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2018-10-18朱丽晔

当代医学 2018年28期
关键词:依帕司还原酶研究组

朱丽晔

(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 南京 211200)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比较典型的一种并发症,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临床经验显示可能与遗传、必需脂肪酸代谢异常、缺血、多元醇通路过度活跃等多种元素有关,临床呈对称性疼痛及感觉异常,患者常常伴有麻木、发热、蚁走、虫爬、触电样感觉,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很可能导致患者足部溃疡、截肢[1-2]。该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均造成严重威胁,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0~71岁,平均年龄(60.4±3.3)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5±0.2)年,对照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60.6±3.4)岁,病程2~7年,平均病程(3.6±0.4)年,研究组、对照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取常规糖尿病治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取甲钴胺治疗,甲钴胺胶囊(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315,)口服,每天3次,每次1粒,疗程为2个月[3-4]。

研究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取依帕司他治疗,依帕司他片(唐林,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012),饭前口服,每天3次,每次1片,疗程为2个月[5]。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总效率,显效:临床症状及各项体征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及各项体征有所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及各项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②疼痛指数,采用视觉模糊评分法(VAS)进行评定,0分表示无疼痛,10分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③症状评分,采用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价;④不良反应出现率(恶心、发热、食欲不振等)[4]。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总效率对比 研究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总效率为95.00%,对照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总效率为80.00%,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总效率对比表[n(%)]Table 1 Comparison of total treatment efficiency[n(%)]

2.2 VAS评分、TCSS评分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VAS评分与TCS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VAS评分、TCSS评分对比Table 2 VAS score,TCSS score comparison table

2.3 不良反应出现概率对比 研究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概率为5.00%,1例恶心,1例食欲不振;对照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概率为2.50%,1例发热,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P>0.05)。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出现下肢关节病或溃疡,当运动神经受累及时,肌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情况较为严重,该疾病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果可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则会明显减轻相对应的并发症症状,临床认为,醛糖还原酶的激活是糖尿病并发症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成为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一个重要方向[6-7]。

依帕司他属于羧酸衍生物,是一种新型醛糖还原酶活性抑制剂,主要作用为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进而减少果糖和山梨醇在细胞内的堆积,恢复肌醇活性,降低高血糖造成的损伤,依帕司他还可阻止组织损伤早期活化,提高相关黏附因子表达[8-10]。

甲钴胺属于一种内源性的辅酶B12,在蛋氨酸的合成中起到了关键的效果,能通过转甲基反应然后能促进叶酸的利用的效果,另外还能促进神经细胞内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可以起到有助于轴索结构蛋白质的输送正常化的效果,另外还能起到抑制神经的退变的作用,同时还能起到有效的促进磷脂酰胆碱的合成的作用,有助于神经髓鞘的形成,能有效的起到改善神经键的传递延迟和乙酰胆碱等神经传递物质的减少作用,因此,有助于修复受损伤的周围神经。

本实验以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观察对象实施依帕司他治疗,相关统计检验结果显示,通过依帕司他治疗,临床治疗总效率由80.00%提高至95.00%,患者疼痛感明显降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综上所述,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较优,能改善患者的疼痛,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依帕司还原酶研究组
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分析依帕司他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普罗布考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西地那非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依帕司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初探
发酵液中酮基还原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构建
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