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视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陈

2018-10-18中国国家博物馆张晔

中国艺术时空 2018年5期
关键词:技艺文化遗产文物

中国国家博物馆/张晔

【内容提要】博物馆作为展示历史、传播文明、交流文化的平台,在彰显国家软实力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被定义为可移动文物。从物的角度看,文物都是物化的静止形态,它们凝结着历史文化信息,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文物自身凝结的历史信息反映着非物质文化,其制作技艺关联着社会组织、生产组织、社会需要,体现着当时的生产水平。

古代中国基本陈列:玉凤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振兴传统工艺”。党中央把振兴传统工艺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要求,也是全面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的新契机。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该《意见》提出“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充分发挥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1]博物馆作为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2]如何让博物馆里展陈的文物从静态到动态全方位地呈现,多角度地将文物的非物质信息进行传播和传递,吸引观众进行参与体验,让观众对一个展览可以用眼看、用耳听、用脑记、用心留,观展之后有所收获和启示,这是我们文博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古代中国基本陈列:龙泉窑青釉弦纹贯耳壶

古代中国基本陈列:白瓷鸡首壶

一、 文物展陈与非物质文化传统技艺展陈的关联性

文物是历史发展进程中重要的见证物。中国在世界历史文明的长河中,以其文明古国的悠久历史和五千年未曾中断的灿烂文化,留存给后人众多文物遗产。文物一词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是礼乐、典章制度的统称。文物往往静默地展示在展厅中,它们集外形、纹饰、材质于一体,并以物质文化形态呈现给观众,通过陈列展示方式向观众传播文化记忆的价值内涵。这些脱离了原始生活环境,成为今天博物馆藏品的物品,在当年都是人们起居的日常用品。

博物馆里收藏的前工业时代的文物都是手工制作的,手工作品凝结着众多普通工匠的勤劳智慧和创造能力。作为手艺人劳动实践的产物,其物质形态关联着许多传统技艺,隐含着许多相关的非物质文化因素,这些非物质因素是工艺制作和劳动过程中不为人所知的隐匿的生产经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已经明确界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中国是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大国,手工技艺与劳动者的起居生活和社会活动紧密相关。博物馆里的文物是在一定技艺水平下制作和生产出来的,呈现出诸多价值。文物需要通过展陈,将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制度、社会生活、社会生产状况,以及文物的制作材料、制作工艺、制作流程、实用功能等这些凝结的记忆揭示出来,实现非物质文化的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技艺。

博物馆里展陈的文物虽然是以物质文化形态出现的,但都凝结着当年的生产制作技艺。文物自身凝结的历史信息反映着非物质文化,其制作技艺关联着社会组织、生产组织、社会需要,体现着当时的生产水平。因此,文物所蕴含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关联密切,展陈不能单独以物质形态或者非物质形态呈现,必须将二者有机结合。

古代中国基本陈列:玉龙

二、 关于文化传播的概念

传播学的研究来自西方,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一书。早期的研究,一直把传播当作是一个机械性的传递过程。[3]20世纪初期,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其《社会组织》的书中,对传播给出定义,即“传播是人类关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机制,是一切心灵符号及其在空间上的传递、在时间上保存的手段”。[4]这种机制或手段所要传递和保存的东西,包括表情、态度、动作、声调、语言、文章、印刷品等以及人类征服空间和时间的其他任何最新成果。一个世纪过去,虽然传播手段已今非昔比,但是传播主体并没有改变,它仍然还是人,而且依然是为着人类关系的存在和发展。

所谓文化传播,是指文化从一个社会传到另一个社会,从一个区域传到另一个区域,以及从一个群体传到另一个群体的互动现象。传播过程可以采用不同媒介的配合,可以通过将语言直白告之的方式,转换成非语言及影像视频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将需要传递的信息加以符号化、图像化、场景化的处理来进行这种传播。针对这种传播,观众则可以通过自己感官及肢体的参与,主动接纳吸收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陈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具有活态性、过程性、独特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展陈中需要针对传统技艺文化自身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展陈要求,以期更好地展示和传播传统技艺文化。

(一)从文物展陈角度谈

首先,传统技艺文化展陈必须突破常规文物展陈的静态性。在文物展陈中,观众可以直接看到实物,无论是文物器型、还是文物纹饰,或是文物功能,观众可获得直接的信息。这些信息是历史凝结的记忆,早已变成固定的物质文化。传统技艺是以人为载体,活态流变的过程离不开人的参与。传统技艺文化展陈应着力加强“物”的活态内容的揭示,使观众可以认知文物全面的历史信息。因此,传统技艺文化展陈要将其与人的关联性呈现给观众,特别是传统技艺制作过程的活态信息,包括生产流程、工艺要求、操作规范等,这些环节都是紧紧相扣,彼此联系的。传统技艺展陈应该将这些内容再现,更好地向人们传播传统技艺文化。

