历中的“本真性”就越追求[12],游客自身不同的异化程度会导致其对乡村情境旅游体验诉求的差异,而不同鄉村旅游目的地的乡土性强弱又决定着游客能否在乡村氛围情境和行为情境中获得“家园感”。仅将渴求回归和深度体验“家园”的游客置于龙鳞村这一特殊的乡村旅游场域来探讨“游客家园感”的内涵及形成机理,是本研究可能存在的一个不足。游客自身异化程度、旅游场域乡土性强度差异,对“游客家园感”情感建构的影响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望衡.环境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 陈望衡.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J].学术月刊,2010,(7).

[3] 王琳.也谈环境美的根本性质——家园感[J].美与时代(下),2010,(12).

[4] 张柠.土地的黄昏:中国乡村经验的微观权力分析[M].上海:上海东方出版社,2005.

[5] 程磊.羁旅山水与家园体验——论羁旅行役诗中家园感呈现的意象形态研究之一[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 31(1).

[6] 明庆忠,刘宏芳.乡村旅游:美丽家园的重塑与再造[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8(4).

[7] 刘玲,舒伯阳,王朝举.乡土情结对旅游情感动机的驱动机制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

[8] 黄洁.从“乡土情结”角度谈乡村旅游开发[J].思想战线,2003,(5).

[9] 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M].梁光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0] 熊剑峰,王峰,明庆忠.怀旧旅游解析[J].旅游科学,2012,26(5).

[11] 陶玉霞.乡村旅游需求机制与诉求异化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15,30(7).

[12] 王宁,刘丹萍,马凌,等.旅游社会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13] 章士荣.心理学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14] 谢彦君,徐英.旅游场中的互动仪式:旅游体验情感能量的动力学分析[J].旅游科学,2016,30(1).

[15] 董培海,李伟.旅游、现代性与怀旧——旅游社会学的理论探索[J].旅游学刊,2013,28(4).

[16] 谢彦君.旅游体验的情境模型:旅游场[J].财经问题研究,2005,(12).

猜你喜欢

形成机制本质属性乡村旅游
巧借题目变式,助力新题衍生
论档案的定义及其本质属性
基于城乡双向流通的商贸流通组织体系形成机制分析
从药品价值链角度分析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本质属性及其衍生特征
家庭农场法律属性探析
组织承诺与个体行为研究综述与展望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