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强化疼痛护理改善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睡眠质量的价值观察

2018-10-18漆晓莲

当代医学 2018年28期
关键词:围术宫颈癌疼痛

漆晓莲

(南昌市新建区人民医院外科,江西 南昌 330100)

宫颈癌属于临床妇科常见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其在20~50岁年龄段患者人群中最易发病,其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对其生命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就目前而言,临床方面多采用手术结合放、化疗的方式为宫颈癌患者展开治疗,在疾病本身和放化疗不良反应等诸多因素影响下,患者会不可避免的出现无法忍受的疼痛,从而表现出严重的焦虑烦躁、恐惧不安等情绪变化,降低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研究发现[1],围术期对宫颈癌患者进行系统、完善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和睡眠情况,达到提高临床疗效和改善预后的目的。本文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20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20例,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35.8±2.7)岁;其中浸润癌15例,原位癌45例;分期:Ⅰa期22例,Ⅰb期18例,Ⅱa期12例,Ⅱb期8例;试验组患者年龄22~57岁,平均年龄(36.2±2.6)岁;其中浸润癌17例,原位癌43例;分期:Ⅰa期20例,Ⅰb期17例,Ⅱa期13例,Ⅱb期10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妇科学》中宫颈癌的诊断标准[2],并经病理检查、影像学和临床检查确诊;②患者知晓研究目的,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癌症出现转移、身体其它重要器官存在严重疾病;②智力过低、精神疾病;③血液疾病、肝肾功能异常或不全。

1.3 方法

1.3.1 护理方法 对照组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病情观察、治疗护理等内容。试验组围术期实施强化疼痛护理,主要内容如下:①健康宣教指导:将宫颈癌的相关知识、注意要点等详细的介绍给患者及其家属,交代围术期相关注意要点,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与了解,提高其配合意识和治疗依从性;②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要及时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评估其心理状况和精神状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抚,嘱咐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尽可能减少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必要的情况下向其介绍治疗效果良好的病例,给予其勇敢面对疾病的信心,尽可能减轻其精神压力,使其可以勇敢的与病魔作斗争;③合理应用止痛药物:医护人员需要对各种止痛药物的用法、剂量、注意事宜等全面了解和掌握,明确三阶梯止痛方案,以患者疼痛程度为依据科学合理予以止痛药物,对止痛效果和止痛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严密观察;④疼痛护理指导:对于疼痛程度轻微者,可选择听音乐、看电视、聊天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促使其保持最佳、最放松的身心状态,尽可能减少对疼痛的敏感性;对于剧烈疼痛无法忍受的患者,可遵医嘱合理应用止痛药物;⑤辅助性护理干预:以患者舒适度为依据协助其对体位进行合理选择,叮嘱其始终保持身心放松状态,营造安静、舒适、温馨的睡眠环境,定时关灯,尽量减少声音、光线等不良刺激,以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

1.3.2 观察指标 在患者出院前3天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定,具体项目为日间功能、催眠药物、睡眠障碍、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入睡时间、睡眠质量,各项评分在0~3分之间,得分越低,代表睡眠质量越好[3]。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入睡、睡眠时间及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睡眠质量、催眠药物、日间功能等睡眠质量相关指标与研究组比较,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两组睡眠质量的差异展开比较(,分)

表1 对两组睡眠质量的差异展开比较(,分)

组别试验组(n=60)对照组(n=60)t值P值日间功能1.37±0.40 1.58±0.15 3.807 7 0.000 2催眠药物1.36±0.27 1.57±0.18 5.012 8 0.000 0睡眠障碍1.55±0.49 1.72±0.11 2.622 1 0.009 9睡眠效率1.28±0.14 1.42±0.08 6.725 3 0.000 0睡眠时间1.54±0.41 1.86±0.25 5.161 7 0.000 0入睡时间1.49±0.16 1.66±0.33 3.590 5 0.000 5睡眠质量1.58±0.22 1.77±0.48 2.787 2 0.006 2

3 讨论

宫颈癌虽然在临床妇科中十分常见,但当前临床尚未明确其发病原因,鉴于本病在发病初期时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多数患者发现病情时已发展至中、晚期阶段,需要采用手术与放、化疗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对宫颈癌患者而言,无论是癌症本身还是手术治疗后,都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其会对手术治疗效果产生影响,也会对患者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产生影响[4]。

疼痛主要指的是机体修复受损组织过程中出现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其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大多数宫颈癌患者对疼痛知识了解有限,在疼痛症状出现时往往会伴随比较强烈的恐惧、烦躁等情绪变化,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刺激,造成内分泌功能处于紊乱状态,内源性抑痛物质降低、血液酶异常等会增加致痛物质的分泌量,降低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通常情况下,剧烈的疼痛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睡眠情况和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患者完全丧失治愈疾病的信心[5]。睡眠属于人体最自然和最基本的生理反应之一,其对促进体内恢复和疾病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宫颈癌患者开展围术期强化疼痛护理,有利于帮助患者减轻身心痛苦,进一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同时使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改善,缩短其住院和康复时间,使其早日回归正常生活。临床方面提出了很多改善患者疼痛的护理方式方法,其中强化疼痛护理作为最经济安全的手段,目前已经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6]。强化疼痛护理可促使患者保持身心放松,缓解其肌肉紧张感和压迫感,对自主神经活动能转化为睡眠方向发挥促进作用,以帮助患者更好的诱导睡眠。此外,实施强化疼痛护理可显著减轻患者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以免情绪变化影响患者,增加疼痛感;疼痛护理还可使患者大脑网状结构和皮质结构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对机体内分泌系统进行有效调整,减弱交感神经活动,降低儿茶酚胺水平分泌量,起到镇痛、镇静的治疗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指导时,需要与其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交流,得到患者的理解和配合,从而达到显著改善其睡眠质量的目的[7]。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对照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催眠药物以及日间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由此证明,强化疼痛护理对宫颈癌围术期患者睡眠质量具有重要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猜你喜欢

围术宫颈癌疼痛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疼痛不简单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