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年级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分析*

2018-10-18尚文晶杜玉凤李宝芬李晓敏杨志杰陶佳雨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躯体健康状况精神病

尚文晶,杜玉凤,李宝芬,李晓敏,杨志杰,陶佳雨

(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

大学生心理健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研究者们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国内仲稳山[1]提出要以动态发展的视角看待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并且提出理论层面的思考。但目前还没有相关研究给出相应实证方面的证据,来分析不同年级医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为此,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symptom check-list-90,SCL-90)量表调查分析了某医学院校不同年级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期为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时机和内容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北省某医学院校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问卷615份,有效问卷602份,问卷有效率97.89%。其中一年级218人、二年级207人、三年级105人、四年级72人;学生平均年龄(21.12±1.58)岁,均未婚。

1.2 调查工具和方法调查时以班级为单位发放SCL-90问卷,研究者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要求学生当场独立填写完成。SCL-90包括9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每个因子分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5级评分,分别计1~5分。

1.3 观察指标将四个年级医学生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不同年级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的差异。

1.4 统计分析采用SPSS 22.0 for windows软件,两组间比较采用单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事后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年级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与1986年青年常模[2]比较 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精神病性四个因子一年级均显著高于常模(P<0.05),三年级学生均显著低于常模(P<0.05),二年级和四年级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际关系因子,四个年级均显著低于常模(P<0.05);抑郁因子三年级显著低于常模(P<0.05),其它三个年级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敌对、偏执因子,二年级、三年级显著低于常模(P<0.05),一年级、四年级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恐怖因子一年级显著低于常模(P<0.05),其它年级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附表 不同年级医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与1986年青年常模比较(±s)

附表 不同年级医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与1986年青年常模比较(±s)

与常模比较:aP<0.05;与二年级比较:bP<0.05;与三年级比较:cP<0.05;与四年级比较:dP<0.05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常模人数 218 207 105 72 781躯体化 1.45±0.53ac 1.39±0.54 1.26±0.34a 1.36±0.46 1.34±0.45强迫症状 1.85±0.65abc 1.68±0.63 1.58±0.51a 1.73±0.60 1.69±0.61人际关系 1.67±0.62ac 1.58±0.64a 1.45±0.48a 1.59±0.61a 1.76±0.67抑郁 1.58 ±0.63c 1.50±0.60 1.37±0.43a 1.53±0.57 1.57±0.61焦虑 1.54 ±0.55ac 1.46±0.57 1.34±0.39ad 1.51±0.55 1.42±0.43敌对 1.55 ±0.61bc 1.42±0.54a 1.35±0.53a 1.50±0.65 1.50±0.57恐怖 1.48 ±0.61abc 1.34±0.53 1.27±0.40 1.38±0.58 1.33±0.47偏执 1.54 ±0.61bc 1.42±0.57a 1.30±0.37a 1.44±0.52 1.52±0.6精神病性 1.50 ±0.57ac 1.41±0.56c 1.26±0.36a 1.39±0.49 1.36±0.47

2.2 不同年级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不同年级医学生躯体化因子、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3,598)=3.814、5.177、3.177、3.278、3.507、3.516、4.158、5.002、5.171,P<0.05];各因子得分排名,精神病因子为③<④<②<①(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四个年级),其余均为③<②<④<①。经LSD事后检验,躯体化因子一年级显著高于三年级(P<0.05);强迫症状因子一年级显著高于二年级、三年级(P<0.05);人际关系、抑郁因子一年级显著高于三年级(P<0.05);焦虑因子一年级、四年级显著高于三年级(P<0.05);敌对、恐怖、偏执三个因子一年级显著高于二年级和三年级(P<0.05);精神病性因子一年级、二年级显著高于三年级(P<0.05)。见附表。

3 讨论与分析

国内一些研究对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与差异做了相关分析和研究。刘国华[3]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呈现不同的特点,二、三年级较差,一、四年级较好;李晶等[4]人发现,大学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比较多;曹志友等[5]人发现,各年级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依次为大一入学迷茫(76.97%)、大二焦虑无助(64.56%)、大三性冲动(56.90%),大四、大五为择业压力(65.44%);杨洪猛等[6]人发现,大学生一、四年级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于二、三年级。但未有研究深入分析不同年级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此,本研究分别分析了与全国常模比较及不同年级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期为医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开设的时间及内容提供依据。

本研究发现,一年级医学生除人际关系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常模外,其余8个因子得分均高于或显著高于常模,且四个年级学生比较一年级学生得分最高,说明一年级医学生心理问题比较多。二年级医学生9个因子中有5个因子得分低于或显著低于常模,说明二年级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三年级医学生9个因子得分均低于或显著低于常模,说明三年级学生心理问题最少;四年级医学生9个因子中有5个因子得分高于或显著高于常模,说明四年级学生心理健康又向着不良方向发展。上述本研究结果提示,由于一年级医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较多,对于医学生应在入学的第一年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而四年级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又有增多的趋势,在三年级亦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

本研究还发现,不同年级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着不同的特点。四个年级医学生人际关系因子得分都显著低于常模,提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不应再作为医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内容设置的重点;与一年级比较,躯体化、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和强迫症状5个因子得分在二、三年级有下降的趋势,而四年级又有升高的趋势;抑郁、敌对、偏执3个因子得分在二、三年级下降后,四年级基本稳定不变。从心理健康课程内容开设的角度,应适当增加有助于缓解躯体化和精神病性症状,减轻焦虑、恐怖和强迫症状的授课内容,可能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猜你喜欢

躯体健康状况精神病
完形填空专练(五)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现在干什么?
都有精神病
搬家
“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叶挺将军囚禁岁月
中西医结合治疗躯体形式障碍50例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