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略的往往是重要的(外一篇)
2018-10-18周尚俊
周尚俊
十年前,组织上派我到县上最远的一个山区乡工作,担任乡党委书记职务。
这个乡地处甘青两省交界的所谓“鸡叫两省三县”的地方,山大沟深,偏远闭塞。我想,这里的乡政府充其量也就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生产大队一样的地方。我能适应这里的环境吗?在这种“通话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娱乐基本靠酒,治安基本靠狗”的偏远山区,哪一天是工作的尽头?
乡政府在一个山洼里,坐北朝南,居高临下,相对是一个较好的地方。乡政府北边是一幢三层楼房,东西南三面是平房,中间是一个宽阔的院落,还有两个小花园点缀在大院里。这里窗明几净,井然有序,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虽然乡政府与驻地村的农户杂居在一起,但门里门外整洁明亮,楼上楼下焕然一新,俨然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景象。尽管乡政府每天的人都寥寥无几,因为许多的时候乡干部都到村上开展工作去了,除了集中开会的时候,大多的日子都是这样,但无论冬夏、不管早晚,这里的秩序,这里的安全,这里的卫生,如在中南海一般,刚来时的那种担忧早已烟消云散。
转眼到了冬天。这里的冬天非常寒冷,冬季也是十分难熬的季节。乡政府虽说在楼上办工,但没有上下水,没有取暖设施,房间里只有靠火炉温暖。有一天我带领几个人到村开展工作,回来的时候由于是冰天雪地,我们放弃乘车返回,徒步走到乡政府。由于一天没有生火,我想着房间里可能与外面的温度不差上下了。令我意料不到的是,打开房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一种温暖迎头而上,火炉那么通红,红得像太阳。被子已平展地铺在床上,掀开被窝,摸摸床铺,一种久违的舒畅与痛快传遍全身。我望着窗外,夜空漆黑,乡政府所在的村子已安然入睡。当我入床息灯,准备就寝时,门卫值班室的灯才断然而灭。
第二天早晨,门卫老白问我,昨晚上是否受冻了。我告诉老白,昨晚上我享受了一回小时候在母亲的怀抱般的感觉。
噢,原来这一切是门卫老白师傅的精心安排!
我这才注意起门卫老白。老白师傅,中等个头,身板硬朗,年龄快五十,没有文化,是附近一个藏族村的村民,在乡政府干了快四年。他的职责是守门护院,打扫卫生,保证安全,管好两个水窖。因为那时自来水一年通两次,通水的时候必须把水存放在窖里才能保证平时的吃水,还有其他说上或说不上的事情,总之是杂七杂八的工作,但这些工作都事关乡政府工作的正常开展。而就这样一个门卫老白,把一个乡政府打理得井井有条,看管得严严实实,夏天鲜花怒放,清新亮丽;冬天温暖如春,干净利落。干部们上班了,他得打扫卫生,管护楼院;干部们休息回家了,他得值班守护,接待来人。他是一个支点,乡政府这个小地球的运转时刻需要他的支撑与动力。
有一次,我问他,给你的报酬多少?他说,一年就三百元的工资,上年的还没有拿到手。
这一下子令我心酸无比,一个没有休息日,一个享受不了八小时工作制权利的门卫,一个乡政府的编外人员,一年才拿一个干部一月的工资,这与他的劳动付出相符吗?
老白出了一次事。一个冬天的夜晚,他做完了所有的工作,再次把乡政府大院的楼上楼下,门里门外巡查了一遍,看着外出下村的干部们都回到了乡政府,一切该歇息了,一切都停当了。他要回一趟家。早晨村上的人给他带话,让他回一趟家。他沿着乡间小道,在星星的照耀下,翻山越岭,回自己的家。可是到了沟底,在冰块上不小心一滑,重重地摔在了一块石头上,顿时天旋地转,鲜血直流,半小时后才苏醒过来。他拖着受伤的身子,手摸着疼痛难忍的胸膛,几乎是爬着回到了家里,一进家门便一头栽倒了炕上。
他让儿子到乡政府来请假,说是家里有事,一时半会上不了班,需要请假一两个月。
这无论如何是让我们不能相信。第二天我带上几个人在下村开展工作后走进老白的家。
一切让我惊呆了!
没有老白的两个月,乡政府的冬天似乎比任何时候都冷,而且不是停电,就是断水。大院里没有了昔日的热气与温暖,也没有了原来的活力与热闹。
于是我想起了我们的干部,这些人一个月拿两千多元的工资,有那么多的休息日、节假日,天天是培训、学习,时时用制度来约束、管理,即便是这样,许多人还觉得得到的少,学习上不求上进,工作上应付了事,責任意识太淡薄了。而一个编外人员,一个请客吃饭想不起他、奖金福利没有他、培训旅游不用他的人,却居然支撑着一个乡政府的运转,居然调控着一个乡机关单位的活力,真令人难以相信!
