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CT冠脉成像检查的护理方法研究
2018-10-18徐金影
徐金影
[摘要] 目的 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CT冠脉成像检查的护理方法,提升该院相关护理水平。 方法 选择该院于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76例老年糖尿病需要进行CT冠脉成像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CT冠脉成像护理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成像完成率和成像质量。 结果 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查后,对照组有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成像检查失败,成像完成率为84.21%;研究组有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成像检查失败,成像完成率为97.37%。研究组在成像完成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在患者成像质量比较上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针对需要进行CT冠脉成像检查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明显提升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成像完成率,降低其出现不良心理状况的几率,提升CT冠脉成像清晰度。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CT冠脉成像;护理方法;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4(a)-0092-02
冠状动脉疾病一般较为严重,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对冠状动脉疾病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有针对性的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预后[1]。在当前多项针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检查方式当中,采取CT冠脉成像的方法进行检查已经被医学界认定为确诊疾病的重要依据[2]。随着CT冠脉成像技术的发展,更加先进的CT开始出现和应用到临床当中,例如128排、320排CT等。糖尿病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较为严重的代谢疾病,与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有关[3]。糖尿病病程时间长,从患病到逐渐严重有较为漫长的过程,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其大多已经受到糖尿病的长期困扰甚至是折磨,许多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心理情绪都因糖尿病的影响而变得不够正常,并因此并发眼部、肾臟、心脑血管等方面的疾病[4]。当前,针对CT冠脉成像检查护理工作的研究较多,且取得了良好成效,为提升我医院老年糖尿病患者CT冠脉成像检查的护理工作质量,于2016年1月—2017年9月特开展此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选择了该院收治的76例老年糖尿病需要进行CT冠脉成像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患者。对照组涵盖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的年龄为64~79岁不等,平均年龄为(68.96±6.28)岁,糖尿病病程时间为5~17年不等,平均病程时间为(8.53±3.46)年;研究组涵盖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的年龄为65~78岁不等,平均年龄为(68.70±6.49)岁,糖尿病病程时间为5~18年不等,平均病程时间为(8.95±3.73)年。此次研究使用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320排640层CT进行冠脉成像检查,选入研究对象的患者均已签署自愿书,且不具有碘剂过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以及房颤等可能影响此次检查的病史和用药史。此次研究已得到该单位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同时,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对比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CT冠脉成像检查护理,主要内容如下:检查前确定患者不存在相关过敏史,对患者进行充分的防护,对其收缩压和心率情况进行检查,嘱其采取适当的体位进行检查。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主要内容如下:①糖尿病护理干预。在患者进行CT冠脉成像检查之前,对患者进行良好的糖尿病护理,防止患者受糖尿病影响干扰冠脉成像检查。向患者再次讲述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告知其糖尿病症状不会影响此次检查,使患者对自身糖尿病有准确把握。对其因糖尿病而产生的负面心理状况应当积极进行疏导,听取患者心声后对其进行对症心理辅导,并叮嘱患者家属全程陪伴患者,防止患者在检查前因其糖尿病病史产生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影响此次检查。②心理护理干预。在进行冠脉成像检查前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述CT冠脉成像检查的过程,并告知需要患者配合的工作。由于老年患者学习能力较年轻人差,应提前教与患者如何进行吸取吸气和屏息,使其频率能够达到检查过程中的需要。对患者讲述注意事项和检查过程后,对患者进行细致的心理辅导,尽可能的减少其不良心理状况,使其能够较为平静地参与检查,提升冠脉成像质量。③心率护理干预。在患者进行CT冠脉成像前必须进行心率护理干预,要求患者心率在75次/min下时方可进行冠脉成像检查。对于心率超过80次/min的患者,应当使用剂量25 mg的美托洛尔,直至其心率稳定于80次min以下方可进行检查。④成像检查中护理干预。叮嘱患者在成像检查中保持正确题为,将有可能影响检查的电极片等归于CT扫描区之外,并使患者呼吸等外力不得影响其心电图波形。叮嘱患者保持与检查前训练时相同的呼吸和屏息频率,尽可能避免咳嗽等行为,放松身体平静接受检查。选择患者肘窝位置合适的粗直静脉建立静脉通路,使用370 mg典比乐作为检查造影剂,其使用量依据患者体重控制为0.8 mL/kg,造影剂流速应为5 mL/s。为防止造影剂注入影响患者心率,在其注入前应进行36~37℃的加热。在使用造影剂前提前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异常感受,防止其心理不良情绪的出现。⑤防护工作。使用铅制防护用具做好患者其他重要部位的防护。
1.3 观察指标
该次研究的观察指标为患者的成像完成率和成像质量。成像完成判定为:患者较为平静完成检查,未发生造影剂渗漏,图像质量佳。因上述任何原因影响检查结果则为成像检查失败,认定为未完成成像。成像质量分为1~3级,1级判定为:患者血管边界成像清晰,显影状况好,未出现伪影或断层;2级判定为:患者血管成像有模糊迹象,对比度不高,出现轻度伪影;3级判定为:患者血管成像不清晰,伪影严重。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有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成像检查失败,成像完成率为84.21%;研究组有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成像检查失败,成像完成率为97.37%。研究组在成像完成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对照组成像质量为1级的占57.89%,2级的占26.32%,3级的占15.79%;研究组成像质量为1级的占84.21%,2級的占13.16%,3级的占2.63%。研究组在成像质量的比较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CT冠脉成像的发展历史较长,早在上世纪末就出现了4层CT尝试心脏成像,本世纪初出现的16层CT实现了体速各向同性,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更加直观的大体解剖诊断信息[5-6]。之后出现的64层CT正式使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应用到临床治疗当中,具备了较为显著的医学检查效果。该次研究使用的日本东芝320排640层CT与常规64排CT相比,具有更高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其还能够大幅缩短CT冠脉成像造影时间,提供更加清晰和准确的造影图像,对冠状动脉疾病的筛查和治疗均有更加优异的参考作用。但在实际的检查过程中,此类优点均需要患者密切配合方可实现,患者的心率速度、注射药物速度以及心理状况等都会对CT冠脉成像检查结果产生重大影响,部分心理状况不佳的患者可能在检查中出现焦躁、焦虑甚至恐惧的心理状况,依从性较差,这就会导致CT冠脉成像检查失败。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身上,由于其长期受糖尿病折磨,其心理状况一般较差,进行CT冠脉成像检查较普通患者可能受影响的因素更多。因此,针对老年糖尿病CT冠脉成像检查患者的护理工作应当从糖尿病和CT检查两方面考虑,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该次研究进行护理后,研究组成像完成率为97.37%,成像质量为1级的占84.21%,2级的占13.16%,3级的占2.63%,研究组在成像完成率和成像质量的比较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针对需要进行CT冠脉成像检查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明显提升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成像完成率,降低其出现不良心理状况的几率,提升CT冠脉成像清晰度。
[参考文献]
[1] 曲利媛.基于AIDET沟通模式对老年患者冠脉CT成像检查时心理应激反应及行为状态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5):2866-2867.
[2] 陈晓亮,陈馨亮,张素琴.多层螺旋CT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筛查的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7,36 (9):963-965.
[3] 侯静晖,孙洪涛.探讨冠脉CT检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特点及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9):115-116.
[4] 强建新,谢忠,吴君.血清sST-2与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16,38(7):585-587.
[5] 殷晶晶,肖甜甜,王昕怡.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准确性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 (11):43-46.
[6] 李韶南,刘震,黄慧芳.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及预后的关系[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6,15(8):601-604.
(收稿日期:2018-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