其次,传统技艺文化展陈必须改善文物展陈的封闭性。博物馆里的若干文物出于文物保护及安全的考虑,它们分布在不同的区域,以各自的主题进行封闭陈列,展厅环境相当静谧。文物不会说话,无法将其独特的个性信息传递出来。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文化展陈需要更为开放式的陈列,让“物”充分地说话,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更加亲近观众。应当使传统技艺文化展陈变得更加“可读”、可接近,让观众仿佛可以穿越时空,回到相应的历史环境和生活状态。

最后,传统技艺文化展陈必须克服文物展陈的孤立性。博物馆里的文物展陈因文物本身的孤立性,每件文物都是单独反映历史人物或事件,文物与文物之间无法构成信息体,没有连贯性,其信息传达呈现碎片化。但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传承与发展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传统技艺关联着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民俗信仰。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下,传统技艺都有一套完整的物质体系,与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传统技艺文化展陈应该呈现更多与历史环境特定场景相关的内容,让观众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对传统技艺进行认知。

(二)从文化呈现角度谈

博物馆承担着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和教育公众的功能,需要向全社会展示民族中优秀的历史文化,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因此,博物馆作为传播者,更应该与观众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依靠传播形式而呈现的相关文化信息,应该摒弃过去的单向传播方式,不能一味地向观众输入知识,不应该把观众作为被动的接受者。传播必须是双向的,这样才能让意欲传输的信息,在观众方面被有效地吸收和输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文化传播方式日益呈现出整体性、综合性,文物传统展陈所呈现的孤立、单一、碎片化面貌不免有其局限性。

国家博物馆“大美木艺——中国明清家具珍品”展1

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展:天蓝釉刻菊花纹长颈瓶

古代中国基本陈列:青花海水云龙纹扁瓶

博物馆馆藏文物的直接展示,只是向观众传递文物的物质文化,其实每件文物的制作都是依据完整有序的制作流程,制作的瞬间过程早已凝固,成为记忆。传统技艺的展陈就是要向观众揭示记忆、传递隐藏着的非物质文化信息,包括社会生态环境、创造动机、习俗信仰、伦理道德、生活方式和社会价值观。物质文化可以通过器型、纹饰、功能进行叙述而得到人们的认知。展陈中的“物”为什么会是这个形状?又为什么会使用这个纹饰?它一定是反映了当时历史环境里人们的生活习俗、礼仪信仰和对自然的认识,也反映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文物的制作材料、工艺、流程、技艺、流变,更是反映了当时生产水平和经济状况。这些非物质文化的传统技艺特性从文化呈现角度来说,与文物的物态展示相比更具有流变性和瞬间性。因此,展陈中就需要借得文物组合的方式,将过去的场景进行复现,让观众可以全面整体地了解文物的历史历程。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里谈到实物资料与非实物资料的关系时说:“工艺揭示人类对待自然界的关系,提示出人类活动,以及人类活动所处社会关系和由此产生的种种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5]这里所指出实物资料的“物”与非物质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反映着社会组织和人类活动,是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部分也正是需要呈现给观众的。展陈中,传播传统技艺文化不能离开与“人”的关系,要以“人”为核心,让“人”与传播传统技艺文化有机融合,这样“文化”才能具有亲和力。要将涉及传统技艺文化的专业术语和技艺的文化内涵为观众讲解清晰,要让观众体会到“文化”魅力,切实感受到“物”所承载的文化意蕴。不能让观众与“文化”产生距离感,而是要让他们领悟“文化”就在自己的身边,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对“文化”产生认同感,并且“文化”是可以接近、可以吸收的。观众走进博物馆里,他们有时是参观者,只是通过欣赏展览获知文物的信息;但有时又是参与展示的主体,需要穿梭于展览之中,在过去的记忆和现实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故事。