我们重视的没有成为支点,我们忽略的却撬起了地球。
我们指望的没有给我们阳光,我们忽视的却给了我们温暖。
老白门卫,确切地说门卫老白们,真的是我们忽略的群体。他们管得最多,拿得最少;付出的最多,得到的最少。他们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往往会被忽略,有时忽略得无法记起;他们却尊重每一个人,无论是当官的,还是打杂跑腿的,总是点头哈腰地句句声称“领导”,生怕有什么闪失。他们在每个人的眼里都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甚至连吃饭的时候都没有座次;可在实际工作中,他们顶天立地,任务无所不包,责任事关全局。
他们是一座大院的保卫者,一个单位的护卫者,一幢楼房的管理者。他们使一座大院百花齐放,一个单位俨然有序,一幢大楼洁白无暇,一些人舒舒贴贴。
他们全天候上班,白天不可少,晚上更不能缺。他们是编外游击队,一旦走进哪个单位,进驻哪座楼房,就与这个单位、那座楼房荣辱连在一块,安危系于一起。
他们不需要培训、学习甚至上岗前的训练,一旦进入角色便疱丁解牛,游刃有余,对自己的职责心领神会,对自己的角色把握有加。他们没进过大会堂,却把单位的小会堂打理得像大会堂一样庄严;他们没进过中南海,却把自己的小南海看护得如中南海一样严实;他们没做过领导,却把领导的尊严维护得高高在上,无懈可击。
他们拿上几百元的工资便笑口常开,不像单位人领着几千元还牢骚满腹。他们的眼里钱真乃是身外之物,他们说得好,那些官员、大款、富豪虽腰缠万贯,但家里的床也长不过两米,与他值班室的床差不了多少,睡他的床还身板硬朗,睡眠甜香。
他们敢于面对一切冒犯者。小偷小摸对他们束手无策,狂偷乱盗者对他们更是恨之入骨,因为他们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因为他们干的是正义的事业。他们善于面对一切无理取闹者,面对那些酒后闹事、无理上访者,他们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应对自如,令一个个酒后闹事者抱头痛哭,后悔莫及,使一个个无理上访者如梦初醒,悄然而归。
他们是铁人,什么都不需要别人帮忙,但别人处处都需要他们的帮忙,给老人指房间,给小孩拎书包,给同事背面袋,给领导倒开水。甚至你半夜三更,喝得醉汹汹,大喊大叫地回到单位,还得需要他背你上房,扶你上床,为你倒水,给你擦嘴,使你清醒后才感到,这个看不起的人,其实是天底下良心最好的人,在他高大的身影下你会黯然失色。
忽略的往往是最重要的。
我们可以忽略一切,但我们不能看轻门卫。
忽略了他们的存在,也便忽略了他们的劳动,更确切的说,忽略了社会的进步。
城市属于谁?
小学二年级的那年,小刚跟着妈妈到远在甘肃的娘娘家去了一趟。途经县城,娘儿俩在这里莫名其妙地转了半天。小刚是第一次到所谓“城市”的,眼前的这一切令他目不暇接而又望而生畏,街道是那么宽阔笔直,市场是那么繁华热闹,一座大桥飞架在湟水两岸,似乎是他听过老师讲的南京长江大桥。他好奇地注视着这座陌生县城的一切,不知道这么多的人是从哪里来的。三十年前的县城尽管还是那么单调与落后,但是在小刚的眼里,在一个山里孩子的眼前,还是那么不可想象。
小刚生活在远在五十公里的大山里。这里山大沟深,偏远闭塞。生他养他的这个小山村几乎与外界隔绝,不通水、不通电,路是弯弯曲曲的山间小道,唯一的交通工具是牲口。条件好一些的人家,挂在上房墙上的那个十分陈旧而且里三层外三层用毛巾严严实实包裹着的、在庄稼人眼里珍贵得像眼睛般的收音机,才是了解外界以及原始娱乐的唯一途径。他们听过火车,但永远没见过火车,只好把火车的崇拜表现在儿童游戏上;他们听过飞机的声音,但没靠近过飞机,也只好梦想地一个小一点的孩童骑在大一点孩童的肩上,两手叉开,嘴里哼哼小叫,跑来跑去,做飞行状,梦想飞机,也制造飞机。他们生活的这块黄土地那么贫瘠,他们居住的这个小山村那么静磕。城市对他们是那么充满诱惑,但祖祖辈辈生活在山里,谁能改变这种状况?
