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对比
2018-10-18张明秋
张明秋
(沈阳市第一五七医院内科,辽宁 沈阳 110045)
消化性溃疡出血属于临床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具有较大的危害性,治疗不及时的情况下会引起急性失血性休克等,病死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治疗本病的关键在于对胃酸分泌进行快速抑制,同时对消化性溃疡出血进行有效控制,加快溃疡愈合速度[1]。目前,质子泵注射剂静脉注射的方式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首选,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均属于质子泵抑制剂,为比较两种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64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5年10月~2017年2月收治的64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抽签法的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患者。对照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37.3±3.5)岁;溃疡面直径0.4~2.0 cm,平均(1.5±0.4)cm。其中十二指肠溃疡16例,胃溃疡10例,复合型溃疡6例;研究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27~67岁,平均年龄(38.4±3.6)岁;溃疡面直径0.3~2.2 cm,平均(1.7±0.5)cm。其中十二指肠溃疡17例,胃溃疡11例,复合型溃疡4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实用内科学》中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相关诊断标准[2],并经病理学、胃镜检查确诊;②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次实验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妊娠、哺乳期妇女;②肝肾心肺功能障碍或不全;③恶性肿瘤导致的出血。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必须严格控制饮食,对于2小时内未再出现呕血的患者可予以少量流食,对血容量进行常规补充,针对重度贫血患者及时予以红细胞输注,以维持正常循环,对失血性休克进行及时纠正。在此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选择奥美拉唑(郑州永和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609,药品规格:化学药品,40 mg)治疗,即40 mg奥美拉唑+100 ml浓度为0.9%氯化钠注射液行静脉滴注。研究组选择泮托拉唑(哈药集团三精加滨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908,药品规格:化学药品,60 mg)治疗,即80 mg泮托拉唑+100 ml浓度为0.9%氯化钠注射液行静脉滴注。两组均间隔12小时给药1次,1个疗程为5天。治疗过程中禁止予以其他类型的质子泵抑制药物、H2受体拮抗剂、生长抑素、止血药等。
1.3.2 观察指标 ①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②观察并统计两组停止出血时间、呕血次数、黑便次数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③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皮疹、腹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经过3天治疗后,临床症状(呕血、黑便、肠鸣音亢进、血红蛋白下降等)彻底消失,大便潜血实验结果呈现阴性,胃镜检查确认无出血危险;有效:经过5天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潜血实验结果呈现阴性,胃镜检查确认无出血危险;无效:经过7天治疗后,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胃镜检查结果显示出血现象依然存在。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百分比相加[3]。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研究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wo groups[n(%)]
2.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研究组停止出血时间、呕血次数、黑便次数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研究组治疗期间出现皮疹、腹泻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2例腹泻,1例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6 9,P=0.641 4)。
表 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symptoms in two groups()
表 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symptoms in two groups()
黑便次数(次)1.2±0.2 1.9±0.3 10.982 5 0.000 0组别研究组(n=32)对照组(n=32)t值P值停止出血时间(d)1.3±0.3 2.7±0.1 25.043 9 0.000 0呕血次数(次)0.3±0.1 0.6±0.2 7.589 4 0.000 0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目前尚未明确其致病原因,多认为是多种内在原因和外在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研究发现[4],本病的发生、发展还与胃酸分泌、Hp感染密切相关。所以,在开展治疗工作时,首先需要控制胃酸分泌,合理选择抗酸、根治Hp的药物进行治疗。
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的药物性质均属于质子泵抑制剂,二者是临床常用抗酸药物,且取得了显著性成效。其均可有效抑制H+-K+-ATP酶活性,从而有效控制胃酸分泌。除此之外,质子泵抑制剂可对胃黏膜细胞发挥特异性治疗功效,可显著降低在壁细胞中存在的H+-K+-ATP酶活性,对H+离子向细胞外与胃腔内运转形成胃酸的过程进行阻止,进而有效抑制基础胃酸、胃蛋白酶。相关研究证实[5],采用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治疗时,胃酸分泌的有效抑制率可达到95%左右。作为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相比于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的突出特点是不会诱导或抑制肝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所以治疗过程中不会影响患者体内代谢,特别适用于高龄患者或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尽管两种药物作用机制基本相同,但在利用度上差异较大,泮托拉唑的利用度75%明显高于奥美拉唑45%,因此,起效更快,可在短时间内实现止血[6-8]。
此次实验中,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停止出血时间、呕血次数、黑便次数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相当,安全性高,但泮托拉唑起效更快,可尽早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作为优先选择药物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