(三)从传播对象角度谈

国家博物馆“大美木艺——中国明清家具珍品”展2

传播学是研究信息传播对人类影响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人类对于来自外界刺激,所产生的认知、选择和评估。根据拉斯韦尔在《传播的社会职能与结构》一文中提出“五W模式”,即: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什么效果。[6]传统技艺展陈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若想取得满意的效果,同样要遵循五个W。首先,传统技艺展陈要有明确的诉求对象,根据不同观众的需求,传递不同的信息。让展陈文物背后的传统技艺“活起来”意味着就要发挥博物馆的作用,发挥的作用要切合需要,不同的观众群体有不同的需要;要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就要尽可能地适应不同观众群体需求。其次,传统技艺文物展陈要有明确的定位,紧扣展陈的主题进行展示内容的重点诠释,让不同的观众都可通过观展收获自己所需的信息,拉近观众与文物的距离。因此,根据传播对象的不同,传播内容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找准定位。针对不同的传播对象,需要传递不同的声音。传统技艺展陈需要从三类群体的角度进行传播,包括:传统技艺的生产者、普通观众和行业管理者。

首先,从手工艺生产者角度来说,他们希望在博物馆这座展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殿堂里,可以近距离地亲近展示的文物。通过展陈的信息介绍,能够了解更多文物所涉及的历史时期的传统手工艺信息,比如当年的生产条件、生产环境、工具设备,尤其是制作技艺的核心内容,包括材料的选择、加工技巧、工艺流程、宝贵经验、创新成就等。因为这些手工艺劳动者作为传统技艺的传承人,他们承担着传承的重任。手艺人需要依靠传承有序的正确传统工艺进行制作,设计生产适合今天使用的产品。正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明式家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许建平老师所说:“我们手艺人希望在博物馆里除了看到实实在在的文物展示以外,还希望了解家具制作技艺的历史、流派、特点,包括不同家具制作技艺的经验、流程、使用的工具,以及其所涉及的传说故事,让我们更为直观地认知,取长补短,进而提高手工艺生产者整体的创新能力。”[7]

其次,从普通观众角度来说,他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是实物结果,但他们更希望了解更多形成这个“物”的过程,特别是每件“物”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手工艺者在制作物品的时候会有不同的工艺技法,这些工艺技法不仅具有浓郁的地区特征,还呈现着手工艺者自己的独特之处,体现着手工艺者个人的风貌。每个手工艺者都有对材料不同的理解,他们会把自己的感悟和状态通过产品表现出来。因而,这些产品饱含着手工艺者的感情,带有温度和人情。但是其制作过程对于今天的观众来说早已逝去,它需要借助声音、影像和场景描述来加以复现,以让观众获得“物”的更多信息,帮助观众认识“物”在生活中的用途及功能。另外,现在各种古典家具的收藏日益受到普通消费者的青睐,博物馆更需要向观众传递正确的信息,告诉观众文物作为生活用品所关联的生活方式、习俗习惯,以期提高观众的审美品鉴能力,为大众的健康生活追求给予启发。通过展陈,应该向观众传递博物馆里所有展示的“物”都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结合的产物,特别是非物质文化中的传统技艺,这是形成“物”的关键所在。展厅中的“物”表面看起来是静态文物,其实“物”中有着极其丰富的动态信息,展陈应该将“动”与“静”进行巧妙地结合,更好地述说“物”的故事。

最后,从行业管理者角度来说,为了借鉴历史经验,切合规律地开展当代保护实践。管理者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发布者,希望把政策有效地进行落实,并指导相关人员更好地执行政策。在特殊情况下,则需要做好定制化的工作,真正让政策发挥出应有的效力。博物馆除了在收集、保护、研究馆藏文物的基础上,更应该拓展到当年文物制作过程中涉及的生产组织方式、行业规范、规章制度、材料甄选、技术要求、制作流程、管理体系等方面的整理、归纳、总结,进而在展陈中可以将这些内容呈现出来,让今天的管理者可以通过展览对文物的信息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便于制定行业政策。另外,展览还要及时地传递国家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让文物保护的概念可以通过展陈中文物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结合的呈现方式,将文物保护意识渗透到每个人心中,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四、结语

如今参观博物馆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是人们对精神生活的主动追求,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教育。博物馆要以观众为中心,主动吸引观众,发挥文化传播的作用。其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文化展陈需要更为开放式的陈列,让“物”充分地说话,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更加亲近观众,甚至可以进行互动和体验,这恰恰是博物馆发展的趋势。让展陈文物背后的传统技艺“活起来”意味着就要发挥博物馆的作用,把藏品背后传统技艺展示出来,满足观众深度接触藏品的需求,实现博物馆和观众的互动,实现博物馆和观众的双赢。

注释: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2]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就《〈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答记者问》,《中国文物报》,2017年2月24日,第1版。

[3] 陈国明:《文化间传播学》,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29页。

[4] [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5] 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 张留芳主编:《传播学论文选萃1》,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8页。

[7] 采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明式家具(苏作技艺)传承人许建平,录音整理。

猜你喜欢

技艺文化遗产文物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文物的栖息之地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文物的逝去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