小刚和妈妈在县城转了半天,什么也没有买,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连熟悉的半个影子都没有,在这座城市他们没有立足之地。小刚留恋地看着,妈妈说:“好好念书,长大我娃到城里工作。”小刚怀疑地望着妈妈,妈妈又说:“城里人原来也是乡下人,谁还一生下来就是城里人,毛主席不也是农民出身吗?”小刚记下了这个出自一个边远山区妇女、他的妈妈的一句经典语言。
转眼到了考大学的时候,小刚在走一趟需要三个小时的同在山区的中学读完了高中。
考大学要到县城。前两个星期,小刚的妈妈就带上礼物,到娘家的邻居家说情,因为邻居家的小女远嫁到县城东的村子,离县城步行也就半小时路程,小刚家再没有别的亲戚和朋友在县城居住,只好让小刚在那儿住两晚以参加高考。
紧紧张张参加完高考,第二天下午小刚才有时间游逛这座县城。县城已今非昔比,繁华的街道,林立的高楼,井然有序的人流车流,琳琅满目的商品物品。游走于这样的世界,真使小刚满目欢喜,流连忘返。左玩右耍,天快黑了,街道上的人少了许多。这时候他才明白,这个繁华的县城离他那么远,同样他身无立锥之地。那个生他养他的小山村,那块凄凉贫瘠的黄土地才是他的归宿。这时他显得那么渺小,那么黯然失色。傍晚的时候,他和同村参加高考的同学结伴而行,搭便车,然后再步行,终于在夜半三更时到了家里。妈妈知道儿子一定会回来,她在炕头上守望者,见到气喘吁吁、满脸汗水的儿子,她说:“该来的时候就来,不管天高夜黑;该去的时候就去,无论风平浪静。”
小刚居然考上了大学。通知书是邻居在雨中拿来的。那天下午,阴云密布,大雨滂沱。所有的人都在家里听着哗啦啦的雨水声,都希望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所有的鸟都在山洞的窝里忍受着寂寞,都期盼着雨过天晴,好让它们远走高飞。在急促的敲门声里,进来的邻居全身被雨水湿透,满脸都是。邻居没有丝毫怠慢,急切地在最里面的衣兜里拿出一张纸,是那么纯洁干净,没有一丝雨水浸过的痕迹。全家人一下惊呆了,老实的父亲喜极而泣,唯有他的妈妈是那么平静、那么安详,似乎早就知道一样。
假期里,妈妈说要到娘家去一趟,得三四天时间。
妈妈其实没到娘家,她和村里的另一个女人偷偷地到县城,租了两间房子。仅供儿子上高中,女儿读初中,就把家里折腾得一穷二白,儿子上大学的学费只有靠外出打工挣钱,靠家里的十亩地是杯水车薪、力不从心的。
要上学去了,妈妈把家里的一切交给了父亲。父亲怀疑地问:“莫非你也去东北的大学不成?”妈妈说:“这你就不要管,三月五月的我还得来。”
小刚在邻居们的目送中离开了这个小山村,坐在邻村一个远房亲戚的手扶拖拉机上,一种飘飘游游的感觉,即而又是一种难舍难分的心情,上大学读书是喜也是悲,考上了大學,全村人都说,这是先人积的德,老天爷睁的眼,但5000多元的费用把家里人跑了一个月,才凑起来的。看着小刚的怀疑,妈妈说:“小刚你去了,就好好学习,妈一天打工挣10元钱,能保准凑够你的平常费用。我不要多挣,一天挣10块钱就行了。”小刚这才明白,妈妈每次回娘家,都是早上去下午来,或者晚上去早上来,从不坐个一天两天的,怪不得这次“去了”三四天。
在这个陌生的县城里,在这个复杂的环境里,一个农村妇女要想挣到钱、立下足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她先是到农贸市场上装卸蔬菜,后又到建筑工地当小工,尽管吃尽了苦头,有时甚至比在家里的六月天务弄庄稼还辛苦的多,但种庄稼还有个天旱雨打,虽然每年起早贪黑,辛辛苦苦,可说不定到头来颗粒无收,一事无成。干这种劳务活儿,虽为辛苦,工钱也不多,但每月却能按时领到。她不但把小刚供养得绰绰有余,还把女儿接下来转到城里的中学读书。每到假期,小刚不再爬山涉水到山里的家中,而是在城里帮妈妈做生意。每到晚上,城里人住在楼房里灯火辉煌,那么惹人;她们坐在郊区的农房里,虽为简陋,也充满着希望,毕竟她们有了立足之地。
后来,妈妈开了个水果蔬菜批发部,生意越来越好,家里人也不种庄稼,连父亲都到了县城,女儿上了大学。
后来,小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这个县城的机关单位工作。
再后来,县城越修越大,楼房越来越多。小刚有了自己的楼房,妈妈也有了自己的楼房。连同村里小时候一起玩游戏“开飞机”打仗的张五、魏明都进了城,有了楼房,他们有的虽然钻的是下水道,却开的是桑塔纳。每到夜晚,这座初具规模的城市万家灯火,流光溢彩,忙碌完了一天的工作生意之后,这里的人们陆续回到自己的家里,感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快乐,享受着城市生活给予的便利。小刚,小刚的妈妈们也依次走进自己的家里,三十年河东转河西,真是想也不敢想。但他们永远也忘不了那个小山村,那块黄土地。
只有在过节的时候,他们回一趟“家”,看看自己老了的三伯、四爷。
只有在清明的时候,他们走一次山,拜祭那些永远属于大山的祖先。
城市是属于谁的?
而生活又是属于谁的?
栏目责编:魏建国 张天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